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時事

「世界工廠」不再 中國製造全面轉型

(原文載於2017年9月第364期《資本雜誌》第30頁) 月前,全球最大電子產品製造商富士康宣布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100億美元建立液晶面板工廠,在業界引起極大迴響。外界認為,富士康將生產基地由中國轉向美國,對中國製造業敲響了警鐘。近年各大製造商紛紛將生產轉移至中國以外的地區,這也讓擁有「世界工廠」稱號的中國,不得不正視挑戰,以順應世界製造業的新趨勢。 撰文 蘇梓 過去數十年來,中國製造業繁榮,雄霸世界出口巨頭地位。然而隨著近年美國減少進口中國商品、生產力日漸被科技所替代,以及發展中國家加入競爭,中國製造大國的地位受到動搖,其出口貿易的龍頭地位也岌岌可危。 經濟高速增長引擎 中國的製造業騰飛,始於國家改革開放後。1980年代珠三角和長三角的民營企業,通過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取得國外大額訂單進行原始資本積累,而重工業、基建等的發展,則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在製造業這一「引擎」的帶動下,中國保持著世界上最快的增速。這一情形,與經濟起飛中的日本頗為相似:2014年中國製造業對GDP貢獻佔比約為30%,與1975年日本製造業對GDP的貢獻(32%)相若;中國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速7%,而日本從1975到1985年這10年間,製造業的GDP增速也一直在7%上下波動。 製造業的發達創造了中國貿易出口的輝煌時期。單論美國,長期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就有4大類別,分別為服飾、電子產品、電機設備及非電機設備。2010年,中國服飾及電子產品進口量各佔全美國的50%及40%,十分驚人。隨著中國貿易出口強勢,亦拖累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出口,包括墨西哥、南韓及台灣等。電子產品方面,日本更是輸給了中國,不但出口美國的銷量大跌,連帶影響其在英國、德國及台灣的市場。「中國製造」成為廣受全球認識的標籤,無論何種產品,幾乎都印有這一標籤,從電子零件到衣物鞋履,從日用品到奢侈品,概莫能外。 周邊國家崛起 所謂「風水輪流轉」,中國的經濟長期依賴強勁的出口貿易推動,直到2010年出現改變。當年起,中國貿易出口轉弱,上述4大類別商品出口美國的數量開始大幅放緩,此舉也導致中國的加工貿易數據顯著下跌。此外,2010年中國加工出口佔出口總額50%,到今年初已下跌至35%。這反映了中國勞工因技能水平日益提高,以致工資上漲,生產成本增加,因此有不少組裝相關業務轉移至低工資國家進行。加工出口所錄得之損失,亦是中國收入來源減少的原因。 除了貿易出口放緩,周邊各國加入競爭是另一大挑戰。尤其是服飾製造業方面,近年消費者如果稍為細心便可發現,服飾的產地越來越多地出現了孟加拉、柬埔寨以及印度等國家的名字,而不再以中國為主。其中孟加拉和印度的服飾製造業方面一直持續發展,而越南的電子及電機械裝配,以及柬埔寨的汽車零配件生產的市場份額亦不斷增加。在中國漸漸褪去光環之際,這些國家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商們的眼光。 近年來,原本是中國製造中心的珠三角日漸凋零,工廠紛紛撤離,工人甚至無工可做。這也反映出中國整體製造業處於萎縮狀態,取而代之的,是孟加拉、柬埔寨等新一代製造強國。隨著進駐的外國廠商數目一路增加,這些國家的經濟也受到拉動,它們也開始逐漸步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就像孟加拉,取得的成就格外引人矚目。在紡織業的推動下,該國的增長率已穩步加速到6%以上,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服裝出口國。 亟需擺脫「低端」印象 2011年,中國的製造業產值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製造國。但這並未扭轉外界對中國製造品處於低端的印象。這也是「冷酷」的事實:中國的製造大多處於工業價值鏈的低端,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消耗的是本土的資源和能源,然而核心技術仍要靠引進;勞工收入方面,中國也難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這也決定了中國的製造業必然是以低端產品為主。 