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

藝術家也要轉型?

近年,全球經歷前所未有的新挑戰,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及變幻莫測的未來,許多企業以至個人都紛紛討論「轉型」。然而從事藝術創作的人,許多時都是「手作嘢」,只喜歡閉門專注創作,對營運、市場策略認知比較缺乏,甚至全無興趣研究。他們又如何轉型呢? 大部分藝術家的主要收入來源都是靠教畫,疫情期間不能開班授課,在低收入的境況下,甚至連房租都負擔不起,無奈地要接受時不與我的現實,因而退出藝壇。其實藝術家都是充滿夢想的人,倘若連生活都成問題,又如何繼續去追夢呢? 我2008年在英國創意藝術大學修讀碩士,課程內容有一個詞彙很吸引我: 「Multidisciplinary」,意即多門學科。大學的每個科目都分得很仔細亦很專門,光是攝影課程都分為幾個學位:時裝攝影、產品攝影、藝術攝影等。而我修讀的碩士課程有12位同學,皆來自不同的專業範疇,有建築師、產品設計師、珠寶設計師、物料藝術家、畫家等。教授希望我們向不同領域的同學身上學習,互相 Crossover,才能開闊視野。這課程亦給了我一些啟示,專長於一行只是基本功,但要多才多藝才能廣闊自己的創意空間,這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在這個時代,多才多藝和跨界合作是非常重要,有助於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尤其對藝術家而言,我們更需要學習如何推廣自己和作品,如何與不同界別合作,及擁有商業及市場觸覺。 然而,轉型談可容易,它需要勇氣、創意和決心。對企業來說,轉型意味着打破舊有的營運模式,重塑競爭優勢。而對藝術家來說,則意味着要面對不確定性、批評和未知領域, 挑戰自己的舒適區,重建創意思維。轉型不一定會成功,過程中會面對許多的挑戰及失敗,亦要投放大量資源。但只要忠於自己的熱情,堅持不放棄,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道路,在經驗中茁壯地成長,成為創作的養份,從中發現自己新的天賦和潛力,開拓新的職業道路,並取得更大的成功。以下是藝術界中幾個成功轉型的好例子: Banksy:一位匿名的街頭藝術家,最初是在公共空間創作塗鴉。隨着時間的推 移,他將自己的藝術轉化為一種有價值的商品,其作品在拍賣會上以數百萬美元的價格售出。儘管他低調行事,卻已成為世界上最著名和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Marina Abramović:在其表演藝術生涯中,不斷轉變自己的藝術風格。她最初創作的表演作品常常令人感到強烈和不安,挑戰人體的極限。近年她轉為創作具有沉思和冥想性質的裝置藝術,讓觀眾能夠更深入地體驗她的藝術情感。 草間彌生:以其色彩繽紛、沉浸式的裝置藝術而聞名的日本藝術家。她不斷轉變自己的藝術風格,包括繪畫、雕塑、表演和時裝等多種媒介。她還利用自己的藝術來關注心理健康問題,並推動和平與愛的信息。 這些藝術家僅是成功轉型的幾個例子,他們不斷地發展個人平台和嘗試新想法,保持自己的活力和創造力,繼續創作有意義和具影響力的藝術作品。   姚俊傑(Joe Yiu) Creative Master Group創辦人、香港壁畫協會會長、香港藝術家及註冊室內設 計師,獲世界紀錄協會頒發「世界最大的3D立體地畫」世界紀錄、40驕子傑出設計大獎、十大傑出室內設計、香港智營設計大賞金獎及評審團大獎、DFA 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等等,亦接受傳媒訪問和參與電視台的室內設計節目。     [...]

博客

呂慶耀:可持續發展之第三空間意識形態

人類各種破壞環境的行為,無疑是令氣候急劇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氣候變化使主要的生態系統迅速萎縮,因此應對氣候危機實在是刻不容緩。本港近年多次出現的超級颱風,都是大自然向人類發出的警號。本港每天堆填大約二千四百噸塑膠垃圾,每年有八百萬噸塑膠流入海洋。假如經過澳洲山火這次滅絕性災難後,人類再不汲取教訓,繼續破壞大自然,只會有更多更嚴重的災禍接踵而至。   為了達到科學基礎減碳目標 (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最近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辦公室內進行照明裝置更換工程,有助大幅減少能源消耗。   作為建築師,我們可以大膽說現在是時候創建一個「再生」的未來和一個充滿「再生」建築的世界。環保不能只看綠化和標準。在高密度發展環境下,我們重新深入思考建築與人的關係,進而探索建築可為人塑造的未來生活。「再生」是當我們探討環境、人居生活及科技應用這三方面時,發現建築空間與人的互動和創意具有各種千變萬化的可塑性,我們將其稱之為「第三空間意識形態」。這靈活及可塑性強的「第三空間」,配合多元化的活動,能加強人與建築的關係,再而更深入地連結社區,創發未來生活方式。 位於維多利亞港旁最新落成的專用藝術文化區Victoria Dockside,就是「第三空間意識形態」的成功展示。100 CREATIVE POWERS 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