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

樓市政策效力成疑 加拿大樓價升勢停不了 卡加利物業最受觸目

似乎加拿大的樓價仍未有藉口回落,逼使政府再度出招,在去年底,當地卑詩省政府為打擊炒賣住宅的風氣,宣布將向買樓兩年內轉售單位者加徵兩成稅。但世紀21奇豐國際合伙人文慧詩(Manci)卻認為成效未必明顯,反而令到供應減少,由此持續令租金及樓價上升。目前,溫哥華及多倫多兩地的樓價已是壓抑不止,兼新盤供應極少,反而艾伯塔省的卡加利(Calgary)成為了加拿大樓市後起之秀,樓市入場價只是前兩者的三分之一,而租金回報更有機會升至7厘,並且沒有海外賣家印花稅,消費及居住成本都低於溫哥華及多倫多,已是國民首選居住地。 加拿大正處於住房負擔能力危機之中,利率上升、房屋供應短缺和人口激增,明顯導致樓價和租金上漲。在進入大選年,在政府一般都會推房屋政策,以爭取民心,今次是宣布由2025年1月1日起實施住宅炒賣稅(Home-flipping tax),持有單位時間愈長,稅率就會相應下降。賣家不論是否卑詩省居民也受住宅炒賣稅約束。假如業主購入單位一年內放售所得利潤,會被徵收最高的20%稅率,稅率在第366至730天內會降至零。如業主在購入單位兩年內出售主要居所,在計算應課稅收入時可扣除高達2萬加元(約11.6萬港元)。政府更指住宅炒賣稅的目的為支持而非阻礙房屋供應,因此從事住屋供應、建築或房地產開發等行業人士也可獲豁免。 加拿大樓價去年確曾下調,但在今年1 月全國平均樓為659,395加元(約379萬港元),較去年 1月上漲 7.6%。與其他熱門國家相似,當息口喘定,投資者便伺機尋找心儀項目。Manci表示,溫哥華現時Open House售樓活動增加,最近亦有新盤推出,買家在凌晨便開始排隊,已逐漸重回樓市繁榮景象,她形容是短期內看不到樓價會有下調的趨勢。 卡加利是後起之秀 對加拿大國民來說,溫哥華及多倫多兩地的樓價已經負擔不起,所以亦開始找尋有合理居住成本的地區,雖然卡加利的樓價在過去三年在加拿大樓價升幅中都是三甲之內,但與溫哥華及多倫多相比,生活指數及居住成本都較低,樓市入場門檻只是溫哥華及多倫多的三分之一,但租金回報預測可達7厘。Manci指出,卡加利的環境類似小鎮,有學校,以小店為主,仍未升上國際大城市的平台,但它極具潛質,令到愈來愈多人移入,人口增加,自然對消費、就業、升學有需求,也會令到國際企業考慮進駐。 根據卡加利房地產委員會(CREB)最新報告顯示,卡加利的公寓按年升18.7%,隨着當地人口逐年增長,房屋需求緊張下,樓價將續有升值機會,投資潛力優厚;加上租務市場熾熱,開放式單位租金於2023年急升44%,平均租務回報可達6厘以上。加拿大房地產公司Royal LePage 預計,卡加里樓價將上升8%。今年市場仍然面臨一些風險,但卡加利樓價仍然比加拿大其他主要城市低得多。該地區供應較為緊張,去年庫存量指標顯著下降:銷售(下降8%)、新盤落成量(下降13%)、庫存(下降26%)和供應月數(下降20%)。即使上年開始加息周期,卡加利的基準價格維持平穩。CREB 的數據顯示,自2022年11月以來,該市的基準價格已上漲10.7%,幾個月的供應和庫存下降,這將使卡加利的價達到 71.16萬加元(約413萬港元)。截至去年11 月,基準價格為57.27萬加元(333萬港元)。 卡加利被譽為全球第三最佳宜居城市,除出產石油外,近年更大力發展科技、金融、旅遊等行業,加上消費指數低,就業機會高、稅率低,地產成交價更遠低於多倫多及溫哥華,過去5年吸引了許多加國本土新家庭遷至卡加利。加上近年投資卡加利的投資者大幅上升,令當地樓市熾熱,供不應求。而且租務管制門檻非常低,了一年租約可隨時及隨意加租及容許短期租約,物業轉讓稅、物業開發稅及買樓不用支付合併銷售稅(HST,Harmonized Sales Tax)等。 卡加利樓價預測備受看好 在CREB調查的27個人口普查大都會地區中,有21個地區的樓價下跌或持平,其中渥太華、溫哥華、蒙特婁和卡加利為首,跌0.2% 至0.4% 。按年計,受利率上升影響, 1 月新樓樓價下跌,連續第10 個月下降,2024年基準價格預計將上漲6.5%。