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動態

貿發局梁國浩 「官、產、學、研」合作 打造香港工業

政府銳意推動創新和科技產業,讓香港製造業重拾升軌,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香港貿易發展局助理總裁梁國浩指出,「再工業化」並非要把勞工密集的傳統製造業帶回香港,而是聚焦高增值產業,透過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科技,提高效率和品質。而且,「再工業化」必須要「官、產、學、研」一起合作,還要兼顧市場推廣。「因為香港市場太細,需要向外擴展,有足夠的市場規模,才能夠成為產業、成為香港的經濟支柱。」 近年,歐美各國積極發展以創新科技主導的高增值先進製造業。例如德國提出的「工業4.0」;美國的《振興美國先進製造業報告》;英國《製造業供應鏈行動計劃》及韓國的「製造業3.0」;以至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目標均是透過創新科技、廣泛應用智能技術和生產程序、提升基礎和高科技工業。 電子鐘表玩具 佔全球領先地位 梁國浩表示,香港具備了不少發展創科產業的優勢。「香港工業根基深厚,即使工業北移,香港不少產品如電子、鐘表及玩具仍佔全球領先地位,而且服務業發展成熟,可提供整個價值鏈所需的支援,由研發、原型製作、產品設計、生產、測試及分銷、行政管理,到市場推廣及品牌管理的一站式服務。」 他說,目前,香港多個機構參與有關「再工業化」的研發工作,包括:應用科技研究院(ASTRI)、香港物流及供應鏈管理應用技術研發中心(LSCM)、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等。事實上,近年不少創科產品,例如附有LED燈、可打燈提示其他駕駛者的Lumos智能單車頭盔、產量佔全球七成以上的大疆創新航拍機等,都是「再工業化」的成功例子。 對於「再工業化」,坊間提出了「官、產、學、研」合作,即是由政府推動政策、為業界締造有利條件及提供適切的支援;商界響應投放資金;學院研發技術,從創新方案、提升效率方面入手,去改善生產系統和產品設計,協助工業界升級轉型。梁國浩補充,做到以上種種,還要加上市場推廣。「必須有相當規模的市場才能成為產業、成為香港經濟支柱。我建議的方法是:第一,把香港的科研成果商品化,拓展全球市場;第二,吸引全球頂尖科研機構來港,引入尖端科技和最新技術,並向本港廠商作推廣。」 創智營商博覽 擴展人脈 他以貿發局為例,指每年均會舉辦30多項展覽會,吸引全球逾38,000家參展商及接近77萬買家參觀。「好像 9月21日於英國倫敦舉行『邁向亞洲·首選香港』(TATHK)高峰論壇;11月7至8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時尚潮流·魅力香港』(ISHK)展覽,研發組織如應用科技研究院、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都會參與我們的活動,推廣新發明。」 他續預告,12月6至8日更會於會展首辦「創智營商博覽」(SmartBiz Expo),展示最新應用科技及商業創新方案,讓企業創新升級,把握全球機遇。「博覽分為六大展區,包括:創新科技區(Techtopia),包羅擴增實境(AR)及虛擬現實(VR)、人工智能(AI)、機械人、智能工廠、物聯網、金融科技、區塊鏈等。營商方案區(The Boosters)集合電子商貿、數碼方案、質量控制、檢測、市場推廣等。環球發明區(Envision Lot)展示世界各地最新發明。創意區(The Muses)齊集全球設計師的創作。初創專區(Startup Zone)匯聚香港及海外創科企業的服務及產品,物色夥伴及投資者。商機區(The Pathfinder)羅列國際及內地商會、經貿部門、貿易推廣機構及企業、工業園及各地投資項目,介紹各地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營商及投資機會,尋求合作夥伴。我們預期將有500間公司參展,吸引逾萬名參觀者。」 梁國浩特別提到,「初創專區」是學界和商界的溝通橋樑,讓研究員了解工業界所需,讓研究不至於「離地」;同時,亦讓工業界認識最新的應用科技,用以提升產品競爭力,投資未來。各種創新發明,有沒有專利保障?在促進知識產權交易方面,貿發局設立了亞洲知識產權交易平台(www.asiaipex.com),羅列超過27,000個可供交易的項目,企業可透過這個平台聯繫國際投資者,以及香港相關服務商或中介公司。 他又說,展覽期間,大會將舉辦為期3天的「FitBiz體驗營」,讓企業代表參與多場專題論壇和研討會,以及創業項目投售、發明家示範及創科體驗等。同場還有多項相關活動,包括「香港國際特許經營展」(12月6至8日)、「亞洲電子商貿峰會」(12月6日)、「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12月7至8日),以及「DesignInspire」(12月7至9日),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的資訊及交流平台,讓與會者搜羅與「再工業化」有關的資金、資訊和擴展人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