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辛建國:如果被禁止使用西方軟件,香港企業應如何應對?

近日有傳媒報道指出中國政府希望在2027年從科技領域擺脫西方西方技術。 這一消息在《每日郵報》的一篇報道中得到了披露,這是中國為減少對西方技術依賴的一部分。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在本文將和大家探討假若香港擺脫西方供應商的系統和軟件後,香港企業應如何應對。 首先,評估對目前營運的影響。企業應該進行一個詳細的評估,以確定它們依賴的系統和軟件是否來自西方供應商。這將有助於他們評估該禁令對目前營運的潛在影響,並制定應對策略。企業應該與相關供應商聯繫,了解他們的計劃和可能提供的替代方案,以確保業務的連續性。   其次,企業需要尋找可替代的系統和軟件。這可能需要與其他國家的供應商合作,或者開發自己的解決方案,以應對禁令可能引起的任何潛在業務的中斷。企業應該選擇可靠的供應商,並確保新系統和軟件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在選擇新的系統和軟件時,企業應該考慮安全性、功能性和可擴展性等因素。   第三,企業需要制定過渡計劃。在禁止西方供應商的系統和軟件後,企業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新的解決方案。他們應該確定一個合理的時間框架,並制定過渡的步驟和目標。這可能包括培訓員工使用新系統和軟件,並確保他們能夠順利過渡。   第四,企業應該加強安全措施。由於西方供應商的系統和軟件可能包含敏感的數據和信息,禁止後企業需要確保新的系統和軟件能夠提供同樣高水準的安全保護。這可能包括加密數據、實施強制性的身份驗證和訪問控制,以及定期的安全審查。   第五,與持份者溝通。企業應與員工、客戶、股東和供應商等持份者溝通,告知他們禁令可能帶來的影響。 這可能包括向他們提供有關情況的更新,概述營運的任何變化,並回答他們的疑慮或問題。企業應與相關政府部門合作,瞭解政策和法規的變化,並確保他們的操作符合相應的法律和規定。   第六,企業應該與其他企業和機構合作。面對禁止西方供應商的系統和軟件,企業之間應該分享信息和經驗,共同解決問題。他們可以與其他行業協會和專業企業合作,參與相關的研討會和研究項目,以獲取最新的解決方案和最佳實踐。   第七,尋求法律建議。企業可能需要尋求法律建議,以了解禁令可能帶來的法律影響和潛在責任。 這可能涉及諮詢法律專家,以確保符合相關法律和法規。   最後,監測情勢。企業應繼續監測情況以及中國政府的任何更新。 這可能涉及對禁令的任何變化或對企業運營的潛在影響保持了解。   總括而言,企業應積極應對在香港禁止使用西方科技的潛在影響。透過評估影響、制定應急計劃、與持份者進行溝通、監測情況以及尋求法律建議,企業可以確保業務的連續性並降低潛在風險。同時,這也是一個機會,讓企業多元化供應商來源,提高整體的韌性和競爭力。   撰文:辛建國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會員 香港國金獅子會前任會長 香港童軍總會油尖區副會長 香港女童軍總會新界地方協會執委   ============= 延伸閱讀:辛建國:為什麼年輕人需要參與社區服務?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企業策略

