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屯門新盤帝灣居開售逾一年零成交 發展商今變招送家私優惠 價單轉招標託利嘉閣獨家重推22伙分層

由華業控股發展的屯門新盤「帝灣居」開售逾一年,至今一直「零成交」。發展商終於變陣,委託利嘉閣地產獨家代理銷售,並於今日(9月1日)正式簽約。項目此前以價單形式推出的22伙分層單位,今日亦全部改以招標形式推售,並已上載最新銷售安排;利嘉閣更同時為首3名買家送出「入伙家私套餐」優惠,總值超過101萬元,另外發展商又正籌備為買家提供最高7成按揭。 華業託利嘉閣獨家代理帝灣居 利嘉閣地產榮獲華業(控股)有限公司委託,擔任旗下屯門項目「帝灣居」分層住宅的獨家代理。華業控股經理周統育表示,疫情經歷一年半有多,帝灣居銷售確實未如理想,不過近月樓市無論一二手交投均明顯「量價齊升」,因此與利嘉閣合作抓緊時機,將22伙分層單位重新推出,並為買家增添置業優惠,現正籌備為買家提供最高7成按揭。是次招標推售的22伙分層單位包括8伙兩房及14伙三房單位,實用面積由887至1,329平方呎。周統育解釋,項目今次由價單改以招標形式推售,是希望為買家提供「靈活」及「彈性」,又坦言「只要價錢啱就賣」,鑑於項目優質,因此發展商會惜售,意向價將參考同區成交及市場狀況,而目前區內3、400呎單位呎價由約1.5萬至2萬元不等。周統育預料,因土地供應不足,未來樓價即使不會大升,亦勢將平穩發展。除了22伙分層單位改以招標推售,帝灣居餘下5伙洋房現時亦正在招標。 周統育指,目前中小型發展商投地較困難,因此歡迎政府拆細地皮,增加中小型發展商參與機會。他補充,現時華業控股未有特定鐘情某類型土地儲備,不過會主要留意住宅地皮,無論官地、收購或拍賣都會考慮投資。 首3名買家送過百萬家私優惠 利嘉閣地產高級首席營業董事蔡榮增表示,為答謝一眾買家對利嘉閣的支持,由2021年9月1日起獨家期內,首3名經利嘉閣地產成功購入「帝灣居」分層單位的買家可以獲贈「入伙家私套餐」優惠,送出之優惠總值高達101.4萬元,當中購買三房即A或D單位之買家可獲贈「入伙家私套餐」優惠價值33.8萬元,而兩房即B或C單位之買家可獲贈「入伙家私套餐」優惠價值22.8萬元。 開售逾一年僅賣1伙撻訂變零成交 坐落屯門掃管笏嘉和里山路2號的帝灣居,早已於2018年9月份落成,已屆現樓。項目共建有1座住宅大樓及5幢洋房,合共提供27伙住宅單位,實用面積介乎887至4,403平方呎,間隔涵蓋二至四房。 值得一提,帝灣居早於2015年6月上旬已表示,項目最快於2017年推售;惟至2018年9月方獲批入伙紙,及至去年6月18日終上載售樓說明書,同月24日公佈首張價單並表示已取得滿意紙,盡推項目27伙。當時首張價單涉及全數22伙分層單位,價單定價介乎1,200.2萬至2,616.1萬元,價單呎價由13,425元至19,685元;扣除最高4%折扣優惠,折實售價由1,152.192萬至2,511.456萬元,價單呎價由12,888元至18,898元。其餘5幢洋房一直招標至今。 然而,帝灣居自去年6月28日開售,僅於開售當日賣出1伙單位,為大廈1樓C室,實用面積887平方呎,當時以1,208.5萬元沽出,呎價13,624元,買家選用120天即供付款,於一周後簽署正式買賣合約,惟買家至同年10月10日選擇撻訂,終止買賣合約料失去樓價一成訂金,即120.85萬元。項目由去年開售至今僅「賣出過」1伙,故上述撻訂亦令項目重返「零成交」至今。 廖偉強:料樓價年底升一成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表示,綜合土地註冊處及利嘉閣地產研究部數據顯示,縱使受疫情影響,本港在未全面通關情況下,2021年首8個月全港整體私宅登記宗數錄得48,675宗,已經比2020年同期整體私宅登記宗數的35,299宗大增近38%,並創自2013年以來9年同期最旺,反映樓市熾熱,大量本地買家爭相入市,剛性需求殷切;至於成交金額方面,2021年首八個月錄得5,009.4億元,比2020年同期的3,251.8億元按年急增逾54%,更創下自1998年來24年同期最高,足見本地買家實力雄厚,購買力強勁,一旦日後與內地恢復通關,全港優質住宅物業勢必進一步受到熱烈追捧。廖偉強指,樓價近一年已累升8%,預料至年底將升一成,雖然現時在高位爭持,但相信一旦中港通關,樓價必定「爆升」,即使未能通關,樓價亦會温和上升。 利嘉閣地產董事陳大偉表示,屯門區為近年本港住宅供應重鎮之一,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帶來的黃金機遇及洪水橋新發展區計劃的推展,順勢帶動屯門及青山公路一帶住宅物業的升值潛力,令區內物業交投拾級而上,當中實用面積900呎或以上的大單位交投更持續暢旺。根據利嘉閣地產研究部及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2021年首8個月青山公路屯門段大單位買賣登記宗數錄得209宗,較2020年同期的182宗,短短一年間上升近15%,更較2015年同期的102宗,大增超過 1 倍;平均每宗成交價方面,2021年首八個月區內大單位平均造價為 2,811萬元,較2020年同期的2,468萬元大幅增加343萬元或近14%,更較2015年同期的1,217萬元大幅攀升超過1.3倍,足以反映區內900呎或以上的一手及二手物業近年成交非常活躍,平均每宗成交造價飆升,反映市場對區內大單位需求若渴,承接力強勁。陳氏強調,屯門區過去連綿數年一手及二手住宅的成交宗數及金額都持續呈節節攀升趨勢,可見區內物業深受用家及投資者青睞,未來升值潛力巨大,預期未來整體住宅成交量將會持續上升趨勢。 圖一:首8個月一手及二手私宅買賣登記量(按年統計) 資料提供:土地註冊處及利嘉閣地產研究部 *數字截至8月25日   圖二:首8個月青山公路屯門段大單位買賣登記量(按年統計) 資料提供:土地註冊處及利嘉閣地產研究部 註^大單位是指實用面積900呎或以上的一手及二手私宅 註^^青山公路屯門段是指由深井段至青山灣段(翠濤居止)一帶 *數字截至8月25日 [...]

