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

規劃「步行城市」 從導賞開始

愈來愈多城市出現擺脫「汽車至上」思維,並推出一系列友善行人道和空間再造計畫,提高「可步行性」(walkability)。在香港,特區政府為了將社區打造成為「步行城市」,早於2017年《施政報告》提出「行人友善環境」政策,即「香港‧好易行」項目,鼓勵市民「安步當車」,減低市民對交通工具的依賴之餘,藉此可改善空氣質素。香港雖是繁忙及密集的高空發展城市,但亦是全球最適宜步行的城市之一,擁有由交通樞紐,市場,購物中心和住宅區連接的多重行人通道網絡。然而,基建項目和高樓層的建築令城市空間更擠擁,行人也愈來愈難找到清晰直接的路線通往目的地,相信香港要成功擁有「易行城市」之名,先要提升市民的步行意欲,而社區導賞,會是一個簡單的做法。 說到適合步行的城市,西班牙巴塞隆納西北邊的城市 Vitoria-Gasteiz,一直是世界典範。巴塞隆納一向飽受氣候變遷衝擊,除了都市熱島效應令溫度較周邊環境高出 7.5度 ,空污嚴重程度也曾為西班牙之冠。 從2008年開始,Vitoria-Gasteiz「超級街區」(superblock)的城市規劃,讓城市展現了全新的樣貌。在超級街區內,鼓勵以自行車代步,甚至步行,同時營造綠色樞紐,除了居民車輛與救護車等特殊需求外,限制其他種類車輛進入,車速也不能高於每小時10公里。 於是區內幾乎沒有任何車流,確保行人可用空間、空氣品質改善、噪音減少;風險評估研究顯示,超級街區實施後,每年可預防將近700人因為空污、噪音、高溫而過早死亡。根據官方預計,超級街區預計能在2024年減少177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超級街區在劃定具體區域,更新部分硬體設施後,也強調「人」在城市中行走的權利。歐洲銀行重建與發展組織(European Bank of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EBRD)指出,超級街區的每一項提議都需要在地居民和組織參與,因為每個社區的經濟、環境、特色、合適的方法都不同。唯有如此才能用最簡單、低成本、無需改變物理結構的方式讓改變發生。 經濟、健康與環境同樣受惠 事實上,不少研究指出,「步行城市」能產生經濟、健康與環境的三重效益。城市若想招攬企業、居民及創業家進駐,並設法防止年輕人離開,就應該提供適宜步行的生活環境,促使街道生活的發展,讓區外人士能輕易進入當地既有的社交圈。老年人口比例增加的城市也極需打造易行環境,讓不便駕車的高齡人士生活更輕鬆,不需親人協助,或可吸引儲蓄豐厚的高齡人士置業。其次,「步行城市」能促進健康,除了因為汽車使用量減少外,更重要的是踏單車或步行有助運動量。「步行城市」也可讓環境永續發展。值得反思,當都市規劃拼棄「以車為本」,改為「以人為本」的思維,經濟活動並不會因此蕭條,反而是變得更加活絡。 交通與發展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ITDP)曾經提出,「步行城市」有5個基本評量指標,包括公共服務便利度:距醫療保健和教育等公共機構不到1公里的城市人口百分比,對兒童和長者而言,這些公共服務最好步行可達;大眾運輸可及性:10分鐘內可抵達大眾運輸系統的城市人口百分比,不必開車出門,就能抵達各種目的地;街區分佈:更小尺度、更密集的街區規劃,更適合步行與日常採買;人口密度:平均每公里的居住人口,人口愈稠密的城市,愈需要友善步行空間;無車空間:居住在無車區100公尺內的城市人口百分比。 以不同視角走讀街區 試以Good Walk Thailand(好好走路)作研究,這是一個大規模研究泰國主要城市步行環境的計劃,由泰國都市設計發展中心(Urba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Center,UDDC)與朱拉隆功大學合作,以曼谷為起點,從2014年中起分三階段計畫執行。計畫的起點,提出各類問題,包括用甚麼方式理解都市步行環境的現況、判斷的標準是甚麼?怎樣有系統地分析評估?如何透過都市設計與規劃促進良好的城市步行環境?期望從系統化理解泰國都市步行環境現況、和居民共同評估步行環境品質開始,目標改善泰國 21 個主要城市的都市步行環境。 第一個階段,以曼谷為試點,研究團隊透過1100份日常步行習慣問卷調查,歸納出受訪者每日平均步行距離、時間與阻礙城市步行的主要因素。結果顯示,曼谷市民平均每日步行 797.6公尺,約 9.97分鐘,而阻礙步行的主要原因,為行人道障礙物、亮度、清潔與舖面等因素。研究團隊初步建立步行環境的衡量指標,以步行環境、辦公區域、學校與教育機構、購物、休閒娛樂、公共服務、大眾交通運輸等項目距離作為衡量指標。 