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策略

「2022/23年度院士榮譽資格及 社會關愛獎項頒授典禮」隆重舉行 表揚65位傑出院士及9個獲獎單位 展現社會關愛精神

由社會企業研究院主辦之「2022/23年度院士榮譽資格及社會關愛獎項頒授典禮」於1月19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圓滿舉行。社會企業研究院希望通過「院士頒授計劃及社會關愛獎項計劃」甄選各界之領袖,作為行業楷模,推廣社會關愛精神及引領更多企業意識到社會責任的重要。 是次典禮菁英雲集,更邀得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先生GBS, JP、前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先生GBS, JP、世界著名慈善家趙曾學韞教授BBS, JP、香港品牌發展局榮譽主席黃家和先生BBS, JP、黃玉山教授SBS, BBS, JP、林筱魯先生SBS, JP、中原地產亞太區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雄先生MH, JP、香港中國婦女會副會長周梁麗芬榮譽博士、香港浸會大學榮休教授傅浩堅教授BBS, MH, JP﹑劉智鵬教授 BBS, JP擔任主禮嘉賓。 是屆「院士資格評選計劃」甄選出三位榮譽院士,包括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Prof Kurt Wuthrich,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教授 JP及蘭桂坊集團創始人盛智文博士。盛博士致辭時表示:「我已扎根於香港50多年,視香港為我的家。回饋社會,讓人們得到快樂是我人生使命。香港充滿機遇,未來將與中國並肩同行。我非常相信香港的核心價值觀:韌性,毅力,靈活性,敢為人先的精神;我希望年輕一代不僅擁抱這些核心價值,更將它們帶到更高,讓香港發揮獨特優勢,開創新局面。」 蘭桂坊集團創辦人盛智文博士(中)獲頒榮譽院士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教授在獲獎時提到:「作為高等教育領導者,我相信年輕人的潛力、科學發展與知識的力量。儘管現今世界充滿各種重大挑戰—貧困、經濟衰退和糧食短缺等,但我們一如以往,砥礪前行。香港大學一直盡最大努力,造福香港、國家和世界。在可持續發展上,港大亞洲排名第一。我們成立研究所,鑽研氣候變化,培育下一代領袖。從科學到政策,教育或研究,港大都一直領先。願我們都有更美好的未來。」 為表彰亞洲各界領袖和企業對「社會關愛約章架構」六大範疇方面的傑出表現與貢獻,今年「社會關愛獎項計劃」共甄選出9位得主,包括獲頒「社會關愛企業卓越獎」的第一太平戴維斯物業服務集團及「亞洲社會關愛女領袖獎」的大家樂集團有限公司(香港)行政總裁梁可婷女士,在見證下接受殊榮。 此外,本院與香港復康力量合辦的「ESG領袖峰會」亦於同日上午舉行。峰會匯聚近300位上市公司CEO、企業高管、社企、非牟利機構等行業領袖。隨著氣候變化和碳減排日益重要,峰會以「共促香港發展 邁向可持續未來」為主題,由前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現任香港教育大學研究講座教授張炳良教授分享後疫情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而與會者會就香港未來的ESG經濟圈﹑企業合作﹑科技和可持續發展等大趨勢及議題交流意見及分享經驗。 [...]