香港

長沙灣地王維港滙III 次輪推88伙全日零成交 西營盤尚瓏首推30伙僅賣4粒

世界變了!!今年焦點新盤、長沙灣「地王」項目維港滙III 今日(4月11日)以先到先得形式次輪推售88伙,銷情竟創新盤市場6年以來新紀錄 — 項目早上11點開售至今(晚上10點半),竟然零成交收場!!對上一次開售日慘食「白果」的新盤,要追溯至2015年1月底、由卓能集團發展的荃灣油柑頭壹號九龍山頂,項目首輪推售30伙,但以「零成交」告終。事實上,新盤推售日「零成交」的慘況相當罕見,即使「冷門」如華業控股發展的屯門掃管笏帝灣居,於去年6月底疫情仍然未見起色時推售,開賣當日仍能沽出1伙,雖然買家最後選擇撻訂離場,但發展商最低限度算「開過齋」。再者,綜觀過往開售日銷情慘淡的新盤,一律都是由二、三線地產商發展,兼且項目位置「騎呢」,無人問津也是理所當然。然而,今次維港滙III(GRAND VICTORIA III)位處長沙灣市區「地王」,加上項目由五大發展商 — 會德豐、信置、嘉華、世茂及爪哇 — 合力打造,次輪成績實在令人「大跌眼鏡」! 維港滙III於上周日(4月4日)復活節首輪銷售78伙,其中70伙以價單形式發售,折實平均呎價25,771元,惟全日最終僅沽出11伙,即佔可售單位14.1%,市傳項目當時首日收飛更只得18票!今次項目次輪推售88伙,當中82伙以價單發售,折實平均呎價25,818元,價錢雖與上次相若,僅原價加推,但銷情竟然進一步暴跌至零!! 香港樓市多年來由一手新盤主導,惟觀察最近銷情,樓市似乎正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正當二手市場交投量屢創新高之際,樓花新盤反而接連滯銷,呈現「二手旺、一手弱」的局面!除了維港滙III 愈賣愈慘淡,由富豪國際發展的西營盤尚瓏亦於昨日周六(4月10日)首次發售30伙,平均折實呎價29,915元,惟全日最終僅賣出4伙,佔項目可售單位僅13.3%!有代理指,由於二手樓價升幅緩和,市場選擇較多,搶去部份一手客源;另有代理表示,項目吸引投資客捧場,投資客佔比約4成,用家佔6成……咦?小編屈指一算,難道投資客有1.6人,用家則有2.4人?? 最近銷情較「理想」的新盤,似乎只有南豐旗下日出康城LP6。項目於上周二(4月6日)重售19伙現樓「撻訂貨」,吸引近360組買家於售樓處樓下排隊,不過最終仍未能沽清,僅賣出18伙,賣剩1伙折實價2,020.8萬元的四房單位。而事實上,就日前花旗銀行公佈的資料顯示,全港51.5萬名「千萬富翁」之中,只有8%即約4.1萬人有意在港置業,可見樓市購買力其實相當有限。莫非現時新盤要「現樓」先有人垂青,樓花直頭要Bye Bye? [...]

香港

樓市心態兩極 業主蝕過百萬急扔貨 買家倒貼辣稅趕入市

施政報告後,樓市心態出現兩極,有業主蝕讓急走,但有買家反而倒貼辣稅入市。香港置業分區董事劉浩勤透露,市場新近錄得將軍澳君傲灣1座低層C室成交,單位實用面積600方呎,建築面積804方呎,3房間隔,日前以800萬元易手,實用面積呎價13,333元,建築面積呎價9,950元。 原業主於2019年12月中旬,以918萬元購入上址,持貨不足一年,須繳付樓價15% SSD辣稅,即120萬元。雖然是次成交由新買家代付SSD,原業主因此可以慳返一大筆;不過計返買賣價錢,原業主持貨約11個月轉手,帳面仍勁蝕118萬元,物業貶值近13%。 至於新買家連SSD、印花稅、代理佣金及律師費等,實際斥資近千萬入市。   另外,區內亦有業主於施政報告後將單位撻訂重售,加價「半球」再放盤,即日獲承接。 上述撻訂貨為日出康城首都2座低層LA室,單位實用面積713方呎,建築面積961方呎,採3房套及士多房間隔,原本於周日 (22日) 已經作價800萬元沽出,惟原業主突然「煞掣」,取消交易,於今早 (27日) 再開價850萬元放盤,加價6.25%,竟即時獲新買家青睞,最終以850萬元順利易手,實用面積呎價11,921元,建築面積呎價8,845元。 原業主於2014年8月以520萬元購入上址,持貨6年轉手,帳面獲利330萬元或6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