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時事

生產力局「並肩同行 攜手發亮」推港成國際創科中心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日前舉辦「並肩同行 攜手發亮」活動,邀請逾二百名政產學研的代表,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智慧城市。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指,政府會一直深化與大灣區城市合作,並加速研究項目「落地」及實際應用,積極推動創科發展,達到「工業4.0」。 主禮嘉賓進行啟動儀式。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致辭時表示,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是本屆政府施政重點,在穩定的基礎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下,積極地加大力度推動創科發展,成就香港發展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未來當局會做好設計及規劃,豐富創科人才庫,完善創科生態圈以及發展生態鏈。   他續稱,政府將會把握國家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深化與大灣區城市合作,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貢獻國家所需。他指,政府將會繼續創造有利條件,促進研究成果商品化,提供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予青年,讓市民感受科技進步所帶來的便利。   生產力局主席林宣武表示:「我在生產力局擔任主席六年,帶領生產力局推動香港工業發展。我們積極聆聽業界聲音,並因應業界的需求,制訂了六大發展方向,包括先進製造、再工業化、智慧及綠色生活科技、未來技能、數碼化與網絡安全,以及中小企及初創企業支援。生產力局會不斷加強『政產學研』合作,助業界以新技術創新經濟。」   活動上展出了生產力局多項世界級獲獎項目,涉獵各樣先進技術,包括先進製造及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智慧及綠色生活科技等,當中大部分已落地應用,甚至推廣至海外。活動更邀請了十間來自不同界別的公司,向在場嘉賓分享與生產力局合作推動「工業4.0」及智能科技的成功故事。   生產力局主席林宣武 [...]

本港時事

創科局創科署視察生產力局科研成果疫苗接種「健康車」

新冠疫情持續,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日前聯同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一同到訪灣仔聖公會聖雅各小學,了解由電動車改裝成疫苗流動接種站的「健康車」運作。「健康車」由生產力局轄下的汽車科技研發中心(APAS)和本地汽車製造商瑞昌汽車合作研發,是香港首部研發的零排放「可換電池低地台電動車」。為進一步推廣疫苗接種服務,「健康車」由本年3月初起加入前線抗疫行列,走訪多間學校、安老院舍及屋邨,為各區市民、長者及兒童接種新冠疫苗。未來,多輛「健康車」將陸續投入服務,與市民共同抗疫。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右二)聯同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左二)、愛多醫療創辦人黎曉靈(右一),以及生產力局主席林宣武(左一)視察由電動車改裝成疫苗流動接種站的「健康車」運作。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表示,疫情開始以來,政府積極動員各界人手及資源,投入社區的抗疫工作,當中科技發揮着潤物無聲的關鍵作用。有見不少行動不便的長者及兒童在接種疫苗上遇到困難,由電動車改裝成疫苗流動接種站的「健康車」正好透過科技解決以上痛點。靈「健康車」活且流動性強,可迅速到港九新界不同地點提供疫苗接種外展服務。車身以低地台設計,除方便輪椅人士及兒童上落,更設有三所負氣壓接種室以防範感染風險,並配備純電動零排放設計,抗疫同時響應環保。此項研發更特別針對香港獨特且彎多路窄的道路環境,獲業界使用,又可幫助抗疫,是香港科研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表示,創新科技署一直支持本地創科研發,推動研發成果商品化,以及促進社會各界的科技應用。今次資助的「健康車」項目能迅速及成功廣泛應用到疫苗接種服務及前線抗疫工作。生產力局主席林宣武表示,生產力局致力加強官產學研合作,讓科研成果落地,解決社會需要及協助前線抗疫。今次由APAS與瑞昌汽車合作研發的「可換電池低地台電動車」,原先為推進本港電動車普及化的研發項目。全靠研發團隊與業界細心分析及迅速行動,才能馬上改裝成「健康車」,以配合政府的疫苗接種外展計劃,真正惠及各區長者及兒童,造福社會。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右一)及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左一)了解疫苗接種「健康車」上的設備。 [...]

