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 力推本港數碼轉型 人工智能於不同營運流程勢成主流

編輯精選

施政報告 力推本港數碼轉型 人工智能於不同營運流程勢成主流

隨著雲端、電子商務、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成熟,無論是大型企業或中小企,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不僅是已從一個創新商業模式,發展成為企業營運的大趨勢。近年本港企業積極推動創科發展,不少企業進行數碼轉型,以迎合新世代發展。而在行政長官李家超剛公布的《施政報告》中,在創科方面,提到多項關於支持中小企及數碼轉型等重點措施,反映特區政府高度重視相關議題;而香港生產力局上月公布「香港企業數碼化指數調查」,顯示香港整體企業的數碼化程度屬「基本」水平,反映港企意識到數碼化的重要性,並於個別營運流程開始使用數碼科技,惟企業數碼化仍處於起步階段。另外,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日漸普及,三成受訪企業現時於不同營運範疇使用人工智能,該數字於未來一年更會上升大約20個百分點至接近五成,反映應用人工智能於不同營運流程勢將成為主流。 撰文:劉智恒 據Google與市場研究機構Ipsos於早前發表的《Smarter Digital City 3.0》報告指,香港有近九成的企業預期會在未來兩年內增加對數碼轉型的投資。同時,有約六成半的企業正在積極地尋找最新的科技解決方案,可見企業對數碼轉型的需求殷切;談及數碼轉型市場潛力價值,以內地為例,中國的數碼經濟規模已從2016年的22.6萬億元人民幣,增至2021年的45.5 萬億元人民幣,增加1倍以上,並佔2021年GDP的39.8%。不論是小型創業公司還是大型企業,數位轉型都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資料和技術成為了這個數碼時代的核心。 在剛公布《施政報告》中提出多項招數,政府帶頭推動數碼轉型,計劃在今年底前推「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在企業層面大力推動。其中落實的措施包括:當局協助中小企拓展電子商貿(電商)業務,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商經局)會成立跨部門「電子商貿發展專責小組」,推行政策協助香港中小企拓展內地電商業務,包括在電商平台舉辦「香港購物節」,提升香港品牌的知名度和拓展內銷市場;在「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下推出「電商易」,讓企業可於基金700萬元的累計資助上限中,運用100萬元推行電商項目,以及加快推進「跨境一鎖計劃」和「貿易單一窗口」等,提升清關和電商發貨效率; 另一方面,報告提及加強出口信用保險,特區政府將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信保局)的法定最高負責額從550億元提升至800億元,增加其承保能力。信保局亦會為保戶加強就東盟十國買家的免費信用調查服務,增加出口商承接海外訂單的信心;照顧中小企融資方面,「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的「還息不還本」安排申請期已於今年9月完結,部分中小企主動選擇恢復正常還款,其他貸款的「還息不還本」安排將陸續在明年底前完結。考慮不同企業的現金流情況,政府將提供更多彈性還款選項,企業可選擇在指明期內,每月只償還原定應償還本金的一成、兩成或五成,給予企業更多時間逐步過渡至正常還款;利用數據為中小企提供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 ,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商業數據通」,為企業(尤其是中小企)與銀行提供涵蓋不同商業數據的互換平台作信貸審批。「商業數據通」於今年底連接政府構建的「授權數據交換閘」,協助金融機構獲得更多有用的數據資料,加快信貸審批;及支援中小企數碼轉型,數碼港今年底前推出「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資助零售及餐飲業中小企應用電子支付及其他數碼配套方案等。 零售業行業數碼化指數最低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上月公布「香港企業數碼化指數調查」報告,今以電話方式訪問508間本港企業,結果顯示整體指數為「基本」(35.9分)。近五成受訪企業於未來一年,會在市場營銷、顧客服務、業務開發/拓展等營運流程採用AI工具,惟需要加強員工培訓,負責任地使用AI(Responsible AI)。 