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雄:中國神華(1088)息高並防守性強

博客

梁健雄:中國神華(1088)息高並防守性強

中國神華7月中旬發盈警股價隨即應聲下挫,由24元跌至最低21.45元跌幅更逾一成左右,惟股價早於中期業績公布前三個交易日就率先回升,如以為資金炒業績偷步就捉錯用神了。   煤價已止跌回升   年初因煤價大跌而中國神華及後更被多間大行唱淡並調低目標價,股價走勢更在7月下旬開始緊貼着保力加通道底部往下行,中國神華公布上半年業績被受煤價下跌而影響、更因生產成本上漲等因素疊加拖累,半年業績確有未如人意的出現,惟煤價從下半年8月中旬轉勢調頭回升後,中國神華股價隨即明顯被受醒目資金流入追捧緊貼媒價配合走強,現階段煤價走勢正在進行鞏固、預期後市煤價仍將受原油及國際天然氣價格上升而帶動上漲勢頭將會繼續,煤價下行逾半年有多現時可能只是煤價回升之初段時間。 下半年業績有望回勇 中國神華(1088)預期息率9.6% 在持續環球高通脹環境下,市場加息步伐是否真正止步見頂仍意見多分歧,若然市場再被燃點起加息預期持續,市場為數不多的真正高息股才有吸引力,內房因債務令內房股盡失昔日高息股之美譽,內銀亦因內房債務拖累而股價重創之餘更嚇怕資金早已遠離,中國神華屬行業龍頭且交投暢旺更屬行業首選,現股價跟隨煤價同步處於鞏固階段,有機會可趁機於20與50天線之間考慮吸納即23.2至24元之間。 撰文:梁健雄 洛天衡保分析部主管 (筆者未持上述股票) ============= 延伸閱讀:梁健雄:遠東宏信(3360)估值被嚴重低估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博客

何啟俊:憧憬今年煤價向下調整,留意華電國際(1071)候低收集

上周外媒引述消息指,國家發改委與國內部分電力和鋼鐵企業舉行會議,商討是否恢復重新進口澳洲煤炭,初步計劃率先允許大唐集團、華能集團、中國能源投資公司以及寶武鋼鐵集團恢復購買,惟僅限自用,相關措施最快於今年第二季落實。倘消息屬實,意味實施超過兩年之澳洲煤炭進口禁令有望鬆綁。 事實上,過去中國與澳洲一直為非常緊密之合作夥伴,但雙方幾年前因新冠肺炎疫情溯源、排除華為設備等議題,致兩方緊張關係持續升溫。中國對澳洲一系列商品施加進口限制,包括煤炭、大麥、棉、酒類等。澳洲曾經為中國第二大煤炭進口國,據媒體數據指出,2020年對中國進口之燃煤達到3500萬噸以上,佔整體進口量約三成,影響可謂舉足輕重。 自從俄烏戰事爆發以來,環球商品價格不斷攀升,煤炭亦不例外。本身俄羅斯屬於其中一個天然氣、煤炭出口大國,戰爭因素令供應趨向不穩,加上歐洲國家想減少俄羅斯天然氣進口供賴,加大對煤炭採購量。另一方面,各國正致力追求碳中和、碳達峰,惜新能源規模不足,而且新能源發電供應穩定度遠較燒煤發電為低,致電力供應不穩,不少國家在疫後加強刺激經濟,無疑增加對用電量需求,煤炭供需進一步失衡。 煤價飆升,受影響最大莫過於火電企業,因採購煤碳為生產成本主要構成部分,難免令火電企業的盈利能力大為削弱。展望2023年,目前天然氣供應相對充裕,歐洲能源危機似乎暫時得到緩解,疊加國內產煤的各大省份正積極加產擴產,若稍後中央落實取消澳洲煤炭進口禁令,憧憬國內煤炭供求緊張之局面有一定程度紓緩,煤炭價格今年將出現向下調整空間。 綜合而言,近期借中央放寬澳洲煤炭進口消息炒上,惟整體走勢依然相對落後。板塊中,華電國際(1071)現價為2023年預測市盈率5.8倍,股息率為9.2厘,估值不高,且股息率吸引,建議投資者候低於20天線附近水平收集。(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並無持有上述股票)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並無持有上述股票) 千里碩證券研究部經理 何啟俊 [...]