專題

立法會新力軍 | 林筱魯 :倡建數據庫 解決土地房屋問題

城市規劃師出身的林筱魯,在新選舉制度下,今年透過新設選舉委員會晉身立法會。他明言在任內保留獨立的身份,不會加入任何政黨組織,也不作永久結盟,未來在議會維持獨立與專業的身份,為整體社會出謀獻策。一直關注本港土地及房屋政策的他,他認為當局應建立數據庫推動智慧規劃,加快施政的流程。 林筱魯服務社會已有40多年,早年在外國大學畢業後回港發展,年輕時參與基層社會地區服務開始、曾加入智庫論政,及後更走入商界發展,目的是希望全方位了解社會的問題。有人認為專業出身的林屬非建制派一員,但他認為自己晉身議會之內,已是建制一部分。「70年代尾、80年代初踏足社會並參與活動,而當時並無「泛民」這個字眼。社會雖不斷演變,議會裏面可以有反對的意見又或者反對派,但無論加入邊一個層次的議會,就必然成為建制的一部分。」他謂,在完善選舉制度下,置身建制是一個共同推動過程,在現時政治環境,不同議員借助不同議題,以突顯各自的特性。 多年來他曾任多項政府公職,包括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長策會委員、西九管理局董事等,更曾為前特首梁振英撰寫土地規劃政綱。當中近年較港人認識,是其擔任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6年期間,為本地活化古蹟、及保育工作出謀獻策。他談及,自2006年擔任古諮會委員至出任主席的12年期間,透過委員會這一平台,逐漸演化成政府與市民間在古蹟活化、保育工作,官商民協作的溝通橋樑,市民由最初質疑項目活化作效益,及後項目落成後,邁向可持續發展,市民樂見其成認同項目效益,當中轉化過程他感到安慰。他舉例說:「在部分活化項目如灣仔和昌大押,最初有聲音指其沒有保育價值,經過研究後,發展商發掘經濟價值,最後成功保留古蹟元素同時,發掘項目商業價值,締造了雙贏局面;又如中環大館項目,在全體委員努力,廣納各界看法,項目最終保留高規格的保育標準,同樣加入具吸引性商業元素,載入文藝活動軟件,令大館成為本港一個成功活化項目及好去處。 跳出專業框架   全方位解決社會問題 今屆議會共有逾50多名新人,林筱魯是其中一位較年長的新人,自言不是學者理論派,也沒有傳統專業人士包袱(如只專注個別專業利益),他期望透過自己過去多年來在社會上歷練與經驗,無論是土地規劃、房屋、青年與教育、文化藝術等各項議題上,給予社會能夠以更多角度思考,在議會平台為市民發聲。他說:「我們告別以往拉布、民粹議會政治文化,立法會日後將更理性地監督政府,建言獻策,相信在行政立法良性互動下,有助強化行政主導,有利特區政府施政;過去兩三年本港社會撕裂,如本港土地、房屋政策拖得太久,形成深層次矛盾未有解決,隨著在中央完善選舉制度下,更多專業人士願意投身議會參政議政,集思廣思解決社會長期存在的問題。 林筱魯說,在當今城市規劃師不只是為城市「劃公仔」做規劃那樣簡單,並指出未來四年任期,希望主攻土地房屋規劃議題,「冇土地就無房屋,所以一定土地行先,要處理土地問題,有結構性問題要先解決。」另外,他提及政府長期存在各自為政及行政操作僵化等問題,收地程序冗長,政府欠缺數據庫,故需要「軟件先行」,如把土地研究等資料數碼化,由政府甚至公營機構共用,藉以加快造地及建屋流程,只要數據能夠整合,好多嘢可以快好多。」他強調,加快加大土地供應是本港最急切處理的問題。 林筱魯認為,過去香港土地規劃同樣是過於單一化,隨著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土地規劃絕對不是「非城則野」的境地,未來規劃是可以多元豐富,城市與鄉村是並生,可以共融發展。他認為,不同規劃項目按自身條件,盡量把城市發展與產業結合,提升效益;他並舉例說,在大嶼山二澳地區,因其位置偏造交通不便,難以吸引商業合作,他在10年前親手為二澳地區增值,引入深度文化遊,讓市民享受農耕體驗,把當地農產品轉化成商品及品牌化,令本港產業更為多元化。 (詳細內容,請閱讀《CAPITAL 資本雜誌》二月號,按此訂閱)         [...]

