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動態

 Dr. Kong.走進校園 將足脊健康帶給每個家庭

創立於1999年的本地健康鞋品牌Dr. Kong,在過去二十年多年來一直致力將足脊健康帶給每個家庭。自2018年更成立義工團,透過舉辦及參與不同的慈善活動,以行動表達對社會的關心,履行社會責任;品牌自2018年起已連續五年獲得卓越僱主大獎。 Dr. Kong作為健康鞋品牌,了解不同的年齡層有不同的護足需要,例如常見的扁平足、拇趾外翻問題等,因此多年來已採訪不同的幼稚園和小學,從小灌輸足脊健康的重要,並積極提倡大眾多做運動;如去年,品牌已走訪15間學校,而今年亦將會走訪超過22間學校,致力將足脊健康的訊息由學校帶給每個家庭。 其名下義工團隊亦透過互動遊戲帶出足脊健康的知識,讓學生觀察及認識足印形狀,從而了解足部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了解書包的重量如何影響脊柱健康。另一方面,透過與學生一同大跳足脊健康操,及介紹家居足脊小運動和小知識,希望讓小朋友能自小認識足部護理的重要性。 除了走進校園宣傳健康教育活動,品牌亦積極參與不同的慈善活動,公司市場策劃及推廣總監Carrie Ng表示﹕「品牌會贊助香港不同的傷健及低收入家庭等慈善機構,疫情期間亦定期與地區組織在社區派出發防疫物資,而義工團隊更身體力行參與各項慈善活動,包括支持復健人士的賣旗籌款活動、書包物資捐贈、探訪活動等等。」 今年4月,名下義工團隊亦藉著藍雪櫃,轉贈無壓護脊書包及物資給予區內低收入家庭兒童,願小朋友們除了得到脊骨保護,健康成長,鼓勵努力學習,從而希望能夠舒緩家長於疫情期間的經濟壓力。品牌透露,未來數個月亦會繼續積極參與及支持不同慈善團體,如香港復康聯盟、保良局、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及香港復康會等等的活動,期望幫助更多有需要的社會大眾。 [...]

商事動態

20%女性拇趾外翻致腳痛

有不少女士經常腳痛,以為是穿高踭鞋導致,但其實不少是因爲足部拇趾外翻。目前,每5位香港女性就有1位有拇趾外翻,是一個很普遍的疾病。拇趾外翻其實不但影響外觀,更會引發其他足部問題如腳痛、足繭、足弓下陷、甚至腿痛腰痛,嚴重者不能走路。 傳統上拇趾外翻多以截骨手術根治,但存破壞性、易復發。利用人體自然癒合能力的嶄新「非截骨韌帶聯合術」創傷相對較微,足部性能更有效復原。骨科專科醫生吳彥指出,大量臨床成功經驗顯示,韌帶聯合術能廣泛採用,增強治療成效、提升患者生活質素。 將「非截骨韌帶聯合術」引入香港、長期在國際骨科期刊發表相關研究的吳醫生指,「以往有150多種針對拇趾外翻的手術,一個疾病衍生了這麼多種手術方式,是因為手術看似簡單但其實複雜,醫生們很難找到一種有效根治的治療方式,而這150多種方式皆是以截骨方式為主。」 截骨手術即將拇趾骨頭切割,再用釘固定位置,將外翻的拇趾還原成畢直的拇趾。這種手術可以在外觀上暫時將拇趾還原到正確位置。但這種手術不但因牽涉到對骨骼強行截割而創傷性大,也有更高的復發風險及需要較繁複的手術後治療及護理。 吳醫生認為,傳統的截骨手術能有效改善外觀問題,但功能上未必能完全恢復。他解釋指:「傳統手術把拇趾外翻主要當成矯型處理,就像整容時醫生削骨一樣,該手術將拇趾的骨頭截斷,但有機會忽視形成拇趾外翻的根本原因是韌帶鬆動。」一雙健康的足部不能只有美觀,更重要的健全的功能, 拇指外翻的根本原因在於韌帶功能失靈,而不是骨骼或關節本身有問題。研究統計顯示有80%的足部拇趾外翻是遺傳基因導致,而大部分受此問題困擾的也是女性。這是由於生理上天生骨骼較柔軟的女性,支撐骨骼的韌帶受到女性荷爾蒙影響,較容易鬆弛,導致正常的骨骼移位,造成拇趾外翻。 以一個例子解釋,孕婦臨盤時會分泌女性荷爾蒙,讓其支撐盤骨的韌帶更鬆動,方便分娩。而事實上的確有不少女性在產子後出現拇趾外翻的問題或本來已有問題的變得更嚴重。 非截骨韌帶聯合術主要是將已鬆弛及移位的足部拇趾第一蹠骨與旁邊食趾的第二蹠骨用縫線方式捆綁起來,用作暫時固定位置,然後在縫線自然溶掉期間,依靠自身的新陳代謝在蹠骨之中長出新纎維組織,猶如傷口自然癒合一樣,把拇趾和食趾的位置固定。手術後足部可以即時下地,6個月後完全康復。 韌帶聯合術是以最小創傷性為大原則,所以比需要截骨或關節融合的侵入性技術相對更安全。「韌帶聯合術利用人體自然癒合能力,就如運動創傷韌帶後韌帶也能自然修補。」 新手術因為沒有除所有手術皆通有以外的併發症,因此也適合所有年齡的人進行,病例亦曾出現小至14歲,老至81歲的病人。「只要過了發育期,就已經可以做這個手術,女性一般13、14歲時足部骨骼已發育完成。我也試過幫一個81歲的老人家動手術,她身體其他機能很健康,不用吃任何藥物,但就因為嚴重的拇趾外翻導致長期走路姿勢有問題,足底起了很多足繭,更惡化至出現潰瘍,也增加了老人家跌倒的風險。手術後她康復得很快,能像往常一樣如常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