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

GoImpact中大商學院調查:港中小企綠色融資遇困難

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可持續發展教育機構GoImpact日前(25日)與中大商學院共同發布《綠色、金融和科技的交匯點:亞太經合組織無大經濟體的研究》。GoImpact首席執行官兼合辦人李懷璞指可持續發展對企業來說,是個非常廣泛且多樣化的問題,但同時又需逼切進行,跨部門合作及填補人才缺口,對推進綠色金融議程至關重要,且有助於企業進行脫碳之旅。 研究報告深入探討了新加坡、香港、韓國、印尼和泰國這五大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在綠色金融科技方面的發展狀况。報告指,新加坡方面,作為區內的綠色金融科技中心,擁有合作緊密、蓬勃發展的生態圈。然而,外界對其數據完整性和「漂綠」的憂慮依然存在,突顯了需要隨時保持警覺的重要性。而香港方面,在政府決策者的支援,以及與商界的合作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然而,綠色金融科技初創企業和中小企均期望在資金獲取和結構支持方面有所改善。至於韓國雖然政府在跨境法規的推動下已投放資源發展綠色金融科技生態圈,但帶頭實行綠色轉型的是當地企業;印尼 方面,當地市場極具潛力,有望實現綠色金融科技的幾何級增長。然而,要促進綠色金融科技廣泛使用,仍需更多宣傳及教育。泰國而當地企業正推動向再生能源轉型,例如農業科技產業正改變營運策略以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預料政府亦將提供更多必要的系統性支援。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偉倫金融學教授及金融學系系主任陳家樂表示﹐今年的研究報告一同分析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五大經濟體如何面對綠色金融科技生態圈的挑戰,並制定最適合各自社會經濟背景的減碳途徑。隨著可持續發展在全球舞台上越來越重要,亞太經合組織五大經濟體的政府亦正積極研究推出創新的策略配合,例如徵收碳稅、對綠色科技和清潔技術產業提供稅收優惠、成立碳市場等。然而,亞洲地區的監管環境面對重重挑戰,包括法規模糊、各地監管框架不同,以及規管定義和指標不一致等。 報告提及,礙於監管複雜和資源有限,中小企即使具有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潛力,要得到綠色融資並從中獲益,仍然要面對不少困難。清晰的監管對於中小企發展、打擊「漂綠」行為、提高可持續金融的可信度及投資者信任方面十分重要。 由於這些市場中綠色金融科技領域結構複雜、缺乏統一標準,因此需要區內持份者合作制定標準化的良好作業模式,以協調各地生態圈。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可持續發展

GoImpact:中小企缺乏資源推動ESG 冀加強教育

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成為企業最關注議題之一。可持續金融的初創公司GoImpact指出,無論是上市公司抑或是中小企業,均應加強ESG的知識,合力推動香港的綠色前景,迎接將於今年 11 月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 27次締約方會議(COP27)下,全球企業符合更嚴格的ESG要求。 GoImpact合辦人及合夥人陶懷方   GoImpact合辦人及合夥人陶懷方表示,亞太區(包括本港)作為高溫、颱風及暴雨頻繁的城市,企業會更注重環境的發展。陶提及:「本港不少上市公司屬於中小企業,中小企業佔了香港企業的絕大比例,他們面對的重要ESG挑戰包括缺乏資源推動ESG的發展,其一是披露人才資源的缺乏。因此,面對來自大灣區的機遇、推動綠色金融市場的發展,人才的培育十分重要。GoImpact為企業提供的課程一直在鼓勵中小企業解決ESG人才的問題,從此有效推動香港整體的ESG發展。」   該公司合辦人及首席執行官李懷璞認為,教育在ESG方面非常重要,並且需要協調公司各部門人員對於可持續性的認知,尤其是與碳排放交易相關的投資。李表示:「目前世界各地的上市公司均面臨新的ESG要求及指引帶來的挑戰。對於港企來說,管理者需要首先了解ESG為企業帶來的影響,訂立長遠、穩定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才能吸引投資者的青睞。因此,需要從教育入手,無論大型企業抑或是中小企業,均需要首先了解更多ESG的知識,才能訂立適合自身的減碳或碳中和目標。」   至於近期企業出現「漂綠」的問題,陶懷方認為是由於世界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而導致。李懷璞補充,很多金融機構想爭取在投資者或消費者眼中的可持續性發展或綠色定位,而產生「漂綠」現象。   GoImpact 近年積極推動ESG的發展,已編制1,000+ 小時以上的ESG教材,累計超過450位學員,課程已預定至2023年六月。從2022年起計將累積超過1,600小時的教學時數。 [...]

博客

李懷璞:何謂漂綠?探討漂綠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近年環境,社會及管治(ESG)逐漸成為各界熱門話題,大小企業陸續推出相關策略及報告。而自2019年開始,新冠肺炎的肆虐更成為了推動綠色投資的催化劑。不少企業發行綠色債券,基金也在追逐ESG股票。但也正正由於現時業界還未就「可持續投資」或零售品制訂清晰明確的標準定義,愈來愈多投資產品及零售產品面臨「漂綠」(Greenwashing)的質疑。 但究竟什麼是漂綠? 韋氏字典(Meriam-Webster)裡解釋漂綠的含意為「宣示關注環保的立場,特別是為了掩飾其產品、政策或行為。」意指企業倚靠投放更多的時間及金錢去宣傳自己是一間綠色及注重可持續發展的企業,而不是將資源投放在實際的環保實務中,甚至反其道而行。漂綠的行為正是利用這個標準模糊的情況作為魚目混珠的招徠手段,以吸引更多投資者及消費者。   漂綠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對消費者及投資者而言,漂綠無疑是危險並有害的。企業利用漂綠誤導及掩飾了在後台發生的不良行為,這導致消費者無意中以適得其反的方式使用和/或處置其產品,並最終成為阻礙了我們為實現全球目標而需要能夠清楚地看到的進展。對投資者而言,漂綠會誤導投資者的投資組合,繼而影響投資者對綠色投資的信心。漂綠更會導致「狼來了」的效應,除了有機會變成令那些熱衷於做出具有環境和社會意識的決定的人反感的轉折點,還會阻礙我們尋找真正意義上更好的產品。而對企業來說,漂綠長遠來說也是百害而無一利,當漂綠這行為被暴露時,企業會失去投資者以及消費者的信任。廣告巨頭 Ogilvy & Mather 也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漂綠實際上是「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它是陰險的,侵蝕了消費者的信任,污染了所有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營銷的可信度,從而阻礙了向可持續經濟發展的進程。」   恩博資本(GoImpact)的成立,正是希望透過連接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知識空隙,藉此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由設想到落實的進程。未來,我們會繼續與大家分享不同的ESG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