去年12月加拿大房地產公司Royal LePage 預計,卡加利樓價將上升8%。今年市場仍然面臨一些風險,但卡加利樓價仍然比加拿大其他主要城市廉宜得多。該地區供應較為緊張,去年庫存量指標顯著下降:銷售(下降8%)、新盤落成量(下降13%)、庫存(下降26%)和供應月數(下降20%)。即使上年開始加息周期,卡加利的基準價格維持平穩。 加拿大搬屋公司U-Haul的加拿大遷移趨勢報告顯示,艾伯塔省成為加國去年最受國內移民歡迎的搬家目的地省份,卡加利(Calgary)是最熱門城市。艾伯塔省去年的遷入比例為51.1%,遷出比例為48.9%,遷入人數比前一年的遷出人數增加1.6個百分點,使其在加國省份排名中由前一年的第10位躍升至第1位。該省中,卡加利、埃德蒙頓(Edmonton)、Camrose是人口流入最多的主要城市。 溫哥華所在的卑詩省排名也大幅攀升,由2022年的第9位升至去年的第二位。至於在2022年排名第一的新不倫瑞克省(New Brunswick)降至第3位。由其他省份搬往艾伯塔省,主因是當地樓價較易負擔,以及有較佳的就業機會。至於溫哥華儘管樓價高昂,但不少人仍享受當地的便利設施,故亦吸引部分人搬到樓價較低的鄰近地區。 加拿大地產經紀商Royal LePage的數據顯示,於2023年第四季,卡加利與埃德蒙頓的住宅中位數價格分別為66.35萬加元(約385萬港元)和43.05萬加元(約250萬港元),不僅較溫哥華和多倫多低,亦低於加國整體樓價。 雖然多倫多所在的安大略省(Ontario)在搬家受歡迎度排名最低,但去年加國遷入人口增長最快的25個城市中,安大略省仍佔9個,依然是所有省份中最多,緊隨其後是有8個城市入榜的卑詩省,包括排第四位的基洛納(Kelowna)和第五位的Courtenay。至於人口流入最多的首3個城市依次為卡加里、魁北克省的Sherbrooke、埃德蒙頓。 環環相扣  樓價難跌 加拿大正處於住房負擔能力危機之中,利率上升、房屋供應短缺和人口激增導致樓價和租金上漲。隨著加拿大的租金持續飆升,導致全國空置率跌至198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令國民開始思考到底租屋還是置業更划算。Zoocasa 的分析發現,儘管過去兩年租金價格飆升,但加拿大大多數主要市場的平均租金仍然低於平均每月按揭供款。12月份加拿大所有房產類型的平均月租為2,174加元一個月,按年上升8.4%,而所有房產類型的平均每月按揭供款為3,253加元。 儘管租樓和置業之間的差距已經縮小了,但在加拿大最昂貴的房屋市場,在平均樓價超過100萬加元的地區,這一差距仍然很大。在多倫多,12月的平均月租為2,91加元,而平均每月供款為4,888加元。在溫哥華,平均月租為3,180加元,而平均每月按揭還款額為5,353加元。 在一些市場,租樓和置業之間的差距已顯著縮小。全國七個市場在租和買之間的差異不到 500 元。在魁北克市(Quebec City),差異僅為54加元(平均月租金為1,501 加元,而平均每月按揭供款額為1,555 加元),其他租屋與購買差距小於 500 加元的市場包括利載拿(Regina)、愛蒙頓(Edmonton)、卡加利、薩斯卡通(Saskatoon)、滿地可(Montreal)和哈利法斯(Halifax)。溫尼伯(Winniepeg)是全國唯一一個平均每月按揭供款付款(1,526 加元)略低於租金(1,531 加元)的市場。 Manci認為,加拿大樓價難跌,主要是移民人口上升速度快、息口令建築商減低了開發的意欲,令到物業供應減少,勞動人口不足,令到薪金增加。除非人口減少,控制移民流入。「現時房屋供應與人口控制呈現矛盾,政府希望壓抑樓價,卻對物業有需求;又因為勞動人口不足,需要引入新移民,因而令到住屋需求增加,租金持續上升。原本溫哥華及多倫多兩地的租金回報可能只有兩至三厘,但轉買為租的人士愈來愈多,也令到租金回報直望6厘。」她補充,有實力的投資者不介意樓價上升,最重要是能穩定收租,有穩定收入,當賺帳機會率比起樓價下調的機會率還要大時,會見到投資者是連環入市。 [...]