博客

林筱魯:開門七件事

以前,人們認為沒有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七樣東西,便過不了日子,所以稱這些生活必需品作「開門七件事」。從現代的個人生活角度看,當然有絕然不同的看法,可能只要一部充滿電的手提電話便足夠。時間已將這七件事的歷史痕跡,漸漸在我們的城市,以至生活空間中洗去,它們的生產來源,好像已跟我們完全割離。 柴應是在我們生活中最早消失的物件。縱使今天仍有不少人小時候曾燒柴起灶,但要在日常生活中找柴灶和木柴,已是極之困難,樵夫這個行業也不復存在。在電力和化石燃料還未普及時,上世紀五十年代香港政府曾在新界批出不少「松山牌」,目的便是讓人在山麓種樹砍柴,為大眾供應煮食燃料。但照明用的燃料,便得要談到油。 在十九世紀末煤油(火水)輸入中國以前,照明都得依靠油燈和蠟燭。香港沒有石油,但有能力提煉動物油和植物油,而香燭製造業更曾經鼎盛一時。點燃之外,食用油在生活上的角色更不可少。雖然從來沒有量產食油所用,如黃豆、花生等植物,但香港還有頗知名的食油製造廠和品牌,反而因污染等問題,稍具規模的豬油製作生產,已幾成絕響。 曾幾何時港產稻米不單養活香港人,元朗絲苗更一度成為貢米。六十年前,新界北面各區仍是到處禾田,但二十年間,稻田不是變作菜地漁塘,便是讓給了滿目樓房。坊間也常以「乜乜多過米舖」譬喻舉目皆是的行業門市,可知米舖曾在社區擔起重要功能。但當大部份人已忘了,甚而未見過「糴」字,米在生活中的地位,其實已漸漸給其它食品替代,以米飯飽肚也已非這世代的普遍要求。 圍海製鹽曾是香港的主要產業,雖留下了無數歷史遺跡,香港也不乏以鹽為名的地方,但產鹽的作業早已在上世紀中煙消雲散。於今恢復運作的鹽場在西貢鹽田梓,小小的一片,只是作為歷史復育的教育展示,已跟大眾的日常生活扯不上關係。產鹽雖然失去了經濟價值,可是用鹽製作的食品還是影響著我們的食制,它有助保存食物,也可提升滋味。 醬料是本土飲食文化靈魂 醬料是飲食文化的靈魂,當中尤以豉油為表表者。香港本土醬園品牌林立,雖因城市發展遷址,現在的數量比全盛時期時少了許多,但仍有具數十年以至百年歷史的在承傳光大,甚至蜚聲國際。醬不止於豉油,流浮山產蠔,也少不了蠔油;大澳的蝦醬,也依舊飄香。醬在香港,可說是七件事當中唯一仍真正存活的。 醋在嶺南文化中的角色並不顯著,從釀製的原料和工序而言,醋和酒可說同源,所以大家很少聽到醋廠,因製醋一般依附酒廠或醬園。一般家庭多備有豉油,但不一定有醋;而香港名牌醋的宣傳推廣,也好像只跟產兒滿月掛勾。廣東醋和酒的原材料離不開米,所以產業隨著稻田消失,也無需訝異。 很少人知道香港有所謂四大名茶,《新安縣志》記有三種:大嶼山昂平的鳳凰茶、青衣擔竿山的擔竿茶和青山杯渡巖的蒙山茶;至於大欖竹仔林的清明茶則只存於傳聞。無論如何,香港從來只是集和藏,而非產茶的地方。今天,昂平還有一小片茶園,嚐到的味道,應是感覺強於味覺。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與開門七件事相關的產業,在香港還算有點角色;八十年代以後,作為一個國際城市,打開門做生意要處理的事,已是面目全非。往昔的風光物事,只好留作感憶。 [...]

博客

林筱魯:瘟疫

當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時,想起馬奎斯經典小說《愛在瘟疫蔓延時》的情節: 男女主角這對暮年戀人,為逃避岸上世界的紛亂纏繞,決定永遠留在那掛起代表著「霍亂」的黃旗,名為「忠誠號」的船上。 逃避和保持距離,是世人面對危險和災害的自然反應;利用災害的旗幟,以達至不同目的,在現實世界中也絕不稀奇。瘟疫當然危險,可是不少災害發生時,因恐慌引致的傷亡和破壞,常常比災害本身更為嚴重。 傳播疫症,可以通過人與人的接觸,也可以通過空氣和中介媒體。醫治方法未出現時,要防止和控制疫情,總離不開以阻隔方式減低接觸病源的機會,同時徹底消滅病源。以禽流感為例,香港在1997年爆發的疫症,共18人感染、6人死亡,自此在街市中屠宰活雞的畫面幾乎成為絕響,是否應全面推行中央屠宰的討論持續廿載。97年一「疫」以後二十年間,本地感染人數只有廿餘人,但「疫」下被銷毀的家禽亡魂則餘四百多萬。 面對人傳人的風險時,「殺」在今天社會,絕對不可能是選項。那怎麼區隔,便是高密度的現代城市必須面對的管理問題。 鼠疫沙士 重創香江 回顧香港開埠以來最嚴重的瘟疫,不論從染病或死亡人數而言,都並非是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而是1894年的鼠疫。當年香港人口未及三十萬,近八萬人因疫症逃回廣東,確認的死亡人數二千五百餘人;現時卜公花園所在的太平山街一帶被移平,七千多人被強迫遷徙;醫療船「海之家」被用作隔離用途,停在維港中心。華人極度不滿港英政府的措施,種種謠言不脛而走,誤解和猜疑迅速變成陰謀論,繼而轉化為抗議和抗爭。 2020的這場疫症,坊間引述「通勝」裏地母經中庚子年的經文:「太歲庚子年,人民多暴卒……見蠶不見絲,徒勞用心切。卜曰:鼠耗出頭年,高低多偏頗。更看三冬裏,山頭起墓田。」不少人起哄著說:地母經多準,庚子確實不是好的年干支。真的是天怒人怨!那麼大家不妨看看1894的甲午年,地母經的經文是:「太歲甲午年,人民不用愁。⋯…蠶老多成繭,何須有煩憂。卜曰:蛇去馬將來,稻麥樂倍堆。人民絕災厄,牛羊喜相陪。識候豐年裏,耕夫笑顏開。」有參考價值嗎? 兩個甲子過去了,香港的人口增長了三十倍,城市面貌今非昔比,社會經濟發展和市民的教育程度,都站在世界前列。然而世人依舊沒法避免瘟疫,香港也不能例外,但我們的應變能力理應比百多年前更完備;尤其經歷過2003年「沙士」一役後,市民的心理質素應該更為成熟。 萬眾一心 重拾抗疫之志 可是香港人的心靈和我們的醫療體系好像突然變得不堪一擊!以往萬眾一心的抗疫陣線屢生內訌;如何有效隔離病源與病人的討論,輕易被轉移作香港人與內地人的區別與矛盾;那裏設立隔離中心與及如何監管病者等議題,突顯了各家自掃門前雪的自私心態,與及大家都沒有自律能力的情況。謠言傳染病毒的能力明顯比飛沫優勝,沒有隔阻的互聯網世界讓精神疫症得以迅速散播。就算有充足的消毒劑和廁紙供應,也沒法潔淨仇恨與偏執的言論。 也許成熟富裕的社會首先失去的是各種免疫力。人作為社會中最基本的組成分子,已傾向接受正與負、0與1的簡單分列排陣,既反對又無比依賴政府這種超級矩陣的掌控和供養。這一場瘟疫,正好為如何理順科網世界中的城市—這種隨機組合與碰撞的單元,給未來的城市管理學者和執行人,提供寶貴的參詳機會。 [...]