調查在8月至9月期間進行,訪問了6個主要行業共508家企業,針對「流程數碼化及自動化」、「數碼營銷及客戶管理」、「投資」、「數據運用」及「文化與人才」5方面作指數計算,以剖析各行業在不同營運範疇的數碼化進程。 調查結果顯示,大企的指數為52.4,屬「成熟」階段,拋離中小企(33.9)18.5點。六大受訪行業2方面,「資訊及通訊業」的行業數碼化指數最高(49.3),是唯一一個接近「成熟」水平的行業。其次為「金融及保險業」(40.0)、「住宿及膳食服務業」(35.0)、「進出口貿易及批發業」(33.9)及「專業及商用服務業」(33.0),而「零售業」的行業數碼化指數則為最低,僅得31.3。 分項指數方面,所有分項指數都在「基本」階段,當中以「流程數碼化及自動化」指數最高(41.2),超越40點水平,其次是「數碼營銷及客戶管理」(38.9)、「文化與人才」(34.3)及「投資」(33.1),「數據的運用」分項指數則為最低,只有32.0。 至於營銷渠道方面,九成企業已開始進行數碼銷售及客戶管理,當中超過一半(54%)已經建立網站或社交平台進行數碼銷售及客戶管理,但未有推廣策略。另外,使用智能客戶管理系統進行個人化實時銷售的企業少於一成。 於店舖營運方面,超過一半(52%)受訪企業主要依賴人手或只利用簡單的電腦軟件管理店舖;僅一成左右的企業透過數碼化系統(例如機械人、二維碼下單及自助收銀機)提高服務質素,可見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對於阻礙企業轉型的因素,調查結果亦發現在現時有投資於業務數碼化的企業中,超過八成於業務數碼化的投資,佔總投資額兩成或以下,反映缺乏資金是企業進行數碼轉型的主要障礙。除資金外,企業傾向維持現狀(46%)及難以將新技術整合到現有業務或原有系統(25%)亦是企業數碼轉型時所面對的挑戰。生產力局指出,部分中小企業可能受礙於資金或對新技術並未有足夠認知,未能預視數碼化轉型所帶來的好處,因此需要不同成功案例的分享,讓業界更清晰了解數碼轉型的好處。 此外,「資金短缺」亦被認為是重要因素。現有投資於業務數碼化的企業中,超過80%的企業僅將不多於總投資額20%的資金投放於數字化領域;運用人工智能工具的企業中,三分之二使用的是功能較受限的免費工具。針對現存難題,企業最期望能獲得資金援助與現成、簡單的數碼轉型方案。對此,生產力局指出除了政府的財政預算案等資金資助以外,該局的「數碼不求人」平台亦提供超過250種數碼方案、成功案例等,相信能幫助本地企業實現數碼轉型;同時亦有生產力學院提供課程等服務,幫助員工了解最新科技發展動向。 生產力局總經理(數碼轉型)陳仲文指出:「調查結果亦反映,不同規模的企業於數碼轉型時面對不同方面的困難,如缺乏資金及技術整合困難等,以致未能達致數碼普及化。高達65%及41%的企業分別表示期望獲得資金援助與現成、簡單的數碼轉型方案的支援,以協助企業進一步於各營運流程推行數碼化。此外,36%的企業認為技術顧問及支援亦是推動企業數碼化所需的支援。 陳仲文表示,生產力局一直致力透過『數碼不求人』平台幫助本地企業,並成功搜羅超過250種數碼方案、200個行業成功案例以及超過100個技術夥伴,助力中小企進行無縫數碼轉型,提升營運效率及開拓新商機。同時,生產力局的『中小企一站通』亦支援香港中小企及初創企業持續發展及提升競爭力,相信能有助企業更有效地進行數碼轉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將獲廣泛使用 專題調查中探討企業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現在況及未來趨勢。調查顯示43%的企業有使用過人工智能工具,包括聊天機械人(20%)、文字辨識工具OCR(19%)、文字生成器(14%)、圖片生成器(12%)及語音轉文字工具(12%)等,預計未來一年上述工具將持續成為趨勢。其中,各項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工具,如文字生成器、圖片生成器、文件/簡報生成器、影片生成器及語音生成器的增長率超過40%,可見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將獲廣泛使用。然而,現時只有三成企業將人工智能工具應用於營運流程上,如市場營銷及顧客服務;不過,於未來一年,該類企業會增至接近五成,而於市場營銷、顧客服務及業務開發/拓展應用人工智能工具勢將成為主流。 調查亦探討企業應用人工智能工具時有否制定涵蓋個人私隱及知識產權等不同範疇的相關指引。陳仲文續指:「超過六成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企業已制定相關指引,反映企業意識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潛在問題及責任,並重視管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重要性。