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海洋公園虧蝕有感

隨著上年修例風波事件和今年新冠肺炎肆虐,近半世紀歷史的珍寶海鮮舫於本年3月2日告別香江。想不到珍寶海鮮舫於1971年發生火災尚能浴火重生,五十年後面對政經困境卻回天乏術,令人唏噓! 過去喜氣洋溢、紅紙飛揚的囍帖街,有著不少夫妻情侶佳偶天成的美好回憶,卻終在2005年11月6日拆卸,今天只是一條購物大道。2007年7月有市民聚集反對拆遷的一級歷史建築──皇后碼頭,今天亦成為灣仔繞道。類似例子,多不勝數。 香港海洋公園於1977年1月10日開幕,耗資1.5億元,歷時4年半才興建完成,是香港的標誌和旅客必遊之地。可惜海洋公園在修例風波事件和新冠肺炎爆發前已連續3年虧蝕 : 2015/16年度蝕2.411億港元,2016/17年度蝕2.344億港元,2017/18年度蝕2.365億港元,而2018/19年度受修例風波影響更虧蝕了5.57億元。 回想2003年,海洋公園虧損八千多萬,當時「蘭桂坊之父」盛智文接手救亡,海洋公園營業額回升,入場人次更一度超越香港迪士尼樂園,經歷了黃金十年。但自盛智文於2014年離開後,海洋公園又轉盈為虧。經營不善自然難逃結業命運,此乃商業社會的不變定律。縱使不捨,但政府若以納稅人金錢為其填坑,諸多消失的舊街舊物又焉能釋懷?為何珍寶海鮮舫、囍帖街、皇后碼頭不獲保留? 香港土地嚴重不足,房屋供不應求,海洋公園依山面海,復有南港島線接駁,實為興建房屋的理想地段。樓價高企無疑是今天年青人怨氣來源,興建多些公營房屋才能令青年人看見曙光。再者,海洋公園只有四十多年歷史,歷史價值遠低於皇后碼頭,可用空間卻遠大於皇后碼頭,為何今天不能斷捨離這年年虧蝕的主題樂園,為下一代興建房屋? 海洋公園大可賣盤、找財團接手甚或光榮結業完成其歷史使命。經營不善而要特區政府和納稅人淘腰包卻有違自由市場汰弱留強原則,殊不可取。 (文章為筆者個人意見)   撰文:譚國偉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會員、 優才書院校長     [...]

博客

後疫情時代的香港經濟考驗

擁有四十三年歷史的海洋公園曾獲全球最受歡迎和入場人次最多的主題樂園等殊榮,承載了不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見證了香港的起起伏伏。然而,捱過了沙士和金融海嘯的衝擊,海洋公園卻終抵受不了世界經濟格局與遊客消費型態的轉變,在訪港旅客人數屢創新高的情況下連續四年出現巨額虧損,步向瀕臨倒閉的邊緣。 作為屬於香港人的主題樂園,未能與時並進及過分依賴單一客源或許正是讓香港人不再光臨、讓海洋公園由盛轉衰的主因,而本港上年度的社會事件和今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無疑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令海洋公園在閉園逾三個月後終於宣告在下月底正式破產。對於是否撥款54億港元拯救養了7,500隻動物和提供2,000個職位的海洋公園,政界和坊間的意見分歧,筆者深信海洋公園的問題源自經營模式和市場結構,因此在關注動物保育議題外,首要考慮的應是制定未來可持續的營商模式和市場定位,以及任命具經驗的商界人才領導海洋公園死回生。海洋公園如此,香港經濟亦是如此。 被壓死的駱駝當然不只歷史悠久的海洋公園,還有最輝煌時期市值曾破二千億元的利豐最終減薪退市、逾三十年歷史的本地時裝品牌Bossini低價賣盤、一度風靡時尚界的JOYCE正式私有化、香港最老牌百貨公司先施亦已沒落易手。這些本土品牌都曾風光一時,而香港流行文化更曾走在全球的尖端。如今各行各業的衰落,不正正是本港經濟發展的縮影嗎?回首半世紀前的「亞洲四小龍」,如今台灣的半導體已在全球站穩重要核心、「韓流」軟實力強勁的韓國更以3C電子產品引領全國走向信息高科技型經濟,而選擇繼續發展製造業的新加坡更是晉身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及世界首屈一指的修船基地,以其產業多元及創科發展成為世界最具競爭力經濟體以及全球第一智慧城市。反觀完全向服務業傾斜的香港,科技行業長期求才若渴,本土文化在來勢洶洶的全球化洪流衝擊下逐漸褪色,本港綜合競爭力早已屈居深圳之下,過去連續25年奪冠的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殊榮亦已失落,全球金融中心排名降至第六,貨櫃吞吐量正被擠出全球前十名······時代正在不斷進步,原地踏步的香港只能從歷史的舞台上黯然退場,而固步自封、一成不變的經濟結構,亦注定將香港推向社會矛盾持續惡化的不歸路。 香港不可再單靠昔日的光環在國際舞台中輕易勝出,在克服百日抗疫的嚴峻考驗後,我們需要的是在保持經濟增長之餘追求平均而多元的經濟結構;在提供良好的福利配套之餘建立能擁抱多元價值的社會;在減少環境污染之餘盡力保護生態系統;在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之餘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平衡。 有見及此,筆者相信在後疫情時代,最大的經濟考驗並不是喚醒停擺已久的香港經濟,而是如何引領香港轉向這條創新的、可持續發展的知識型經濟增長之路。 撰文:香港菁英會主席 曾鳯珠 (編者按:立法會財委會已在5月29日通過54億元撥款予海洋公園) [...]

