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榮:氫能 —— 可再生能源的新星(Part 1 & 2)

博客

王志榮:氫能 —— 可再生能源的新星(Part 1 & 2)

能源消耗與《碳中和》:當今《碳中和》是全世界各國為地球未來人類長遠發展的一個重大承諾,亦即是要達到全球二氧化碳(CO2)零排放的終極目標。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承諾於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第二大碳排放國的美國亦承諾爭取在 2050 年前實現《碳中和》,其他各主要經濟體如歐盟也承諾爭取在 2050 年前實現《碳中和》。 各國現時都忙於為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努力,積極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把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產生大量碳排放的化石能源,轉換為低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能、核能和氫能),現時全球化石能源的消耗佔比仍然高踞 80%以上, 據國際能源署(IEA)對全球在 2050 年能源消耗的預測,到時化石能源的佔比將會降至 20%以下,為全球實現《碳中和》打上堅實的基礎 。可見的未來,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將會以高速的增長。 生產能源的成本 為了達到碳中和的目標, 各國都朝著低碳排放的能源方向發展,通過多年的努力,可再生能源的生產成本, 已經接近化石能源,有的甚至低於化石能源的成本,詳細的能源成本分析可參考Table 1 。 例如太陽能發電的平均成本價是29-42美金/百萬瓦時,陸上風力發電也只是26-54,相比於天然氣發電的44-73 和用煤發電的65-159,已經有一定的成本優勢。未來太陽能和風能的發展將會是前景無限, 繼續以低的生產成本和低碳排放量,侵佔原有的化石能源市場。 其他的再生能源如核能發電和氫能發電,雖然是非常潔凈的新能源, 但生產成本遠高於化石能源,技術和生產成本仍需大幅改善,才有機會成為未來能源的新動力。 因各主要經濟體都承諾爭取在2050 – 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氫能最近已成為新能源的熱門課題和積極研究對象。 氫是宇宙最豐富的元素,能量密度大,可從取之不盡的水資源中利用再生能源產生的電力,把水電解從而產生氫氣, 因此氫氣可作為能量載體 ,尤其可是儲存由可再生能源高峰期生產出來的剩餘能量,轉化為車用氫氣燃料。 車用燃料儲存的氫可釋放後燃燒,產生的動能可推動電動車,並且不會產生二氧化碳,因而被視為「終極潔淨能源」。 在制氫方面,由於氫原子的高活性,氫氣不能單獨存在於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物如水、甲烷等之形態存在。所以生產氫氣是需要通過特定的提煉過程,才能從氫化合物中獲取氫氣並加以利用。 氫能來源廣泛,製備技術多元,通常根據生產來源和製備過程中的碳排放情況,我們可將氫能分為灰氫、藍氫和綠氫三種類型。不同顏色代表著制氫過程的清潔程度,灰氫在製備過程中碳排放最多,綠氫在製備過程中碳排放最少。 三種主要氫能類型 在制氫方面,由於氫原子的高活性,氫氣不能單獨存在於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物如水、甲烷等之形態存在。所以生產氫氣是需要通過特定的提煉過程,才能從氫化合物中獲取氫氣並加以利用。氫能來源廣泛,製備技術多元,通常根據生產來源和製備過程中的碳排放情況,我們可將氫能分為灰氫、藍氫和綠氫三種類型。不同顏色代表著制氫過程的清潔程度,灰氫在製備過程中碳排放最多,綠氫在製備過程中碳排放最少。 灰氫 (Gray Hydrogen) • 灰氫,是通過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燃燒,把水蒸氣重組而產生的氫氣,在生產過程中會有較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灰氫的生產成本較低,制氫技術較為簡單,這種類型的氫氣佔當今全球氫氣產量的80%以上,碳排放量也是最高的,每生產1 Kg氫氣其碳排量約為12 kg二氧化碳。 藍氫 (Blue Hydrogen) • 若在製灰氫的生產過程中,將氣化或蒸氣重組中之碳排放,使用了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等先進技術,捕獲溫室氣體,避免排放到大氣,實現了低排放生產。這種方式產出的氫氣則稱之為藍氫,碳排量減少多少視乎用何種先進技術。 綠氫 [...]

博客

梁健雄:中廣核電力績後持續向好

核能受國家國策支持正處於快速發展戰略期,還有受原油價格高企,坊間着眼於石化能源以外的替代品,核電將會成為首選方案之一。 受惠石化能源價高企 中廣核電力(1816)上半年盈利69.59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8% 並高於市場普遍預期,在公布顯示首季核電機組總發電量548.68億仟瓦,按年增長11.8%,並在1月份防城港3號機組順利首次併網,估計可為公司于2023年全年售電營收提升約7%,而防城港4號機組亦預期2024年上半年可投入運行,現時加上內地利率趨低的環境更有利中廣核電力的利息負擔,令下半年業績盈利將繼續有所幫助。 下半年盈利有保證 近期不論在外圍或中港股市皆呈現波動下,中廣核電力於6月下旬後見走勢緩緩平穩向上,並未受市場波動而有太大的影響,也許除投資者預期上半年業績向好之外,派息比率更從2017年至今由32%續年有所提升至44%,9倍市盁率股息率近5厘,公用股核電屬穩健之選、並且估值處合理水平且下半年業績已大致有所保證下,難怪資金願意留戀在中廣核電力內。 撰文:梁健雄 洛天衡保分析部主管 (筆者未持上述股票) ============= 延伸閱讀:梁健雄:商湯績差掀裁員暫仍難樂觀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

博客

梁延浩:核能的未來機遇

上周消息偏淡為主,中美就簽署第一階貿易協議爭拗不斷,中方希望美國撤銷12月加徵的額外關稅,而美方主要是特朗普希望中國加大購買力度購買美國農產品,再加上香港的局勢及美國通過了,令兩國貿談進展忽冷忽熱。臨近年底,其實可以開始留意來年不同的投資機會及主題,今日特別就一個行業作深入探討—— 核能。 根據國際能源署資料顯示,2017年66.8% 發電量來自化石燃料,即煤(38.3%)、石油(3.3%)、天燃氣(22.9%),及其他(2.3%),其後較大比重的發電來源就是水力發電(16.3%)及核能發電(10.2%),但水力發電相對石化燃料發電的穩定性、發電量及帶來的環境破壞都是局限水力發電進一步提升發電比重的原因。 現時能源方面,提及「環保」、「清潔」、「可持續」這些形容詞時,很多時會令人聯想起: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大陽能發電。但其實核能發電也是一種環保能源,核能不會排放污染物污染大氣,故不存在加重溫室效應的問題。自2011年福島核事故之後,全球在運機組只是在2011 年當年出現收縮,期後每年都平穩增長。核能發電我們要先了解行業的流程及涉及的不同階段,我們才能從中找到可投資的機會。 中國國策方面的轉向重啟核電建設 中國自2018 年起與法國共同建設台山核電站1 號機組。2019年6月與俄羅斯共同發展田灣核電站7號、8號機組、徐大堡3號、4號機組;同月國家發改委發布,將核電機組發展量納入優先電計劃,由電網企業保障執行。 核電廠建站時間表 一個新的核電廠建設到營運,一般需時53至60個月的時間,大約在第30個月就要開始採購天然鈾資源,因為鈾要經過離心機不斷進行旋轉去提升鈾的濃度,一般核電站使用低濃縮鈾濃度約在2% ~ 5%;題外話如鈾濃度達至90%就可以用作核武。 香港上市的核能相關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