港商「疫」市 引消毒產品攻藍海

新冠疫情持續三年半,消毒已成為港人每時每刻的生活習慣。有本地研究顯示,疫情下市民時常為自己會否患病而感擔憂,大大增加洗手及消毒次數。除了增加精神健康壓力外,另一個被低估的議題就是「抗藥性」問題。近日有港商引入了澳洲全植物萃取的醫療級別消毒產品,聲稱透過益生菌排擠壞菌的原理,長效解決環境衛生問題,同時減低對環境的負擔以及抗藥性問題,成功開拓藍海市場。   Timothy擔心疫情下過度消毒令細菌抗藥性惡化。     港商楊達銘(Timothy)與太太(Rachel)於八年前因大女準備幼稚園入學時,關注到校園衛生問題,因而成立 Healthy Giant,作為本地首家納米微針長效消毒公司。公司一直致力為客戶提供環保長效的消毒方案,面對大行其道,新成立的消毒公司以及市民胡亂消毒的景象,他則感到憂慮:「每次消毒其實未能100%殺滅已接觸的病菌,而生存下來的病菌隨著時間會產生一定的抗藥性。隨著消毒次數越來越頻密,抗藥的反應亦會快速推進,加快形成『超級細菌』。」超級細菌不斷在消毒中生還,形成了坊間消毒劑難以處理的品種,甚至造成抗藥性,形成社區隱憂。   抗藥性仍被本地忽視   於過去三年半的疫情,有統計指全球因疫情而死亡人數高達650萬人。Timothy指出,坊間消毒產品一般只達到99.9 (Log 3級別) 的消毒程度,短則45分鐘,病菌數量已回復至消毒前的情況。即使是高端的消毒產品達到99.9999 [...]

本港時事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調查:75%港企未準備進入元宇宙

元宇宙概念近期成為商界談論的熱話。香港無線科技商會最新公布最新一期香港智能手機應用程式行業調查結果,發現七成五受訪香港企業仍未為進入元宇宙作任何準備,人才短缺及欠缺資金是窒礙他們進入元宇宙的主因。   生產力局於今年2月至3月期間,分別以網上問卷及電話形式成功訪問了143間在香港或亞洲其他地區經營智能手機應用程式業務的企業之管理階層,藉此洞悉業界發展趨勢,了解業界目前的需要,與港企進軍元宇宙的情況。   75%受訪港企表示仍未準備好迎接元宇宙,當中中小企佔大多數,16%更表示不相信元宇宙概念。反觀亞洲其他地區的受訪企業則普遍較港企接受元宇宙,約21%受訪亞洲企業將於2022年開發元宇宙手機應用程式,港企則只有3%。與此同時,受訪香港及亞洲企業普遍認為他們缺乏人才及資金擴展元宇宙業務,36%受訪亞洲企業更認為公司的技術水平無法配合有關擴展。   使用者體驗 (User Experience, 簡稱UX)設計為元宇宙的重要一環,但僅有58%受訪港企表示會在UX設計上投放資源,少於會在產品研究及開發(研發)方面投放資源的受訪港企,而受訪香港企業表示他們在UX 設計方面的投資金額,平均約26萬元,另有41% 的受訪香港企業會花最少3個月時間進行UX設計。至於受訪港企在產品研發方面所投放的資源佔所有研發資源的比例,由2020年的79%下跌至2021年的64%,平均投資金額亦減少至約110萬元。產品研發需要的時間約為數月不等,其中有41%受訪香港企業表示會耗費至少六個月時間在產品研發上。   在人力資源方案,有66%受訪企業認為技術人員不足的主因是缺乏專才。至於管理層及銷售人員的人才短缺情況,受訪企業認為有所改善,其中管理層職位沒有人手短缺的比例從2020年的38%增加至2021年的42%,銷售人員沒有人手短缺的比例亦從2020年的42%增至2021年的50%。   [...]