企業策略

生產力局論壇支援中小企 新常態下創新轉型

新冠疫情改變了企業營運模式。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林宣武表示,經過兩年疫情,更多企業意識到在「新常態」下要透過創新科技改善營運模式,加速投放資源發展智能製造及數碼轉型以提升生產力和競爭力,並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善用香港優勢與國際接軌,才能突圍而出。香港總商會總裁梁兆基指,商界最期望通關,指疫情下企業在客源、貨源、員工方面都有很大挑戰,中小企被迫要創新,更要思考如何助傳統業務應用新科技。 《ForeSight智瞻2022》首場論壇展望來年香港宏觀經濟。論壇講者包括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陳智思(左二)、香港總商會總裁梁兆基(左一)、科大經濟學系兼任教授雷鼎鳴(右三)與生產力局主席林宣武(左三)及總裁畢堅文(右二)。   林宣武出席《ForeSight 智瞻2022》論壇時表示,面對當前困局,業界明白科技是未來的重點,很多中小企願意投資創科,以協調供應鏈並提升生產效率。他說,未來該局將繼續積極提供技術、資金及人才的三方支援,與中小企攜手同行,加速數碼升級轉型及增加科技應用,優化營運及提升業務可持續發展,以配合未來國家規劃下香港將發展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大趨勢。   香港總商會總裁梁兆基表示,隨着香港有效控制疫情,疫苗接種率持續上升,預期2021年經濟出現顯著反彈。並指本港企業在過去一年面對的最大障礙是跨境旅遊嚴重受阻和社交距離限制,故現時業界最大期望是通關。在疫情下,企業在客源、貨源、員工三方面都面對重大挑戰,所以中小企被迫要創新,但有部分中小企面對資金問題,所以政府的支持相當重要。部分中小企即使知道要創新,但卻不知道該如何入手,認為香港需要科技人才,以思考如何助傳統業務應用新科技。   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未來發展科技及其他產業乃大勢所趨,以配合中央支持下建設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及航空樞紐等。香港應善用自身科研優勢和融資功能,積極思考如何與深圳產生協同效應,進一步發展創科事業,加速融入國家大局。隨着內地出入境及檢疫措施有望放寬,香港中小企應就通關作出全面準備,迎接貿易及旅遊等的新機遇,促使經濟重回穩步向上的軌道。   任志剛倡設專家小組 加快融入國家發展   金融管理局前總裁任志剛出席同場另一節論壇時表示,在國家百年變局下, 「十四五」規劃特別具前瞻性,香港要思考可扮演什麼角色,並從三方面推動:首先,制定政策要有理論基礎,例如「十四五」規劃指出要「破除制約經濟循環的制度障礙,推動生產要素循環流轉」,資本是生產要素之一,香港可以與內地產生協同效應,取長補短,推動資本流動及貨幣兌換。 [...]

