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時事

【疫市焦點】官民力推措施抗疫,市場波動陰晴難測

2003年香港爆發SARS,經濟受到沉重打擊,店鋪紛紛關門大吉。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誰也不能獨善其身。2003年曾飽受非典型肺炎(SARS)重創的香港市民,更儼如驚弓之鳥。一時間全港停工停學,旅遊、飲食、零售業備受打擊,市面重現「沙士」當年的蕭條,經濟前景極不明朗。相信港人最希望的,除了疫情盡快退卻,便是經濟復甦。 撰文 蘇梓 上月26號,港府發布新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果不其然,預算案將抗疫作為重頭戲,頒布了一系列利民紓困措施。發布預算案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坦言,去年中美貿易摩擦,令香港經濟充滿不確定性,下半年開始的社會事件,又令本港經濟受損,未及梳理,突又遇上新冠肺炎疫情。要應對目前的挑戰,單靠財政資源並不足夠,但善用儲備、支援企業、紓解民困,確是目前艱難環境下市民對政府的期望。 措施涉及千億金額 陳茂波表示,對於防疫抗疫,運用資源減輕企業和市民的壓力,成為政府當前的首要任務。因此政府決定推出大規模的逆周期措施,涉及超過1,200億元。縱使下年度的財政預算會出現歷來最高的赤字,但他相信唯有如此這樣做,才能在市民和企業努力克服難關之際,為市民提供幫助。總括這份預算案的紓困措施,涉及對基層、老人、學生、中產以及中小企業的支援。其中更向每一位18歲以上市民發放1萬元。陳茂波表示,香港雖然面對經濟下行,社會氣氛沉重,甚至政府將面對財赤。儘管如此,政府也應該為市民多做一點,在公共開支方面加大力度,刺激經濟,與市民共渡時艱。 業界津貼改善困境 政府早前又成立300億元的防疫抗疫基金,為受創行業及從業員解困。措施當中,至少半數涉及向企業主提供支援,其中包括向食肆持牌人提供8萬至20萬元資助。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認為,上述紓困措施可解燃眉之急。她指出,疫情開始後,不同類型的零售商戶生意大跌五至九成。她相信政府提出向零售商戶發放津貼可解燃眉之急。此外,該筆抗疫基金向每家持牌賓館、持牌旅行社發放8萬元資助、為運輸業界提供燃料或一次性補貼等。其中旅行代理商資助計劃、持牌賓館資助計劃已開始接受登記。 餐飲業則是另一重災區。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一月份已有過百間食肆結業,有不少員工亦要放無薪假,恐餐飲業界的失業率會上升至6.5%,甚至7% ,所以他歡迎政府按規模向食肆發放8萬至20萬津貼。他又舉例,一間小型食肆每月開支是10多萬元,如果獲得8萬元津貼,加上一點收入,相信可有紓困作用。另有業者認為,8萬元約等同代繳1個月租金,算是「有好過無」。 港府最新財政預算案推出多項利民紓困措施。 與此同時,香港空運運輸業協會、香港物流協會等本港七大物流組織聯署推出紓困措施,促請政府提供支援,聯署聲明指出,不少物流組織的會員反映,在社會運動和新冠肺炎疫情下,物流業已受重創,相信短期之內亦未能走出此困局。為避免出現失業人數上升、公司關閉或撤資潮勢將影響香港,為了鞏固香港的經濟,物流行業建議政府實施一系列援助措施,包括:以20萬元現金應急補貼中小企物流公司,其中至少50%用於工人薪金,以支持公司繼續營運;政府擔保貸款 200 萬以保證業務持續發展;寬減一年公司稅收;補貼租金五成,為期6個月;設立特別失業救濟基金,用以幫助在疫情影響持續下失業的僱員;補貼空運貨站費用每公斤0.5元;補貼貨櫃碼頭處理費每一個貨櫃300元。 疫症面前萬眾一心,香港的金融行業也加入紓困行列。上月,相繼有銀行推出紓困措施,以協助受經濟下行拖累以及疫情打擊的個人客戶。其中,渣打香港宣布提供支援貸款,最高貸款額為3萬港元,還款期最長24個月,冀為有燃眉之急的客戶提供即時周轉現金。中銀香港也推出「支援分期貸款」予受疫情影響較嚴重行業的個人客戶,貸款額最高為3萬元,還款期最長24個月。計劃適用於現有及全新客戶,並且不設最低月入要求。 此外,中銀香港、工銀亞洲和建銀亞洲先後推出個人和中小企按揭貸款「還息不還本」的安排。保險公司AXA安盛也宣布,向香港前線醫護提供免費保障,包括一筆過1萬元住院保障賠償及10萬元身故保障。 