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龍年「龍轉乾坤」 冀價升5% 量升34%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指出,剛過去的兔年樓市交投在反覆中略升,買賣登記量告別虎年的歷史新低,展望甲辰龍年在減息及新增人口住屋需求帶動下,有望穩步再升。綜合土地註冊處最新數據所得,截至今年2月7日為止,全港暫錄59,889宗樓宇買賣登記,涉及成交總值約5,137.68億元,預測兔年全年登記量值最終可達60,220宗及5,166億元,料將較壬寅虎年(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1月21日)的57,298宗及5,753.84億元分別升5.1%及跌10.2%。當中登記量從歷史谷底回升,重越六萬宗大關,惟仍屬史上次低水平;而成交總值則連挫兩年,創近8年最少。 回顧各類物業市場,一手住宅在兔年(2023年)表現最好,去年初防疫措施陸續鬆綁,並於2月初全面通關,刺激一手買賣連月倍數式彈升,帶動3月及4月份的一手私宅買賣登記量大反攻。之後在第二及第三季期間,按月在700至900餘宗反覆徘徊,時至第四季在加息壓力持續下而轉冷,惟至兔年年尾的12月及今年1月,則因樓市減辣及息口觸頂而再次轉旺。總結兔年全年,截至2月7日止,全港共錄一手住宅買賣13,220宗,較虎年的10,639宗已大漲24%,為各類物業中升幅最大者;而成交總值比對虎年更大升35%,錄得1,422.66億元(見表一)。 二手住宅市場方面,兔年買賣登記量亦隨大市回升,主要受惠年初疫情漸散及通關的利好因素推動,令首季買賣表現突出。不過,次季開始,隨著最急切的入市需求消化後,因應經濟復甦進度不似預期,買家入市步伐再次轉慢,令按月買賣徐徐回軟。加上年中起息口漸加,進一步窒礙買家置業意欲,令二手市場出現膠著狀態。總結兔年截至2月7日,全港暫錄37,271宗二手住宅買賣登記,涉及總值2,830.72億元,登記量值較虎年分別微升2%及跌6%。 非住宅物業市場去歲表現最為遜色,受制通關後經濟恢復速度緩慢,各行業投資擴充的意欲不大,加上去年港股表現不濟,不斷反覆尋底,兼逢息口急促上升,大大窒礙投資意欲,在缺少企業客及投資者推動下,非住宅物業整體表現最終不如人意。結果導致兔年全年非住宅登記量值暫只錄得9,398宗及884.30億元,分別跌穿萬宗及千億元水平,按年分別跌8%及急挫48%。當中登記金額大瀉,主因是虎年曾錄得數項以百億元計的巨額商廈疑似內部轉讓登記抽高基數所致。 展望龍年,陳海潮相信市場利好因素將逐漸浮現,包括農曆節慶長假過後,發展商將積極推盤,配合若《財政預算案》有撤辣及刺激經濟新舉措,將為樓市帶來小陽春。此外,高才及專才湧港之下,料趁樓價低水入市,可帶動交投量價逐步企穩回升。至於次季及年中相繼有息口趨降及新投資者入境計劃對經濟帶來的直接刺激及對樓市的間接利好,將推動下半年包括非住宅物業在內的整體樓市造好;故預期龍年樓市將有力反彈,整體樓宇買賣登記量料升近三成半(33.7%),上試80,500宗水平,涉及登記金額料達7,200億元;至於住宅樓價於龍年料有力錄得約5%至8%的升幅。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香港

專才新增需求入市 二手私宅今年冀拗腰彈四成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受制息口急升,加上經濟復甦緩慢,去年二手私宅買賣進一步尋底,迭創歷史新低,期望今年能低位反彈、告別低迷。綜合土地註冊處數據,2023年全港共錄28,300宗二手私宅買賣登記,按年續跌6%,連跌兩年,迭創歷史新低,更為史上首度跌穿三萬宗大關;涉及成交總值2,433.04億元,按年相應減少13%,同樣連跌兩年並創近7年最少。2023年每宗二手私宅登記平均售價約859.73萬元,按年微跌近4.6%,連續兩年萎縮並跌穿九百萬元水平。 僅600萬元以下物業買賣量逆市上升 按物業價格劃分,在9個價格組別的登記量當中,錄得七跌兩升,當中跌幅最顯著者為1,001萬至1,200萬元的組別,共錄得1,733宗登記,按年大跌26%;其次為801萬至1,000萬元的組別,共錄得3,708宗登記,按年亦減少23%。至於去年買賣登記最活躍的仍是介乎401萬至600萬元的組別,全年共錄7,988宗登記,按年輕微增加3%;至於400萬元以下組別則激增37%,以5,908宗超越601萬至800萬元組別的5,821宗登記(按年跌17%),而成為年內次多登記的銀碼組別,反映去年樓價回落,低價成交激增,惟卻無力支撐整體成交造好。 按地區觀察,2023年分區熱賣的三甲排名依次為將軍澳(2,092宗)、長沙灣/深水埗(1,599宗)及荃灣(1,576宗),當中將軍澳按年跌17%,而後兩者則各升81%及2%;而去年登記量跌幅最大者為土瓜灣區的855宗,較2022年的1,280宗按年急挫33%;至於旺角/油麻地區及沙田區亦分別跌17%及16%,各錄1,154宗及881宗。 日出康城交投最多錄575宗 嘉湖呎價僅八千邊緣 按屋苑層面作分析,十大熱賣屋苑去年買賣登記量亦跌多升少,平均呎價亦幾乎全部下挫,反映加息對樓市之影響。數據顯示,日出康城仍力壓嘉湖山莊,成為去年交投最活躍的屋苑,全年登記量達575宗,惟按年也跌15%,為跌幅第三大的熱門屋苑。至於排在次位的嘉湖山莊去年買賣登記共392宗,按年挫12%,而其平均呎價更跌至八千元邊緣,只達8,340元,按年跌幅多達13.5%。 前瞻2024年,陳海潮指出,自預算案為樓市減辣後,交投略有回升,加上息口見頂及今年主調為減息,料可刺激之前被扣起的購買力重新入市。此外,專才及高才通移港的新增人口持續增加,對住屋需求極為殷切,相信可帶動入市置業的數量有較明顯上升。綜合今年有較多利好因素拉動下,料全年二手私宅買賣登記量在低基數下將可大幅反彈,估計有力上試4萬宗,按年冀漲四成。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香港