海外

文慧詩:海外物業地產代理需持牌?

最近有關消委會的建議報導成為城中熱話,事源今年1至8月間,消委會共接獲106宗有關銷售香港以外地方物業的投訴,比去年全年的 56 宗增加近九成,故消委會提出建議,所有從事境外一手住宅物業的地產代理必須持有牌照,並受《地產代理條例》規範。 筆者著實同意消委會的建議,即在港銷售海外物業的營業員應和本地地產代理一樣受到監管,然而,卻關注到現存的《地產代理條例》未必能涵蓋所有情況,因為海外物業銷售涉及許多不同國家的物業,而各國又各有不同法例。舉例消委會建議的7日冷靜期,澳洲當地的條例則只有3日冷靜期,在英國則完全沒有冷靜期規定。故很難在香港設立一套條例如監管所有海外物業銷售。她亦同意香港部分海外物業的廣告是有過分誤導,故如當局有一套廣告方面的守則讓地產代理遵從是好事。 至於在港銷售海外物業的營業員是否應該領牌,原則上也是同意的,但卻質疑在培訓和發牌上會有問題,始終不同國家有不同條例,沒有可能銷售不同國家的物業要領不同牌照。只能設想會有一種「一般性的海外物業銷售牌照」,持牌照者要遵從例如廣告上的守則、物業資料認證上的守則,特別是售賣樓花的守則等。而獲取有關牌照需要考試,筆者亦覺得可以接受。最重要是,考試及牌照制度,可以讓海外物業銷售的從業員質素有所保證,不像目前般「係人都可以賣」。就如我們公司作為專業的代理,絕對歡迎這個建議。 不過,目前的地產代理發牌考試,只是針對本地物業的銷售。他日若連銷售海外物業的營業員也要考試,則應該有另一套完全不同的考試內容,以針對海外物銷售。 雖然目前大多數買家不能前往海外視察物業,但這不是投訴增多的主要原因,因為「網上睇樓」已經十分方便。好像我們公司於英國設當地團隊,準買家有需要時可以與當地同事作視像會議,更了解物業的實際資訊。當然準買家因而會有很多問題會向代理詢問,故代理以何種心態去讓準買家決定是否購買才更關鍵。 另外,根據消委會的報告,2020年及2021年有關海外物業銷售的投訴上升,其實當中有涉及兩宗「爛尾樓」,分別在泰國及珠海。而據地產代理監管局所透露,「爛尾樓」投訴佔76%,租金回報的投訴佔34%*。這兩種投訴都是源於發展商的問題,若當局只從監管地產代理去做,並不能解決這類問題。反之,即使當局開始監管海外物業銷售代理,發展商仍然可以直接在港銷售而略過代理,但當市民以為已經有所監管,警戒心反而會下降。 誠然,據筆者所知消委會只向兩家較大的地產代理諮詢過,而該兩家乃是主力於本地物業銷售,並非海外物業的主要代理商。事實上海外物業銷售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公司在參與,期望當局在制訂有關監管方式之時,能先作出更廣泛的諮詢,收集更多業界意見。 總括而言,對於監管在港銷售海外物業的代理、實行發牌及考試制度等,都表示贊同,但一切細節需要有討論、調整、配合,讓整件事的效果是真正幫助到市民。深信單憑監管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即使有了監管仍然會有風險,消費者必須明白這點,故決定要海外置業時,選擇有信譽的代理公司亦是非常重要的。 *資料來源: 消費者委員會—境外置業添保障 研究報告 101頁 撰文:文慧詩 [...]

