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曾鳳珠:《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能解決香港房屋問題嗎?

特首林鄭月娥在10月6日所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最搶眼球的務必是《北部都會發展策略》,裡面提到將綜合覆蓋超過300平方公里的規劃,在未來20年裏北部可將總住宅單位提供至905,000 ~ 926,000個單位,一共可容納2,500,000人居住,也可以創造超過50萬的新就業機會。未來,北部可以更好的連接大灣區,跟國內快速發展的經濟更加緊密,也可以與深圳的高新技術企業創造更多的商機。特首指出,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20年城市建設和人口增長最活躍的地區,都會區將擁有多達七個跨境陸路口岸,是香港境內促進港深融合發展和連繫大灣區最重要的地區。這些無疑是對未來發展非常正面的,但是對於解決緊迫的房屋問題真的有效嗎?這些宣佈的政策方針會不會在未來因為一些政治原因被擱置呢?解決房屋問題真的需要20年的規劃嗎?   在施政報告裏談到的重組政府架構方案筆者是認同的。房屋政策需要一個獨立的房屋局確保能快速,全面和在無約束下去完成解決房屋政策的使命。在這個前提之下,如果新獨立的房屋局是真的想解決房屋問題,房屋局也需要更大的全力與支持。這裡可以不妨設想,可以將房屋局加多個功能,為《城市規劃局》,也負責全香港未來城市規劃,效仿新加坡的城市規劃方式。這樣可以更清晰的把城市的總體規劃考慮的周全,以服務市民,安居樂業的總體規劃為出發點去設計香港未來的城市發展。被譽為新加坡「城市規劃之父」劉太格曾說過:「香港不缺地,但缺規劃」,政治領袖要有正確價值觀,不要只趕著建幾棟標誌性建築、搞形象工程,藉此取得政績;規劃師要有文學者的心、科學家的腦和藝術家的眼。我們要找問題的根源,並不是按著問題的形象來解決。   再來就是房屋局必須盡快讓公屋價格跟平均勞動薪資作為標準價考量,而不是目前已經到一般市民無法負擔的市場價做為參考。只要公屋價格是對標私人房價市場,其實不管《北部都會》如何發展,都不能有效的解決香港房屋問題,反而有可能變成炒作房地產的另一個政策罷了。   更根本的原因,也是香港政府必須考慮的重大因素,是香港政府長期依賴賣地補貼政府支持的問題。這個是最終讓政府不能破釜沈舟的去解決房屋問題的根本原因。其實如果房屋局直接賣住宅單位給市民,加上把稅收的基本面擴大,比如設立消費稅,增加煙酒稅等等,這些新開源的稅收也有可能幫助填補賣地的缺口。當賣地不再是政府的稅收來源的中心時,政府可以更積極的為民生考慮,全面解決香港貧富差距的社會矛盾,讓年輕一代的香港人和目前居住環境惡劣的同胞們看到置業的未來。有自己的安樂窩幾乎流傳在我們中國人的血統裏,相信一個活得有尊嚴,眼前有未來,積極向上的香港同胞會更加愛惜祖國,更愛惜香港,更愛惜他們的家庭。   最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北部都會區」計劃成功的關鍵因素。北部都會區並非純粹像過往香港建設的一個新社區,據施政報告所言,它是考慮了「十四五規劃」、大灣區建設、前海方案等國家規劃之後,為「香港的長遠發展前景謀定」的「新方略」;它覆蓋的區域,主要包括元朗和北區,這兩區擁有7個跨境陸路口岸。很明顯,未來「北部都會區」主要功能是連接內地大灣區主要城市,特別是跟深圳連成一個新的都會區;香港和深圳僅一河之隔,但兩城發展向來都「各行各路」。2004年兩地簽訂《關於加強深港合作的備忘錄》、2017年簽訂《關於港深推進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的合作備忘錄》,但這兩份備忘錄並沒帶來任何兩地合作的重大突破,尤其河套發展,至今仍無聲無息。筆者建議相關政府部門應該提供誘因,鼓勵創科企業及人才立足北部都會區發展,精準對接大灣區發展戰略,助力香港打造‘南金融、北創科’發展格局,與‘維港都會區’成為香港經濟發展‘雙引擎’。     撰文:曾鳳珠  香港菁英會榮譽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