香港或繼續衰退 根據彭博統計顯示,自2月初以來,經濟學家平均預期香港今年經濟將萎縮1.2%,由於去年香港經濟已按年下跌1.2%,意味香港料將出現有紀錄以來首次連續兩年衰退。現在外界更興起共識,認為新冠肺炎對香港的經濟衝擊可能更甚於2003年的SARS。更有金融機構預料,香港今年首兩個季度難逃衰退,預期經濟第四季度才有望復甦。 此外渣打發表最新報告,將香港今年經濟預測由收縮1.5%,擴大至收縮2.4%;經濟復甦速度也較2003年SARS之後慢。渣打認為,早前本港醫護人員罷工,以及市民對口罩、大米、廁紙等日用品的恐慌性搶購,反映與香港疫情相比,市民的信心受到不成比例的打擊。加之此前社會運動令香港經濟已陷衰退,少了緩衝抵擋肺炎這新一波的衝擊。香港經濟「V彈」無望,因為潛在本地需求脆弱,只會出現「U型」復甦。渣打還擔心,本港失業率會加速上升,料年底將由現時的3.4%升至5%。 市場避險情緒高 踏入新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引發環球市場反覆波動,並帶來不明朗因素。肺炎引發市場的恐慌,促使投資者更傾向迴避風險,觸發部份中國離岸股票遭拋售。也有分析認為,若以2003年SARS疫情期間的市場表現及經驗作參考,隨著更有效的防疫措施得以落實,市場調整的時間可能相對短暫。 分析指出,鑑於中國政府加強公共衛生預防措施,並實施省級旅遊禁令,預計酒店、運輸業和博彩業等個別行業將於短期內面臨壓力。另一方面,疫情可能令網上消費活動受益。中國延長春節假期引起的不確定性亦可能會影響第一季製造業生產,因此,中央政府會採取進一步寬鬆政策,以確保增長穩定。而上月底內地部分省市復工則印證了這一點。 由於疫情擴散對經濟造成影響,亞洲貨幣兌美元普遍貶值。例如泰銖表現最為遜色,反映泰國經濟對旅遊業的倚重程度。分析預計,人民幣走勢將成為其他區內貨幣走勢的指標,中國經濟增長在短期內有可能放緩,或會影響韓圜和新加坡元。印尼盾、印度盧比和菲律賓披索等南亞貨幣的收益率則較高,表現具備恢復力,目前而言並未受到顯著影響。 泰國旅遊業受重創,連帶泰銖兌美元大幅貶值。 分析總結,投資者可繼續相信長期投資趨勢維持不變,包括網絡消費升級、5G的應用、以及醫療改革、供給側改革和可持續發展等政策帶來的投資機遇。預料中國內地可動用收入增加,以及城鎮和農村收入差距收窄,將為電子商貿平台和應用程式帶來獨特機遇。其中,5G是大中華股票的重大主題,特別是中國A股,因為中國內地的手機更換周期預料將由目前的24個月,縮短至過去平均的15至16個月。因此,投資者可對電池生產商、芯片、射頻和天線相關行業感到樂觀。 陰晴不定前景難辨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的供應鏈都構成影響,經濟受損害的範圍目前仍難以預料,不過展望2020年前景,仍有積極因素。例如低利率、周期性行業(房地產)表現、信心數據見底、中國經濟靠穩和企業逐步補充庫存,將在今年下半年支持環球經濟溫和復甦。不過短期而言全球在第一季的增長仍然疲軟,投資者須注視相關表現,特別是因為環球製造業和貿易的衰退,以及供應鏈方面的衝擊,正影響各個經濟範疇。 至於中國,服務業如零售銷售、酒店、娛樂顯而易見將承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奢侈品行業更是首當其衝,與當年SARS疫情的影響相似。早前國家推出提升貨幣和財政的政策,以刺激措施的力度。鑑於市場瀰漫避險情緒加上利率偏低的壓力,人民幣或會進一步走弱。就此次疫情而言,分析認為市場的恐慌尚未見頂,但應以具建設性的眼光看待中國感染人數、死亡率數據、疫苗或病毒變種,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儘管中國的經濟在農曆年後幾乎陷入停頓,料對宏觀數據造成打擊,但市場普遍認為有關情況只會在第一季持續,因此,2020年的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預測並未被調低。 上月下旬,美聯儲副主席Richard Clarida表示憂慮,指冠狀病毒是對經濟增長的重大威脅,但尚未清楚疫情對經濟造成的打擊程度。他警告,疫情對中國造成的打擊或會蔓延至全球經濟,惟現時猜測疫情影響的規模或持久性仍為時過早。 市場憂慮新冠肺炎會使中國經濟發展放緩,股市出現跌幅,市場普遍期待美聯儲減息。但Richard指目前對政策感到滿意,更重申美聯儲早前的立場不會減息。他表示,如美聯儲獲得的經濟信息符合經濟前景,美聯儲將保持目前的貨幣政策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