博客

文慧詩vs蔡志忠 | 年輕人目標應要上車:「夠膽使錢,就要夠膽賺錢!」

訪問及撰文:文慧詩 Manci Man (世紀 21 奇豐(國際)物業顧問行合伙人) 地產界名人蔡志忠(Raymond)近期又動作頻頻,報載他沽出了三個鋪位,套現2.5億港元,但卻並非出於看淡後市,而是想換貨以「化零為整」。 蔡志忠是亞洲地產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主席,同時又是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會長,他在市場的一舉一動都受業界注目。Raymond解釋,在物業投資界中經常都會運用「化零為整」策略,即是把一些分散的物業賣出,把資金集中,再考慮投資到一些更大型項目,所以絕不是看淡後市。但相反地有時亦會「化整為零」,例如今次涉及的沙田項目,當初他買入時也是一個大型的物業,買入後將之分成許多小鋪位,那就是「化整為零」。因此,「化整為零」之後又可以「化零為整」,兩種策略是可以交替運用的。 他表示,今次「化零為整」之後,再投資的目標主要還是工商鋪,正在物色一些大型工商物業,隨時會再入市。而他這類投資者,並不會考慮住宅物業,因為香港住宅仍然有相當高的「辣招稅」,港人再次買樓都要付15%稅款,如此制度下住宅物業已經沒有甚麼炒家,只有長線的投資者。 像大多數人一樣,Raymond早年的第一項投資也是住宅。他大約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買入第一層樓自住,之後也有一段時間投資於住宅物業。他形容,投資住宅有着「進可攻、退可守」的概念,他日升值時可以賣出獲利,但即使不升值亦可以自住。不過,投資工商鋪卻需要不一樣的眼光,並非許多人會了解。 Raymond回想當年香港的投資環境與概念比較單一,所以許多人以「第一桶金」買樓作為投資,而的確投資在香港樓市的贏面一直都很高,當然也不是絕對。自己出道以來三十多年,香港樓市是有起有落,但仍是升多於跌。而展望未來,他認為香港樓市可能會走向另一條路,並不像以往會升很多倍,而是變成比較穩定的步伐,所以不宜寄望可以在樓市中發達。但另一方面,亦不可寄望樓價會大跌,暴升暴跌的機會都比較小。 至於海外物業,以港幣數百萬就可以買到相當大面積的房子,Raymond認為作為自住或渡假當然是十分理想。但從投資者角度而言,卻要考慮更多因素,例如海外物業的稅項較多較重、升值潛力亦需要慎重計算。 Raymond形容自己年輕時進入地產行業是有點隨波逐流,能夠成功雖然有些少運氣,但他覺得工作勤奮是必需的。對於現今的年輕人,他寄語「夠膽使錢,就要夠膽賺錢」,而最重要是有積極進取、勤奮工作的心態,自然就會有很多機會。而且現在投資方式與資訊都多元化,香港除了投資地產外,金融及科網都很發達,年輕人的投資取向會很不同,亦有不少上游的機會,有許多範疇都可以突破。 雖然現在投資途徑多,但Raymond始終認為年輕人應該嘗試以投資住宅為目標,盡力儲蓄首期,按能力上車,一來可解決自己的住屋需求,二來讓樓宇升值。只要目標清晰,一定可以達成。 [...]