大中華時事

陳卓賢:環保政策是中國限電元兇?仍需解決煤電價格倒掛問題

自2015年聯合國的195個成員國簽訂《巴黎協定》以來,各國都實施相應政策,務求盡快達到碳峰值(排放量最高峰) ,紓緩全球暖化現象。煤炭是地球上蘊藏量最豐富、分布最廣泛,而且最廉價的化石能源,但同時也是碳排放污染最嚴重的能源,因此全球近年都極力減少開採規模,甚至停止使用煤碳作為主要能源,改以天然氣取代。現時整個北美煤炭產量僅佔全球煤炭總產量的6.86%,而歐洲方面,法國已計劃2021年關閉所有燃煤電廠,英國決定於2025年前關閉所有煤電設施,芬蘭和荷蘭亦提出於2030年起禁止使用煤炭發電。 相比之下,亞太地區對煤炭的倚賴度仍然甚高,2020年該區產量就佔全球煤炭總產量的75.94%,中國、印度和印尼是全球煤炭產量最多的三個國家,中國更佔全球煤炭總產量的50.4%。中國除了是世界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亦是世界煤炭最大消費國,產量超過一半用於發電,所以對全球減碳目標的影響力,中國無疑是舉足輕重。2020年時,中國就於聯合國大會上承諾「2030年前實現碳峰值」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兩大目標。 2016年中國國務院下發《關於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以來,國家能源局等部門多次發布通知,要求加快煤炭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強化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職業健康等對落後產能的約束。經過近五年努力,發改委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煤炭去產能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煤炭產能結構顯著優化,全國煤礦數量由2015年底的超過1萬處下降到約4,700處,單個煤礦平均產能由58萬噸/年,提高到110萬噸/年以上。但「去產能」成果背後,卻埋下今年9月中旬各省大規模限電的伏線。 中國有至少有17個省份和地區宣布實施限電措施,當中主要針對重工業用電戶,限電狀況最嚴峻的是東北三省,遼寧、吉林和黑龍江多次出現拉閘限電,有些城市一天內無預警多次停電,一次停電超過12小時,甚至造成嚴重交通阻塞。江蘇、廣東、雲南、廣西、浙江等個省份亦相繼啟動有序用電,多地工業企業被要求錯峰用電,「開三停四」甚至「開二停五」,工業生產活動大受影響,當時有商家索性提早放國慶員工假期。居民眾的生活起居也受到影響,甚至被提醒要少用熱水器和微波爐等高耗能產品,部分購物中心也比平時更早關門。 由於仍然高度倚賴煤炭發電,中國限電事件成因之一正是煤炭產量不足。近年「去產能」後,很多煤礦和煤炭企業都相繼關閉,造成煤炭產量大減。吉林省委副書記韓俊更直言,「去產能」政策可能被迫需要進行調整,例如東北知名的雞西煤礦就在去產能政策實施後,現時僅剩一間企業在進行生產,最終造成今日供不應求的局面。 解決煤電價格倒掛 煤炭產量減少帶來各地煤價攀升,根據CCTD標志煤價走勢,由年初至今,環勃海動力煤價(BSPI)就由不足600元人民幣/噸,急升至現時逾750元人民幣/噸,升幅達25%;而陝西煤炭價格指數(SCPI)更由年初的180點,狂升至380點,升幅逾倍。 但基於政策因素,發電廠不可按煤價變動而調整電價,意味即使煤價勁升,火力發電企業都不會是受惠者,反而是受害者。由國家統計局發布2021年1至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財務指標可見,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利潤同比大增145.3%,煤炭燃料加工業利潤同比暴漲2,471.2%;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3.8%,電力熱力供應企業利潤下跌15.3%。換言之,供電供熱企業最主要支出是持續上升的燃煤成本,但因為電價無法相應提高,造成煤電價格倒掛,導致利潤持續減少,燃煤發電最終變成蝕本生意。 高成本煤價令火電企業缺乏動力擴大發電量,電量供應進一步萎縮。引述財新傳媒對廣東一煤電廠人士消息,廠標煤價已升至每噸約1,400元(人民幣.下同),即燃料成本至少每千瓦時0.448元,再加上財務成本等其他因素,以當地燃煤標桿電價為每千瓦時0.463元計,已經是虧損經營。考慮到「每發一度電,就每蝕一毛錢」,不少火電廠只好無奈減產,甚至索性不產。 為免限電情況進一步惡化,近期蒙西、寧夏、山東、上海、廣東省政府已陸續宣布允許煤電市場交易電價,在標桿電價基礎上浮10%,意在鼓勵火電廠積極發電。另一方面,中國近年與澳洲交惡而限制其煤炭進口,但為解燃眉之急, 有傳中國政府打算放寬入澳洲煤禁制,致在冬季來臨前緩解煤炭短缺問題。但以上舉措能否直接解決煤炭和電力短缺問題仍是未知之數,因為「能耗雙控」政策或許是另一制掣肘。 所謂「能耗雙控」,是指中國每年都會設定降低能源消耗的總量目標,再分拆給各省、各地區執行,每省和地區能耗標準皆不同。根據BBC報道,今年8 月發表的《2021 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顯示,只有 [...]