博客

林筱魯:文明的陷落

若然人類仍然停留在逐水草而居,依靠狩獵和採摘野果維生的時代生活,那麼生命的意義便難免只是生存和延續,談不上任何文明的建立。農耕和畜牧既讓人積存資產,亦促生了聚落的發展;穩定的社會組織,既有利累積生產經驗,亦構建了文化承傳的基礎。 史前的毀滅性天災其數有限,這些災害摧毀生態,滅絕物種,是地球生命系統「熄機重啟」的狀況。在地球上一次經歷的自然浩刧以前,究竟有沒有類近今天的人類文明存在,誰都不知道。史中記載發生的天然災害則不計其數,已知物種,包括人類都沒法預防避免。然而人類自古以來,便不斷破壞以至摧毀物種自身建立的生態和文明,這種自毀行為的名為戰事,它在歷史出現的程度,卻遠較天災頻密。 戰爭摧毀 敵方信仰與文明 發動戰事的原因,離不開資源的爭奪和掠奪,當然還有真真假假的信仰和信念之爭,與及國族仇恨。戰事和戰爭中,對壘雙方選擇摧毀的,往往是代表對方信仰信念和尊嚴的事物,也就是一時一地所愛護珍惜的文物。文物的價值超越主觀的審美,不論是建築、器物、服飾與及藝術品,所反映的不僅是權力和財富,而是承載著風俗習慣的文化文明,是一個地方的靈魂。徹底消滅敵方的文化,陪同著的手段莫論是屠殺還是同化,便代表著自身國族的永久勝利。 由是,民族與民族、國與國、城邦與城邦、村鎮與村鎮、黨派與黨派之間的鬥爭,每當訴諸武力時,文物—尤其是不能移動的,定必難逃一刧。不用看遠古史,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華沙、布達佩斯、柏林、德雷斯頓、東京等等歷史名城,無一不被空襲和巷戰中的炮彈弄得滿目瘡痍; 美軍的燃燒彈,直把以木建築為主的東京燒成了石器時代的荒原。要算「幸運」的例子,德軍將領肖爾蒂茨違抗希特拉的命令,使巴黎的模樣得以倖存;另一德軍統帥凱瑟林則在意大利與英美盟軍戰鬥時,主動撤離羅馬和佛羅倫斯,另闢戰場,以保存這兩座城市的面貌。 文革浩劫 蹂躝千年中華文化 若將視線焦距再拉近一點,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期間,一場政治運動,把中國數千年無數文化遺產,打砸燒搶個不留餘地。炎、黃、舜三帝的墓陵、曲阜孔廟、武崗斜塔、南陽武侯祠、杭州岳廟、大昭寺、札什倫布寺,以至「女書」的手稿、醉翁亭的歷代名家字畫、江浙文人的書畫典籍珍藏⋯⋯,直箇數之不盡!更甚的是再次蹂躝已給八國聯軍搗毀的圓明園!傳聞周恩來下令保住故宮,亦猶幸各地有心人冒險用盡不同辦法,保護著各自珍愛的歷史文物。 可惜大家好像沒有從歷史中反省。不久之前,所謂西方先進國家還在譴責塔利班和伊斯蘭國在中東與中亞大肆破壞文物古蹟,馬里的聖戰士更因破壞古蹟被國際法判犯戰爭罪。可是美國的特朗普,近日竟然公開說要攻擊伊朗多處具珍貴文化價值的地點以作報復,真的是垂範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