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王涵:行業轉變勢不可擋

在投資分析業界,除了對個別上市公司進行業務分析,對於在同一行業板塊的公司,往往都會集合起來一同分析,例如航空業,都會對油價有敏感反應,現在也會共同面對全球新冠疫情的問題。最近香港仔珍寶海鮮舫幾經波折,也是一個剖析行業問題的最佳例子。   早在1950 年代,香港戰後經濟復甦,市民生活變得更豐盛,令貴價海鮮市場大有可為,港島南區也是富有人家聚居的地方,於是陸續出現多艘由船改建的巨型海鮮舫。海外旅客也因為後來有海洋公園和赤柱等著名景點而經常到訪。   早期有由數間香港仔避風塘食肆合辦的「太白海鮮舫」,以及仿北京頤和園石舫建造的「海角皇宮」。在 60 年代末,有商人興建「珍寶海鮮舫」,不過 1971 年完工前遭遇大火,最後由賭王何鴻燊等人接手,於 1978 年開幕。   1978 年,太白及海角因為填海問題搬往深灣,在 80 年代先後被珍寶收購。珍寶集團於全盛時期坐擁三艘海鮮舫;1991 年,海角皇宮易名為「珍寶皇宮」。到了1998 年亞洲金融風暴,令集團生意大受打擊,集團翌年把珍寶皇宮賣往菲律賓,據說當年價格為 800 萬美元。規模最大的珍寶海鮮舫這樣有價值的資產,在2017年打算送給海洋公園已經是仁至義盡,今天如果東南亞柬埔寨有買家,又怎會好像網上傳言那樣會隨便讓其翻沈。   對於因為牌照到期,經營虧損的珍寶海鮮舫要拖去東南亞維修保養,最後在南中國海遇上風浪沉沒,實在反映了海鮮坊這個行業板塊的發展歷史。海鮮舫的設計本來就是要放在平靜的避風塘,又怎可能經歷海洋風浪。雖然出發前得到航行許可,但是到了風浪較多的南中國海,沉沒實在讓人惋惜。   而且現在保存和烹調海鮮的方法越來越便宜,已經沒有了停泊在海上吃海鮮的需要。香港作為美食之都,大街小巷到五星級酒店都有米芝蓮食肆,海鮮舫吸引本地市民光顧的能力自然減少,這是行業發展的趨勢。   有近半個世紀歷史的珍寶海鮮舫就有如一輛老爺車,想購買全面保險也十分困難,沉沒了也沒有人會得益,就算沒有沉沒,經營成本也只會越來越高。現在仍然停在香港仔的太白海鮮舫,已經成為唯一歷史產物,無論是用元宇宙方式繼續呈現,還是引入藝術文化元素活化,都必須要配合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否則只會自討苦吃。     撰文:王涵 堅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