博客

外資撤離 談何容易

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環境下,許多國家因為缺乏原材料及生產零件,導致口罩、防護服和呼吸機等抗疫物資出現嚴重短缺的窘境,亦引發部分外國政客產生了「去中國化」的政治宣傳口號,呼籲國內企業把他們的製造工序遷離中國。   美國和日本於4月初便表示,政府將給予那些離開中國的企業提供「搬遷費」:4月9日,日本政府宣佈將投入22億美元用以支持日企搬回國內,或轉向東南亞等亞洲其他國家或地區;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於同一日亦向全美呼籲,美國應該支付所有搬遷費用,協助想離開中國的美國企業。對此,有外媒便預測,美日聯手從中國撤資,藉此進一步達成對中國的經濟打擊。然而,這種做法真的可行嗎? 須知道,外資企業選擇在中國設廠,必然是經過多方面慎重考慮及估算,在多年來自由市場競爭及成本效益最優化後得出的自然結果,若貿然撤離,很可能會得不償失。事實上,在特朗普對華發動貿易戰後,亦多次呼籲他口中「偉大的美國企業」離開中國,可是並未得到在華美資企業的積極響應。當時就有調查顯示,有約87%受訪美國企業表示,不打算將業務遷出中國;同時有83%美企稱,貿易戰未令他們削減或停止對華投資,而特斯拉和福特等知名美資企業反而更加大了對華投資的力度。 過去的30多年間,全球化迅速發展,令全球生產線和供應鏈逐利而遷。中國作為人口第一大國,不但是人口紅利巨大的生產國,政府又大力發展基建和生產配套設施,且為外資企業提供稅務和營運便利,因此吸引了大量美國、日本和歐洲等地的資本或企業進駐中國。再加上中國作為消費力極速膨脹中的巨大市場,到如今這種合作關係已令各國產業與中國形成了的息息相關、不可輕易分割的緊密關係,企業撤離不但變得不切實際,更會損害到其核心利益,皆因一旦撤離,等於自絕於中國市場,這個損失承受得起嗎? 即使美日有部分企業欲響應本國政府的號召而撤離中國,也難在短時間內尋找到更適合設廠的地方。回國設廠雖可得到政府資助,但生產成本必然會大幅上升,損害產品競争力;搬去其他發展中國家,則會面臨人才和配套設施不足的情況。換言之,現時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像中國般,可以在最符合經濟效益的情況下,為外資企業提供完善的生產條件和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撤離中國」實屬說易行難。 其實,若仔細觀察便不難發現,美日政府都是因為在抗疫工作上有所失誤,受到國內輿論口誅筆伐,在此情況下才鼓動企業撤離中國,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意圖轉移國內視線,緩解輿論壓力;二是將抗疫失敗的原因,歸咎於醫療物資生產太依賴中國,藉此諉過於人。 撰文: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