博客

文慧詩: 投資海外物業 | 買家最痛 Agent玩失蹤

前文曾經提及,投資海外物業猶如「隔山買牛」,在疫情之下因無法親往外地睇樓,買家更往往只能倚靠海外物業代理所提供的單向資訊去作出決定。但部分代理刻意隱瞞重要細節,令買家時有不愉快的經驗。為了避免錯買與理想有距離的樓盤,買家的Fact Check變得十分重要。 然而,即使物業代理態度誠實,亦需要有其他方面的服務質素配合,才能幫助準買家越洋購得心水房產。在投資本地房產而言,因買家對本地市場、樓盤、環境、價格等因素相當熟悉,而相關資訊及資源亦十分豐富,故此對物業代理的倚賴程度相對較低。即使代理Agent說到天花龍鳯,準買家都會心中有數,自行Fact Check審視,再作周詳考慮。而在交易過程就算Agent有任何失職,其影響都相對較小,買家較有能力執生補救。 但在購買海外樓盤之時,買家對代理Agent的倚賴程度會較大,因為對海外市場較不熟悉,與樓盤相關的各方面資訊都要靠代理提供。特別是物業所在地點的社區概況、環境細節、生活配套、租務市場等詳細資料,即使在互聯網上也未必可以尋得充足資訊。因此,找到一家好的海外物業代理,或一位好的海外物業代理經紀(Agent),對準買家而言是重要的第一步。 但實際情況是,海外物業代理或經紀失職的事情時有所聞,難怪近年有關海外置業的投訴大幅增加。有不少買家就試過,透過物業代理購入海外樓盤,其後在交易過程遇到問題,想找回經手負責的Agent查詢或跟進,卻發覺完全找不到對方;許多時是由於該名Agent已離職或轉職其他公司,亦有些情況是Agent完全失聯。遇此情況,買家自然十分徬徨,只能嘗試自行聯絡物業發展商,但發展商多不予理會,令買家進退兩難。 筆者就多次遇到上述的買家求助,但往往亦有心無力。因為相關交易的合約及細節,皆完全由原本負責的Agent掌管;Agent一旦失蹤,買家猶如失去了嚮導,連去找哪間律師行跟進也毫無頭緒。筆者即使有相關的知識與經驗,也無法為來求助的事主即時解決問題。 不過亦有海外物業代理公司,意識到這些問題,為釋除買家疑慮,最近推出了「絕不失蹤」的保證,為海外置業買家特設客戶服務專線,並承諾會有專人在24小時內回覆客戶一切疑問。而且最重要是,即使Agent離職,也必有專人接手買家的Case。有了這個保證,的確可以讓準買家更有信心,建議有興趣投資海外房產的朋友不妨多加留意。 [...]

博客

文慧詩:投資海外物業 慎防代理隱瞞或誤導

這一兩年,「移民」再度成為城中話題,而且不少港人不只是說說而已,更是說走就走、坐言起行,相信大家身邊都已經有朋友不再在身邊,而舉家離「香」別井了。影響所及,自然帶動了香港人對投資海外物業的興趣。 然而投資海外物業,始終是「隔山買牛」。一般港人對心儀國家、目標城市的當地樓市及社區環境多不熟悉,只能靠媒體片面的報道或自行上網研究,略知一二。尤其在疫情之下,準買家無法親赴外國實地睇樓及考察環境,更難以全面掌握樓盤實況,往往只能單憑物業代理的推介去作考慮及決定。這都會令一些準買家猶豫不決,可能錯失入市良機。 更不幸者,是有部分買家因只聽信了物業代理的推介,缺乏詳細資訊,在一知半解之下決定購買海外物業,卻在交易過程遇上種種問題,落入不快經驗。事實上,近年有關海外置業的投訴,大幅增加。根據地產代理監管局數字,2020年頭11個月,有關境外物業的投訴共66宗的投訴,較2019年全年的6宗大升10倍!當中除涉及內地物業外,亦涉及泰國及英國項目。 確實,坊間有部分海外物業代理,為求成功做到交易,會有意無意間向準買家隱瞞一些有關樓盤的資訊,例如物業的景觀、窗外是否有障礙物之類。港人買樓向來都對單位坐向、景觀是否開揚、將來有否障礙物、門口是否對樓梯 / 垃圾房等十分在意,這一切都關乎所謂「風水」,其實也是十分科學的。然而在目前的疫情之下,大家都無法飛往外國實地睇樓,一切只能靠物業代理提供的資訊;即使物業代理可提供樓盤照片甚至影片,始終有可能 隱惡揚善,刻意隱瞞該單位的弱點,而只大推其優點。 亦有部分地產代理,對海外當地的租務狀況、租金回報等數字,刻意誤導,讓準買家有了一買必賺的錯覺,吸引其入市。這種種隱瞞和誤導,對海外物業代理行業的發展,帶來相當負面的影響。 最近就有一家海外物業代理,針對這個行業弊端,推出「絕不誤導」的保證。客戶在落訂後,有3日Fact Check期。在期內如發現其購買之物業存在被誤導成份,該公司承諾退回全數訂金。這個全港首創的保證,顯示了海外物業代理行業亦大有提升服務質素的決心。 作為物業買家,Fact Check是十分重要的。但如果物業代理本身有誠信、夠誠實,再加上有誠意的話,買家自然可以安心在海外置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