如果說中國對外技術的依存度較高是外因,那麼創新力不足,則是中國製造業較發達國家落後的內因。有研究表明,中國每年用於固定資產的上萬億元設備投資中,有超過60%是引進的,即使是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也有57%的技術源自國外。中國製造業的迅速擴張主要依賴於低技術含量的產品出口,在產品技術形式上,主要的技術手段就是模仿,自主設計、自主經營的產品比例則比較少。 走過近40年的中國製造業,當前面臨著艱鉅挑戰—產能過剩、增長緩慢、競爭加劇;效率低下、缺乏可持續能力等。今年3月,中國工信部部長苗圩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上強調,中國製造業需完善創新體制和機制,加快製造業升級。為了應對增長趨緩和競爭加劇的挑戰,製造業企業應通過融合信息化和工業化,有效利用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和IT技術提高運營效率,促成製造業的轉型創新,為製造業企業注入活力,進而提高競爭力。 美支持國內製造 再說說十分依賴中國進口的美國。特朗普自上任總統後,便決心改變過去20多年來美國輸出大量外包和代工業務的現狀,轉而支持美國國內的製造業。美國的軍工、汽車製造在全球範圍內首屈一指,科技產品更是世界的領頭羊。由富士康赴美設廠,便知道特朗普絕非開玩笑。而客觀來看,各大企業將生產線遷回美國亦並非不可能,因為它們面臨著多種誘因,包括美國對供應商在美國新建的工廠給予補貼,以及特朗普政府大量的優惠條件如減少監管等。 短期而言,赴美設廠將難以解決勞動力成本、熟練產業工人以及產業配套等問題,「中國製造」仍具有優勢,但從深層次來講,美國的優惠政策包括減少對製造業回流企業的監管,以及降低企業稅,這些不僅有利於擴大美國就業市場,而且還有利於促進美國機器人行業的快速發展。有分析認為,未來工業機器人的綜合成本甚至還要低於人力成本。 另一方面,特朗普還要更多的基礎製造業回歸美國,從而讓失業的低教育人群受益,這就意味著中國在製造業市場上份額的進一步縮小,中國由此受到的衝擊可能遠大於想像。因此,對於中國來說,如果希望保持競爭力,就必須要提升自己的製造業水平,也就是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向智能轉型 為了應對上述挑戰,中國製造業轉型勢在必行。根據普華永道思略特早前發表的報告指出,這一轉型包括用途人性化、生產自動化、產品智能化和競爭差異化。以家電製造行業為例,如果要應對這幾種挑戰,家電製造商應強調研發和產品設計以客戶為中心,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推出差異化產品。 報告稱,其實近幾年有些企業已在這一過程中實現突破,尤其是家電製造企業,引領了製造業行業的創新轉型升級。比如用途人性化這一點,中國的白色家電企業海爾已在推行。近年海爾推出開放創新平台「HOPE」,旨在讓全球的用戶和資源在平台上零距離互動,用戶直接在該平台上提出生活中的痛點,工程師們會給予專業的回答,並拆解相關的技術需求,為這些需求尋找合適的技術資源。同時,越來越多的研發技術需求和方案在HOPE上發布,產生了大量的迎合客戶需求和用途人性化的產品,而一些產品已經投入市場。 再說生產自動化,這也是中國製造業轉型的要務之一。目前大多數國內工廠仍是勞動力密集型,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較低,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相對孤立,數據分散且透明度低。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和小批量、定制化要求的增多,工廠的成本和效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廠商必須以高效多產的方式迎合定制化需求。如向智能工廠轉型,製造商們就要強調在企業內部統一的信息管理體系基礎上,集成計劃、調度、生產,通過控制技術等環節實現互動、組織生產,做到人和機器的高度匹配,在較低成本下實現大規模定制化生產。智能工廠意味著智能化生產不僅需要自動化,更需要設備間、設備和系統、設備和產品線之間的實時信息互動。這對正在布局智能工廠的各個生產企業來說仍是待解決的一大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