第二階段,將奠基在曼谷的實驗結果與步行環境指標的制定,擴大到泰國其他城市,以市中心的不同商業區為先行,並加入互動評比的系統,最終歸納出泰國都會區脈絡下的步行環境指標。「好好走路」計畫亦舉行城市散步工作坊,帶領參與者以不同視角走讀街區,從日常生活、歷史等角度討論步行環境與改善的可能。第三階段則進一步將前兩階段的成果歸納為規劃設計準則與環境改善的示範點,協同不同都市的夥伴、政府,共同推動可以進行「好好走路」的都市步行環境。 「好好走路」對於近兩年來曼谷市政府強力取締街頭小販的政策,也提出反駁。攤販的存在為貼近市民生活需求的事實,除了創造良好的街道生活,更因為攤販在街道的存在,鼓勵了步行的生活習慣。政府常見以佔用行人道空間,阻礙行人步行的權益而取締攤販的理由,透過調查也發現,即使沒有攤販,但行人道上充滿電線桿,消防栓,廢棄電話亭和道路標誌等障礙物,亦會令行人被逼得在馬路邊緣行走。 社區導賞 另類步行體驗 香港人其實是知道香港有實力成為「步行城市」,所以由坊間組織舉辦的社區導賞愈來愈受歡迎,參加者除了希望更認識社區文化,也身體力行走出新路線,甚至藉著「行走」,讓香港踏上「步行城市」的階梯。 「街坊帶路」(Kaifong Tour)是一間主力推動社區連結及社區參與的社企,以社區為真實的場景,透過社區營造、教育及可持續旅遊及其他社區項目,締造以街坊為本及可持續發展的社區。主要做街坊培訓,社區的導賞路線,需該區的街坊一同設計,每條路線包括了街坊的故事,由當區居民去帶領,居民參與度高。該組織的共同創辦人及社區參與總監譚健樂(Luke)覺得,香港若要成為「步行城市」,要看市民的參與度及意向,是否有實踐。「成為『步行城市』是絕對有可能的,香港人對於身份、社區的探索,透過了解自己的社區,行出來。行這件事,本身有運動性,有動力,從室內走向室外,是社會的復原性。我們主要做街坊培訓,社區的導賞路線,需該區的街坊一同設計,每條路線包括了街坊的故事,由當區居民去帶領,居民參與度高。」 「街坊帶路」的另一個辦公室在荔枝角,Luke住在長沙灣,都是步行過去的。而且不一定是固定的路程,可以改變不同的路向,同一目的地,但不一樣的感受。「返工前的早上,已帶出一個概念,市民在街道的行走,是一種有趣的方式,工作期間外出、午飯時間或下班時,都屬於工作天的步行;假日時,就不一樣,我們觀察到,會有兩類型步行,一是優閒型,隨意行,沒有目的;另一是有目的地,到郊外或離島。」城市發展,交通配套,是其中一個促成「步行城市」的重心。Luke本身住在長沙灣,若非工作,不會到香港仔,他的同事有些住港島、離島、九龍、新界,到達香港仔的交通也有不同,香港的交通網絡令到通達容易,有空間讓市民更易去其他地區。因此,沒有目的性的行走也多了,即散步,沒有既定目標,只是讓自己去探索、沉澱,或只是社交性,陪伴家人即興而行。 鼓勵多角度去看社區 步行涉及視覺及感觀,社區導賞,不只是口述故事,受眾只是聽,亦會有互動作用,有時可與店主交流,製造機會,讓參加者可以接觸社區。乘搭巴士時,上下層都會有不同的視覺,或左右所見的場景亦不一樣,若速度加快,所見的風景也會不同,對比步行,更是天壤之別。 「街坊帶路」是鼓勵多角度去看,不論用甚麼視覺,也想市民在熟悉的市區,看到另一面。步行,其實都是與地區的一種接觸,交通工具發達,的確影響了步行的頻繁。當然,步行的質量也非常重要,包括了滿足感、健康,當中涉及到步行的姿勢及與誰一起步行。 「街坊帶路」曾經與長者機構合作,成為長者的步行導賞大使。其實人會隨著年齡,機能有所退化,長者在導賞團中跟物理治療師學習行路的正確姿勢,腳掌與地面的接觸應該是怎樣,或要留意路面是否有暗斜或凹凸不平。 另外亦與一個合作單位在深水埗舉行導賞與禪行,香港街道是非常繁囂,讓參加者感受與地面的接觸,有斜路,若用力不對,會感到疲累,有參加者行了一會已喘氣,當中要行上嘉頓山,其中一個項目稱為「只走一步」,不急於要完成行程,而是專注於每一步。都市繁囂,令到市民未完成面前的一步,已在想之後的十步,思緒繁多。活動想提醒參加者,可以用心行每一步,感受自己,也感受社區,值得持續推廣這類導賞。 將地區的獨特性及故事再次呈現 Luke在設計路線上是樂此不疲,一來享受路線的探索,二來路線是沒有對與錯的概念,不存在行錯方向的問題,只要有分享及故事,已經可以展開一次步行。當然,在城市觀點及文化下,發現到市區重建或新城鎖規劃,確實令到市民安居樂業,但亦令小店或該區獨有的文化慢慢消息,「街坊帶路」曾經有土瓜灣導賞團,發現地圖上的景點逐漸消失,因受制於市區的重建。至於在新市鎮開發路線,例如日出康城,可觀性及行走路線有限制,要導賞得到價值,是要配合周邊的環境、接觸及視覺,能夠滲入該區的文化,更有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