私宅轉手獲利率觸底回升至75.5% 近13年最少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二手私宅轉手獲利比率初見觸底反彈,冀隨著減辣效應及息口見頂,後市盼有進一步改善。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所得,2023年11月份全港1,077宗已知上手購入價的二手私宅買賣登記中,帳面獲利個案共813宗,佔比75.5%,為連跌5個月後轉穩,較前月谷底的75.3%輕微反彈0.2個百分點,但仍屬14年半以來的次低水平。 按物業區域劃分,11月份新界區表現跑贏大市,以78.7%之數成為獲利成功比率最高的分區,按月升2.5個百分點;其次為九龍區,報71.7%,按月跌1.2個百分點;至於港島區表現更遜大市,只錄得70.5%,且按月大跌6.3個百分點,由前月跑贏大市變為落後大市。按物業轉售價格分析,樓價401萬至600萬元組別之獲利比率最高,錄79.0%,按月大增6.2個百分點,涉及宗數293宗;此外,801萬至1,000萬元組別,月內獲利比率亦達77.6%,按月也升1.6個百分點,亦較整體表現略優。 另外,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份每宗私宅轉手個案平均賺幅為37.8%,按月跌4個百分點,除連續7個月處於50%以下的低水平外,更創自2011年2月以來的154個月(即12.8年)新低,亦為期內第3度低於40%水平。十一月份,帳面獲利1倍或以上的轉手個案佔整體二手私宅買賣比例為34.4%,按月跌1.5個百分點,共錄371宗;至於帳面錄得虧損者達256宗,佔比按月持平在23.8%,維持在2009年六月以來的174個月(即14年半)按月高位;而平手的個案則有8宗,佔比微跌0.3個百分點至0.7%。 此外,檢視上月10個獲利登記最多的屋苑,當中只有1個屋苑成功錄得百分百獲利,而獲利成功比率最低者為日出康城的39%,繼而是美孚新邨及珀麗灣的79%。此10個屋苑當中,每宗平均賺幅介乎最少的5.3%至最多的1.09倍不等。當中維景灣畔晉身成為錄得每宗轉手平均賺幅最高的屋苑,達1.09倍。至於上月榜內賺幅最低者為樓齡較新的日出康城,平均每宗只賺5.3%,而次低者為沙田第一城的30.4%。 陳海潮指出,樓市減辣後,市況略見好轉,惟面對一手新盤仍低價搶客,二手業主沽貨叫價仍然受壓。此外,目前市場仍有資金壓力較大的業主蝕讓沽貨,故獲利比率暫難顯著反彈,但期望在息口見頂及越來越多專才客入市帶動下,二手私宅轉手獲利比率可維持逐步回升的格局,12月份冀重上76%以上,而平均每宗賺幅則望先回升至約40%的水平。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博客

洪爲民:深圳市新引進博士人才生活補貼工作實施辦法

為進一步吸引海內外人才進入深圳創新創業,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深圳市財政局聯合發佈的《深圳市新引進博士人才生活補貼工作實施辦法》(下稱《辦法》)近日正式實施。《辦法》規定新引進博士人才生活補貼標準為每人十萬元,比起之前政策每人三萬元的一次過補貼是一個大幅提升,可見深圳求賢若渴、珍視人才的態度與決心。   《辦法》定義的新引進博士人才是指自2021年9月1日起,經市、區(包括新區、前海合作區)人力資源部門首次引進的具有博士學歷的應屆畢業生、在職人才和留學回國人員,以及首次在深圳就業的具有博士學歷(學位)的港澳台和外籍人才。新引進博士人才年齡需要在35歲或以下,以引進日期去計算年齡。   新引進博士人才生活補貼是由其所在單位向深圳市人力資源保障部門提出申請。深圳市人力資源保障部門將會分兩次審核去發放補貼,首次發放金額為補貼標準的30%,第二次發放金額為餘下的70%。新引進博士人才要滿足首次補貼申請時在深圳全職工作的要求,並要在引進博士後,通過深圳工作單位繳納社會保險累計3個月以上(不包括補繳);至於餘下補貼申請時,引進博士人才仍在深圳全職工作、並且由首次補貼申請之日起計、通過當地工作單位連續繳納社會保險足12個月(不包括補繳)。其中內地新引進博士需要於首次補貼申請時取得深圳戶籍,並於餘下補貼申請時仍具有效的深圳戶籍。   申請時需要留意新引進博士人才如屬深圳市的公職人員,或曾經領取新引進人才租房和生活補貼、高層次人才獎勵補貼、博士後生活補貼、新引進人才租房補貼、前海香港青年生活補貼等,是不能申領是次新引進博士人才生活補貼。 青年是城市的未來和希望,是社會及經濟長遠發展的核心動力。筆者期望這個新政策能否為深圳吸更多優質人才進駐,甚至在前海發展,闖出事業新天地。     撰文:洪爲民  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