商事動態

推行自動化 升效率降成本

營商所面對的最大難題除了是市場外,就是成本控制,當中工資成本一般佔去較大比重。不過,只要懂得運用科技,就可以大幅減省營運成本。以工業企業為例,把工序自動化,雖然前期的投資較大,但長遠能大幅降低營運成本,提高毛利率,實際除笨有精。   向有世界工廠稱號的中國,近年工資飛漲,以致生產成本愈來愈高。即使近年內地工資漲幅已放緩,但幅度仍然相當誇張,以最低工資標準增幅計,二○一三年平均上調一成七;二○一四年漲百分之十四點二,至二○一六年放緩至百分之十點七。     為解決工資上漲問題,內地不少廠商被逼結業,部分把廠房搬遷,以繼續享受廉價勞工。以東莞這個從前的世界工廠重鎮為例,最高峰時有五千多家台灣廠商進駐,如今減至約二千家。原因是當地平均工資已達三千人民幣,高過不少東南亞國家。     內地工資上漲的原因之一,是其人口紅利早於二○一三年已消失。所謂人口紅利,簡單講就是勞動人口佔總人口比重較大,但隨著如今醫學倡明,人的壽命愈來愈長,加上新增人口追不上來,當勞動人口佔比逐漸回落,人口紅利就消失,即使中國放寬一孩政策,但在生活成本極高的今日,未必能推高人口增長。 推動「機械人革命」   為抵銷失去人口紅利的影響,中國政府近年積極推動「機械人革命」,冀至二○二○年把工業自動化程度推高至躋身全球前十強。在二○一五年北京舉行的世界機械人大會開禮時,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宣讀國家主席習近平致大會賀信,就已提到習主席表示,中國將機械人和智能製造納入國家科技創新的優先重點領域。     至二○一六年,中國發布《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畫》,力圖扶植自主機械人產業鏈,目標是二○二○年最少擁有三至五家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工業機械人密度達每萬人一百台以上,並能在高階市場佔有率達四成半以上。當時智庫機構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所光電暨創新技術資深經理柏德葳亦表示,在人口紅利流失、製造業急需升級的推力下,機械人產業在中國被視為未來總體經濟增長的新動能,藉以躋身先進技術製造大國。     不過,目前中國自家生產的機械人質量尚未追上日本及歐美等國家,所以仍以進口為主。據日本機械人工業會統計,今年一至三月日本機械廠商對中國的出口額同比增長百分之四十八點三,相信與中國近年製造業加快企業轉型產生大量工業機械人訂單有關,特別是高端應用集中的汽車產業,內地機械人產業仍處於組裝和代工階段,仍未掌握關鍵零部件的核心技術。 因應中國對機械人的需求,不少日本廠商近年更積極擴產。如日本工廠自動化設備和機械人綜合製造商那科(fanuc),月前才宣布將投資約六百三十億日圓,在茨城縣筑西市新建工業機械人工廠。新工廠將於明年八月投產,首先計畫每月生產二千台機械人,以滿足中國對工業機械人不斷增長的需求。   工資成本大降   作為行業領先的一站式機械部件生產商的嘉利國際(01050),亦是以訂購日本機機械人為主。該公司早在二○一一一二年度(截至三月三十一日止),大力推進自動化生產,至今已應用約二百十六台機械臂於生產線,涉資約八千萬元,並於近期完成廠房搬遷及合併,成功提升生產效率及減低成本。該公司首席財務官蔡瑋軒表示,集團在當年的總員工人數約六千五百名,如今只有約四千名,當中研發及設計人員約七十五人。     他進一步解釋說,集團在一二一二年度的六軸機械人僅三十台,至一六一七年度已增至二百八十六台,期間增幅達八點五三倍;而集團的生產員工亦由當年的六千四百六十五名,至剛過去年度減至四千一百六十名,減幅百分之三十六。生產員工成本投入(佔收入比)由當年的百分之九點九,降至百分之九點零,減少零點九個百分點。   在大規模機械化後,公司的毛利率由當年的百分之八點二,增至一六一七年度的百分之十三點五,增加五點三個百分點;淨利潤由百分之一點八增至百分之六點二,增加四點四個百分點。他還透露公司稍後會訂購兩組來自意大利的機械臂,成本較目前使用的日本機械臂貴約一倍,但其應用範圍更佳,反映集團在機械化上不惜工本。     他還以鍋釘裝嵌、自動產品檢測及組裝光纖等三個部分工序逐一解釋機械化後的效率提升情況。以鍋釘裝嵌為例,如用人手,每件產品要兩名工人花二十至二十五秒生產,自動化後可省時兩成半,且不用人手。自動產品檢測上,使用光學技術檢查,可更快及更準確查找問題。至於組裝光纖,每五名人工每日可生產四千件,採用機械人就可每日生產九千件。 他透露,經粗略計算,在金屬衝壓廠房應用機械臂後,每名員工對機器比例由一點四減至零點三八或更低。另集團在一六∕一七年度投資自動化的資金約一千五百萬元。另因看好機械人的前景,集團更於二○一四年入翠峰機器人公司三成權益,作價約一千二百萬人民幣。翠峰主要代理日本川崎機械臂,同時成為方案供應商,今年二月獲政府授予倍增計畫重點扶持企業,三月成功在內地新三板掛牌上市,成為集團一項成功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