反觀而言,缺乏制定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指引的知識,有可能是阻礙企業應用人工智能工具的原因之一。而企業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同時,亦需建立負責任的人工智能(Responsible AI)指引,以確保員工正確使用人工智能工具。」 Microsoft香港商務事業部總監李健鵬表示,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幫助自動化日常工作、簡化業務工作流程,並提供有價值的見解,以幫助企業減輕之前耗時的營運負擔。在最近一項Microsoft調查中,較早採用科技的企業對未來業務成功充滿信心的可能性也高出四倍。他說:「該公司的企業級解決方案能夠迅速解決關於IT人才短缺和知識差距的疑慮。隨著經濟逐漸復蘇,採用人工智能的企業有望保持競爭力和韌性,取得市場先機。」 至於調查中零售業行業數碼化指數最低,他認為,要加強數碼化在零售業的推廣,首先是讓業內人士明白,在現時人工智能AI發展的大勢下,企業投資數碼化將比以往更容易產生價值,無論是企業韌性、生產力或客戶方面,人工智能AI的協助都會體現出明顯的助力。 AWS:港企意識到數碼轉型的重要性 AWS香港暨台灣總經理王定愷(Robert)表示,疫情加速了香港各行各業的數碼轉型,當時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企業紛紛以數碼科技革新其傳統的經營方式,例如零售商、物流公司、醫療保健行業等。疫情過後,全球企業的營運和銷售模式均產生改變,由於本港企業意識到數碼轉型的重要性,AWS看到愈來愈多客戶願意投放更多資源加快遷移至雲端的步伐,期望進一步增強競爭力,並探索新的商機。此外,香港政府近年積極推動數字化經濟的發展,去年成立「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並推出多項支援企業數碼轉型的措施,AWS相信本港數碼轉型加速的步伐將會愈來愈快。事實上,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世界競爭力研究中心發表的《2022年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香港在亞洲排名第三,全球排名第九,反映香港在應用最新數碼科技上的優勢。 王定愷認為,香港在推動數碼轉型方面目前主要面對兩大挑戰,分別是人才和文化轉型。「針對這些挑戰,我們致力為香港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法和構思,推動本地創新科技的可持續的長遠發展。」 在人才方面,根據AWS年初公布的「AWS香港數碼技能研究:科技人才帶來的經濟效益」研究報告,72%的受訪香港僱主表示,要找到他們需要的數碼人才仍面臨極大的挑戰。 他說,為應對科技人才短缺,AWS致力協助企業培養員工的數碼技能,讓他們可以持續在職發展,例如由AWS培訓和認證專家打造的500個數碼課程、線上培訓計劃,包括有關雲端技術、機器學習和物聯網等免費技能培訓,都幫助各類崗位的技能提升。該公司早前發佈的雲拓計劃Skills Guild亦將幫助企業培育雲端技術人員,讓個人和企業都能了解如何運用雲端科技長期發展,擴大本地創科人才庫。 在文化轉型方面,他說:「事實上人才和企業文化是分不開的,我們在幫助很多客戶 轉型和創新的過程中發現,如果一家企業想成功突破舊思維,那針對文化方面,領導層就需要在企業內部培養勇於創新的文化和工作思維方式,從而加速創新。亞馬遜的成功離不開一套方法論,我們一直非常積極地把這些經驗分享給企業。Digital Innovation Program就是我們目前提供給很多企業的項目,向大家輸出亞馬遜創新文化和方法。比如我們會給客戶介紹Amazon working backwards的工作方法,從幫助客戶做用戶分析,方案篩選到原型驗證,將他們一個最初的設想變從可執行的方案。目前在香港,我們針對本港企業的實際情況,定期開展創新工作坊,幫助他們建立最適合自己企業的創新方法論。」 推動數碼轉型中小企是關鍵 至於中小企方面,王定愷指出,中小企佔本地企業總數超過 98%,乃本港經濟的中流砥柱,推動中小企進行數碼轉型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之一。AWS一直以來都致力協助本港中小企推動數碼轉型,在疫情期間推出專為香港中小企業而設的「雲端社群支援計劃」,不少中小型規模的本地零售,餐飲初創亦受惠於計劃。計劃向本地中小企提供總值高達港幣1,200萬的AWS雲端資源,同時與多家AWS合作夥伴提供行業解決方案,加快他們應用雲端科技,實現數碼轉型,協助他們應對疫情帶來的衝擊。 另外,他提及中小企的員工也可透過AWS提供免費的雲端培訓課程學習雲端科技,提升數碼技能以及長遠競爭力 ============= 延伸閱讀:機場三跑啟動 奠定國際航空樞紐    [...]

