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策略

施羅德投資:全球旅遊業能否復甦?

對於如何重燃人們對海外旅遊的需求,以及行業的衰退會否重創部份國家的經濟,施羅德投資為此而作出了相關的探討。 雖然各國正逐步放寬旅遊出境限制措施,但現時大部份人都會寧願選擇自駕旅遊,而不乘搭飛機。那麼,全球旅遊業能否真的復甦過來?此外,這次的衰退會否促使部份國家重組其經濟優先重點?綜合旅客對於要擠進機艙的不安、出入機場的繁瑣檢測手續、及海外旅遊對環境造成影響等各方因素後,國內旅遊需求的持續增長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 長期飈升的旅遊成本亦有助帶動「宅度假」的發展。預計短期內,價格將維持較低水平。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期「巿場將出現一輪減價潮…以刺激需求」。然而,由於供應受到嚴重衝擊,長遠而言價格將可能再度攀升。根據旅遊數據分析公司ForwardKeys的數據顯示,4月初全球航空公司的載客量按年下跌了77%。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不少航空公司相繼破產,而其他航空公司則進行了大規模裁員。這些衝擊對航空業可謂造成了永久性的傷害,亦有可能造就餘下倖存的航空公司進一步壟斷巿場,尤其在人流較稀疏的航線上。 除了航班減少之外,每架飛機的座位數目亦同時減少。如果航空公司須因應社交距離要求而被迫空出機艙中間的座位,載客量將下跌至約67%(實際數據將因應座位安排情況而異)。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2020年業界的載客量收支平衡比率將為73%,在這樣的預測下,航空公司向成功取得機位的乘客收取更高的票價,也是無可厚非。儘管如此,機票價格的走勢仍然存在很多不明朗的因素。長遠而言,到底國內旅遊最終能否取代海外旅遊也成疑。加上全球不是每個國家都擁有具吸引力的氣候和非凡體驗,來滿足見多識廣的國際遊客。 此外,這不僅僅是一場疫情而已—經濟嚴重衰退及隨之而來的失業情況必定會促使消費者增加預防性儲蓄,這將對整個旅遊業界造成壓力。相對於人們對旅遊的擔憂,這些因經濟造成的影響或會更持久深遠。因此,寄望依靠國內旅遊以化解這次行業危機,無疑是過於樂觀。這次疫情也帶來讓各國在危機中尋求經濟多元化的契機,尤其是那些以往過份依賴旅遊業的國家。不少人認為新冠疫情將帶來經濟重組的衝擊,因此,預料部份經濟體系將逐步減少對旅遊業的依賴。 過去9年間,全球旅遊業每年錄得的增長均超越國內生產總值,很多政府只滿足於眼前的成果而無視當中可能對經濟構成的潛在風險。如今他們或許已後悔莫及。要找出取代旅遊業的方案並不容易,但隨著各國致力擺脫由旅遊業所引發的「荷蘭病」(即形容經濟體系中一個行業的急速增長,導致其他行業衰退的狀態),將有望改善目前困境。入境旅客流量的減少將有助舒緩當地貨幣上行的壓力,讓目前經營困難的生產商增加站在國際舞台上的競爭力。隨著勞工密集型旅遊業的就業職位減少,適合就業的人口相應增加,因而減輕這些企業的工資負擔。 作者:施羅德投資經濟師James Reil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