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系列

趙式慶.文化復興者

趙式慶向來行事低調,正職是經營家族生意華光船務,然而其更多人認識的身份,反而是多項文化項目的背後推手,從中國內蒙古鄂倫春民族的文化傳承到舉辦多年的「香港文化節」,一步一腳印地展示不一樣的文化視野。這原是一條孤獨的路,然而在疫情下,反而成就了一個連他自己亦意想不到的文化項目——目前在香港城市大學舉行的《獵人.戰士.神靈:中國北方游牧藝術》展覽,在策展過程中找到更多志同道合者,一起為逐漸湮沒的北方游牧文化作出貢獻。他表示:「這條路,當愈走下去時,愈是不感到孤獨,亦愈是覺得更值得去做。」       身高超過六呎的趙式慶,不苟言笑,表情嚴肅,對不認識其為人的人來說,總時有種距人於千里的感覺。然而當稍為熟絡後,會發現他的隨和及率性,以及對文化保育的一份無比執著。須知道,在疫情前的很多年歲月裡,每年他都會前往中國內蒙的鄂倫春居住一段日子,而隨著日子過去,鄂倫春對他而言,已不再是一個旅遊勝地,更猶如他的另一個家,是在他的生命中佔據了一定位置。由20多歲時的年青小伙子,到今日蛻變成熟穩重的40多歲中年人,在過去20多年間一直關注內蒙的文化保育,更持續不斷落手落腳做各種文化歷史保存工作,如此貼地、長年累月的親身參與經歷,對很多生活在繁華鬧市的香港人而言,根本難以明白。 來自北方的游牧民族 在訪問前夕,筆者已參加了一次由趙式慶親自做導賞的傳媒參觀團,由於本身對游牧文化不太認識,因此在首次參觀時已覺得目不暇給,到正式訪問時,當他再深入講解展覽背後的理念時,更能感到展覽的難能可貴之處。他以低沉而緩慢的聲調說道:說:「過往,我們有很多方面都落後於西方,那是因為過往中國文化中的不少多元化內容被忽略了,現時隨著中國考古學的發展,很多學術科目均要重新建立及深化,那不止中國歷史,還有世界歷史,尤其是橫跨歐亞大陸的歷史,皆要改觀,包括游牧文化。」 他解釋游牧文化的變遷:「20世紀以前,甚至到80年代的游牧文化,都是由西邊走向東邊的,這些游牧民族帶著新的科技及器皿來中國,並帶來影響。然而隨著中國近代的考古學發展,發現很多科技及器皿竟是來自東部草原,更是反過來影響西方,大家更有交流,而不是單向式的影響般簡單。因此我希望透過這個展覽,從新的視野、新的角度,站立在東方文化,又或是中國北部這個角度,令大家可以藉此了解到,所謂漢文化、北方的胡文化之間,在過去幾千年來的關係。」 根據展覽會上提供的資料顯示,「中國北方地區」其實是泛指北方古代胡人曾經活躍的疆域,包括有「中國北方森林最後的獵人」之稱的鄂倫春族、匈奴、鮮卑、柔然等。而這次展覽,便透過250多件藝術品,細說古代游牧人的故事,及其世界蘊含的深刻的精神內涵,反映人與大自然的理想連結。展覽分為六部份,分別為「鄂倫春族」、「獵人與動物」、「早期獵人——匈奴與鮮卑」、「戰士」、「帝國」、「神靈世界」。從他們於公元前千年鮮為人知的起源,追溯到公元十至十三世紀的「黃金時代」。展覽結合考古學、藝術史及人類學等多元角度,在歐亞大陸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活現這些展品的歷史文化脈絡,完整地呈現了中國北方的古代游牧民族的世界。   全文請參閱最新一期9月號《資本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