創業家

伍樂城 X 林偉漢 弘揚港式音樂產業 為業界注入新血

香港昔日是亞洲四小龍,由製造業起家,至今發展成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外界批評本港是文化及藝術沙漠,但隨著經濟的起飛,八九十年代,港式文化影響整個東南亞地區,港式影視產業廣東歌流行曲當時商業價值連城。自數碼科技崛起,加上鄰近市場競爭關係,香港音樂產業面對很大的挑戰,今期邀請入行逾25年,創作流行曲與電影配樂逾600首,筆下音符唱紅了不少歌星,資深本地音樂人伍樂城(Ronald)與伯樂音樂學院執行董事林偉漢(Albert),淺談本港音樂產業的機遇。 CAPITAL=資本雜誌 Ronald Ng=(伍樂城,伯樂音樂學院院長、資深本地音樂人) Albert LIM=(林偉漢,伯樂音樂學院執行董事) 出身基層 天賦成就音樂人生 C: Ronald可否分享你的音樂之路? R: 自己不是來自富裕家庭,學音樂是想也不敢想,但當年政府的音統處(現為音樂事務處)轄下的課程,收費便宜,爸爸就帶我去試一試。9歲初學鋼琴,後來接觸小提琴,被嫌手指太短,其後導師建議不如改學喇叭。後來參加比賽屢獲殊榮,中三從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轉到拔萃男書院。及後演藝學院開班(第一屆初級音樂課程),我成為唯一一個被取錄的小號手。自13歲報讀演藝學院,後來擔任香港青年交響樂團首席小號手,畢業後遠赴美國波士頓伯克利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進修,主修電影配樂和音樂製作,外國留學回港後,沒人脈,一切由零開始,直至有個演藝學院的同學,間接介紹我給趙增熹及許愿認識,才真正入了行。 [...]

商事動態

數碼科技成投資新寵 數碼港搭建平台 投資者揀蟀無難度

香港創投市場氣氛越見熾熱,越來越多創科企業集資成功,例如數碼港培育的GOGOVAN與58速運策略合併,藉此擴大營運網絡,進軍內地,成為亞洲同城物流界龍頭;同樣來自數碼港的流動支付公司TNG,最近亦完成破紀錄約9億港元的A輪融資。此等利好消息,大大提高了投資者對數碼科技項目的興趣,一股投資創科企業的新浪潮蓄勢待發,銳不可擋。 事實上,除了GOGOVAN及TNG作為初創界別的成功例子外,市場上亦越來越多傳統大型企業、家族企業及高淨值人士參與早期創投,對數碼科技項目的投資意向尤其明顯。曾經投資GOGOVAN、日日煮及Gobee.bike的戈壁創投董事總經理唐啟波指出,香港正在經歷一個轉捩點,關注早期創業的投資者只會越來越多。被問到香港下一個創科風潮將會是甚麼?唐啟波鎖定金融科技及消費項目,認為香港擁有亞洲最完善的金融體制,也是消費能力最高的城市之一,深信此兩大範疇在香港獨享優勢,潛力巨大。 確定了投資方向,也需要門路物色投資項目。作為數碼科技公司搖籃的數碼港,匯聚了近一千間創科公司,其中超過200間從事金融科技業務開發,包括人工智能、網絡保安、投資配對等炙手可熱的新興範疇。在數碼港,創科公司與項目高度集中,可說是投資者的尋寶勝地。 鎖定方向和門路後,投資者又應如何判斷公司或項目是否具爆發力?位於矽谷的早期創投公司Garage Technology Ventures共同創辦人及董事總經理Bill Reichert認為,創科企業的成功,取決於其產品或科技可否為消費者帶來無法抗拒的價值主張,即有否獨特之處觸動消費者,這樣方能脫穎而出。 數碼港化身「紅娘」穿針引線 事實上,數碼港肩負培育人才,推動香港數碼創新發展的使命,一直積極為業界搭建溝通平台,化身「紅娘」,為投資者和初創企業穿針引線,一方面助投資者揀蟀,尋覓具潛力的優質項目;另一方面助新創數碼科技公司籌募資金,拓展業務。去年,數碼港更投入2億港元成立「投資創業基金」,採用跟投形式,共同投資數碼港社群內的創科企業,期望拋磚引玉,為業界吸引更多創投目光。從事網絡專家配對平台的Lynk(鏈知)便是首間獲數碼港注資的企業,公司更在數碼港引路下成功獲大橫琴的投資者青睞,藉此打開拓展內地市場的大門,業務迅速發展。 舉辦創投論壇   創立投資者網絡 為進一步推動香港的創投發展,激活創科生態圈,數碼港將於11月1至2日舉辦「數碼港創業投資論壇」,屆時更會正式成立「數碼港投資者網絡」,匯聚超過100個關注數碼科技的投資夥伴。論壇同時邀得矽谷、以色列及內地著名創投機構如Garage Technology Ventures、平安集團、Intel Capital及戈壁創投等代表,解構最新投資策略及趨勢。論壇更設投資者工作坊,將與初次參與創投人士分享如何成為天使投資者,更設有多個業務對接環節,讓與會者尋找商機。有意抓緊創投風潮及發掘最新數碼創科項目的你,萬勿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