企業策略

港企設智能生產線 研高增值納米纖維材料

為推動港府近年發展及推動高增值工業,香港生產力局近期獲本港生產商Nanoshields Technology Limited (Nanoshields)委託,度身設計和建立兩條「納米纖維過濾材料智能靜電紡絲生產線」,有效提升產量超過60%,每年可生產超過300噸材料用作製造個人防護裝備和濾水器,供應全球市場。此項目更成功獲創新科技署「再工業化資助計劃」資助1,500萬元,是本地首個最高資助額的項目。 Nanoshields董事黃少華。   生產力局為Nanoshields提供「一條龍」支援服務,由可行性研究、工廠佈局、生產過程及智能生產線設計、設備安裝和集成,以至執行測試及調試等。這兩條「納米纖維過濾材料智能靜電紡絲生產線」上的每台設備將採用先進人機介面和自動化技術,從而減少對熟練工人的需求及人為失誤;更會通過智能傳感器收集環境和生產數據並實時傳輸數據,以建立實時監察系統實現生產數據的視覺化。Nanoshields可透過該系統收集生產過程中的相關數據,以便對產品的品質進行實時預測,期望能顯著減少生產線停機時間,提高良品率及加快商品化步伐。生產力局亦會為Nanoshields管理層及員工提供工業4.0及智能技術培訓。生產線將落戶將軍澳的先進製造業中心,並預計於2023年內投產。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表示,此項目結合靜電紡絲和智能生產兩種先進製造技術,除有助Nanoshields加強生產線的靈活性,大大提高效率和品質,加快開拓其他新的應用如傳感器、電池和功能性紡織品等的時間,還能推動靜電紡絲行業價值鏈的發展,進一步刺激研發需求,將香港的納米纖維材料行業拓展至全球市場,加強全球消費者對香港研發及香港製造的信心,鞏固香港製造及研發高端新材料的技術,推動高增值產業,助力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Nanoshields董事黃少華表示:「生產力局擁有專業的工業4.0顧問團隊,在人工智能、機械人、物聯網、智能生產、大數據等領域有豐富的經驗,我們期望透過該局的協助建立智能生產線,優化工廠運作、改善設備維護、加強成本控制,以提升生產效率。智能生產線預計將節省逾40%人力成本、降低品質管控成本約30%、減少約8%庫存成本、減少約20%維護時間及提升60%以上的年產量,有助我們進一步拓展國際納米纖維過濾材料市場。」   Nanoshields更計劃將納米纖維材料應用於電子、電池和紡織上的感應纖維,結合「政產學研」力量,善用本地大學科研優勢及政府資助、透過研發機構如生產力局等的技術支援,在香港建立智能納米纖維材料生產中心,務求應用於各種不同產品的領域上。   生產力局為港企Nanoshields設計和建立兩條「納米纖維過濾材料智能靜電紡絲生產線」,邁向再工業化。 [...]

企業策略

許夏林:德盈看好業務前景 目標成中國最大IP公司

專營B.Duck小黃鴨品牌知識產權(IP)企業德盈控股國際(2250),日前公布上市後首份全年業績,B.Duck克服疫情的影響,收益同比增長24.2%至2.9億元。撇除一次性上市開支,經調整純利達約7,726萬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9.1%,主要得益公司線上商業運營、產品設計靈活性及多元化,以及B.Duck社群線上/線下數字化整合等方面取得長遠的進步。德盈控股主席兼行政總裁許夏林表示,看好未來內地的業務前景。 集團與被授權商MADworld攜手推出首輪B.Duck NFT -4,000個獨一無二的原創3D B.Duck NFTs,作為收藏品及潛在日後遊戲明星。   集團主要從事兩大主要業務 – 角色授權業務,以及電子商務和其他業務。集團近期藉助NFT「非同質化代幣」市場佈局全球化業務版圖,聯手MADworld分三輪推出B.Duck NFTs。首輪包括4,000個獨一無二的原創3D B.Duck NFTs,作為收藏品及有機會成為日後的遊戲明星,於公開發售後五小時內已全數售罄,深受市場歡迎。   為促進未來於此範疇的戰略發展,德盈控股與MADworld訂立諒解備忘錄,後者主要從事授權產品或可獲授權知識產權開發,令其成為非同質化代幣(NFT)及其他數碼創意產品,以及在有關公司開發及/使用的平台上推廣及銷售上述產品。根據諒解備忘錄,德盈控股與MADworld須於諒解備忘錄簽訂日期起兩個月內為成立合資企業訂立合資協議,主要從事集團所擁有之藝術品及知識產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