企業策略

全球供應鏈現危機 生產力局助港商疫後應對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近期引發供應鏈危機。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林宣武表示,物流受阻、港口擠塞問題持續,有廠商亦需藉空運補貨,惟成本壓力持續上漲。除了運輸成本外,原材料價格亦升超過10%;加上疫情帶來的不穩定性仍存在,如停工問題,令港商不敢接單,料最快到了2022年下半年,供應鏈才可恢復至正常的3成水平。 生產力促進局主席林宣武與總裁畢堅文。   林宣武指出,供應鏈危機爆發,相信是太多問題一次過出現。種種因素令大部分港商擔心未能順利交貨,故只敢接下7至8成的定單。廠商因無法預計物流時間,現金流亦會因此受影響。有廠商憂貨物逾期到達後,被買家棄貨;又反映現時貨運優先次序亦視乎貨品價格,出現「貴價貨走先」的趨勢。林又補充,特別是歐美零售市場,若預估的聖誕節銷售數據準確,屆時將很大可能出現缺貨清況。 至於早前出現航運堵塞問題,林宣武指情況令廠商在運輸成本上最少增近一成,惟未計貨物無法如期付運所導致的資金周轉問題,及額外增加的倉租和保險開支。他預期,全球航運業或於明年下半年有所改善。   至於近期再商界關注再工業化,林宣武則表示,香港較具潛力「再工業化」的行業包括食品科技、健康科技及綠色科技所生產的較高附加值產品。生產力促進局總裁畢堅文認為,並非所有工業均適合在香港生產,一些涉及量產的工序應留在中國等低成本國家。而本港則主打高增值行業,目前正在商討的產業包括植物肉、半導體等,合共有30多間企業正準備落地。 疫情、物流問題,以及本港再工業化的趨勢,亦加快港商採用智能生產線的步伐。畢堅文解釋,工業4.0(i 4.0)涉及機械人、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的概念,而實時數據可有助避免零件延誤到貨的問題。而且,物流危機將令通脹於未來一至兩年維持,而工業4.0將助廠家降低控制成本,「有i 4.0個案的成本是減少了20至30%」,將助廠商在通脹環境下更有競爭力。他又透露,截至今年4月,在過往3年i 4.0的需求每年平均增加39%,估計疫情平息後,增幅將會更為顯著。 生產力局亦將於11月18至19日舉辦為中小企而設的網上論壇《智瞻2022》,當中涵蓋4大熱門主題,包括宏觀經濟展望、國家「十四五」(第14個5年)規劃和大灣區機遇與挑戰、再工業化發展,以及淨零碳排放策略等議題。 [...]

企業策略

5G應用展館開幕 為企業提供測試平台

生產力促進局「5G新世代應用展館」日前揭幕,獲逾40家本港公私營機構支持,內展出13家參展商5G應用方案,涵蓋智能醫療、智能建築、無人駕駛、雲端遊戲等範疇。生產力局主席林宣武指出,冀展館推動更多研發,成為5G應用超級聯繫基地,推動本港智慧城市發展。 「5G新世代應用展館」由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左三)、生產力局主席林宣武(左二)、通訊事務總監梁仲賢(右三)、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右二)、機電工程署署長彭耀雄(左一)及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右一)一同揭幕。   林宣武認為,5G技術是現今科技發展重要的一環,生產力局為首間研發機構與本港4家擁有5G頻譜的電訊商合作,亦已在生產力大樓安裝5G基站。當中涵蓋3.5吉赫(GHz)、4.9吉赫、26/28吉赫等不同頻帶,料可為工商界提供5G測試服務平台,以研發不同的創新應用。 內地早前公布《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本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林宣武形容,展館開幕時機非常好,企業亦可藉5G技術發展,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及深港合作科研的創新機遇。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表示,5G技術應用廣泛,可涉及在文娛、辦公、醫療、交通出行、能源、教育、生活等多個場景,令各個產業都可受惠。 潘婷婷續說,5G技術相比4G,較現有流動傳輸速度提高20倍;通訊時延大幅縮窄;在一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可支援高達100萬個連線裝置,較4G容量增1,000倍。她以醫療為例,稱5G技術支援超高清影像傳輸,為遠程醫療提供基礎條件。 近年政府重視本港創科發展,支援本地大學和5所研發中心,進行與5G相關科研,如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等。過往7年,創新及科技基金已批出4億元,支援共56項與5G相關的研發項目,如車聯網、自動駕駛等項目。潘婷婷鼓勵業界多與政府及公營機構合作,如透過公營機構試用計劃等,藉此測試更多5G方案,改善公共服務及效率。她並希望企業能多善用本地的5G研發成果和生產力局全方位的支援服務,共同推動香港的創科及智慧城市的發展。 「5G新世代應用展館」展示了13家參展商的5G應用方案,如生產力局的5G遙距機械手臂,內置4K高清攝像鏡頭,可即時傳送現場影像至遠端電腦,以執行危險性或受地域限制的工作;大灣區5G產業聯盟方面,展出智能膠樽回收機,藉商品條碼分辨回收物,並設分類、回收和運輸的「端對端」方案,追蹤產品有否做到真正回收。 「5G新世代應用展館」共有13家參展商展出最熱門及嶄新的5G方案及應用,促進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及智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