股市

新股攻略:兗煤澳大利亞(3668) 煤價左右業績

兗煤澳大利亞(03668)計畫發行5,944.19萬股,其中10%為本港公開發售,90%作國際配售,每股招股價介乎23.48元至25.84元,按一手100股計,入場費2,610.04元。預計於12月6日於聯交所掛牌上市,聯席保薦人有摩根士丹利、招銀國際及中銀國際。 集團主要業務活動為生產供亞洲市場發電和鋼鐵行業用的動力煤及冶金煤。按總煤炭儲量及可售煤炭產量計,為澳洲最大的專營煤炭生產商。擁有分布在新南威爾士州及昆士蘭州的五個煤礦綜合體的所有權及經營權,並管理分布在新南威爾士州、昆士蘭州及西澳大利亞州的其他五個煤礦綜合體。 截至今年6月30日,兗煤澳大利亞擁有所有權權益及經營的煤礦、中山及Watagan煤礦合計擁有煤炭儲量1,710百萬噸、可售煤炭儲量1,218百萬噸以及探明及控制煤炭資源量5,414百萬噸(均按100%基準計),而按應佔分額基準計,於該日期擁有煤炭儲量1,178百萬噸、可售煤炭儲量837百萬噸以及探明及控制煤炭資源量3,964百萬噸。於2017年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分別銷售19.3百萬噸及16.2百萬噸煤炭產品,並分別呈報持續經營收入2,601百萬澳元及2,347百萬澳元。 高度依賴煤價 據AME報告,全球海運動力煤進口需求連續三個年下降,至2016年的9.34億噸,但於2017年,需求增長約3%至9.64億噸。AME估計,到2020年有關需求將達10.2億噸。2016年全球海運動力煤出口下跌1.5%。但AME估計2017年全球海運動力煤出口上漲升約1.9%至9.62億噸,2020年動力煤供應量將增長至10.14億噸。 根據大宗商品分析及資訊公司CRU的預測,即使是日本為滿足電力需求,到2020年也將有大約1.3億噸的煤炭需求,而馬來西亞和泰國也將貢獻不小的動力煤需求。集團的高質量、高熱值的動力煤銷往產品質量可反映煤炭價值的高端市場,在國際海運煤市場享有極高的美譽,是日本、韓國及台灣等國家和地區不可或缺的優質能源。 由於集團絕大部分收入乃來自銷售煤炭產品,因此,經營業績高度依賴煤價。煤炭產品價格的任何重大下跌將對集團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資產負債比例水平合理 去年9月,集團成功完成從力拓處收購聯合煤炭的交易,通過此轉型性的聯合煤炭收購,在資產中增添了兩項澳大利亞旗艦型動力煤資產,Hunter Valley Operations(HVO)和Mt Thorley -Warkworth(MTW)。作為此次交易的一部分,集團與嘉能可公司就HVO項目成立了合資公司,通過協同效應,此合作將帶來巨大的增值潛力。 此次轉型收購後,集團2018年上半年運營及財務表現強勁,收入達到23.47億澳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82%;實現了9.81億澳元的營運EBITDA,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54%。 另外,集團資產負債比例處於合理水平,在資本管理結構方面採取長期可持續且有紀律性的政策。積極償還債務優化資產負債機構,信貸指標大幅改善。較低的有息負債和優良的資產結構,預計未來現金流較為充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