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藝術與商業 Why Not Both? 藝術融入商業設計一樣掂!

近年香港的藝文發展中,藝術與商業跨界合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在全國人大會議通過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國家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無疑地為香港的文化事業注入一口強心針;加上政府及商界不斷推動藝文活動,讓藝術商業的融合拉近與大眾之間的距離,開拓更廣的市場空間。然而藝術的層面不僅只流動於藝術展覽、藝術品交易及拍賣等比較被動式的活動,藝術家亦可以主動走進商界,為大眾提供更多元化及積極性的服務。 本人從事室內設計二十多年,見證了時代變遷對室內設計風格的影響。回顧90年代,香港的設計作風較為保守,在裝修家居時不會加入太多個人主見,只會盲目跟從「隔離屋」街坊的裝修,又或將雜誌上看到的室內設計風格,依樣葫蘆的套用在自己的家居設計上,街上店鋪的裝潢亦千篇一律、大同小異。但隨着時代的演變,香港人的生活逐漸富裕起來,也因為見識增長、品味提高而開始追求新穎時尚的室內設計。直至今日,客戶已不再滿足於跟風和墨守成規的風格,會期望自己的家居設計跟 「隔離屋」與別不同,店鋪的裝修與90年代亦有天壤之別,具有創新風格和獨特個性,甚至將品牌故事融入,例如某些餐廳經營者會要求在裝修中加入Feature Wall、壁畫或其他Eye Catching裝飾,而藝術家正是幫助他們展現獨特和原創性的最佳魔術師。 然而,藝術與商業共融並不容易。畢竟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商家都害怕跟藝術家合作,原因不外乎過往曾有不愉快合作經驗,又或對藝術家早有成見,認為他們普遍有藝術家脾氣、難以溝通及不易接納他人意見,而且創作時只顧講求Mood,甚至經常曲高和寡、走小眾藝術路線、抗拒商業化設計等等。所以藝術家若有意轉型走向商業路線,就必需讓大眾改觀,同時間也要接受商界的思維,例如懂得換位思考,甚至多站在客戶的角度考慮,並且具備市場觸覺,知道潮流的趨勢。當然,藝術家也應做好本份,要有時間觀念、懂得報價等等。要知道在未來,客戶、市場、品牌的要求只會愈來愈高,而藝術性的元素也顯得愈來愈重要,藝術家如何靈活配合藝術與商業共融發展,未來將是一大挑戰! 姚俊傑(Joe Yiu) Creative Master Group創辦人、香港壁畫協會會長、香港藝術家及註冊室內設計師 獲世界紀錄協會頒發「世界最大的 3D 立體地畫」世界紀錄、40驕子傑出設計大獎、十大傑出室內設計、香港智營設計大賞金獎及評審團大獎、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等等,亦接受傳媒訪問和參與電視台的室內設計節目。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 www.capital-hk.com Facebook: 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 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企業策略

ARTTA Concept策略性室內設計 數據分析客戶需求迎復常機遇

在大數據時代,有本港室內設計師引入策略性設計,因應客戶特點,透過分析數據及資料搜集,為客戶度「室」訂造實用又具美感的設計,同時配合ESG和可持續發展的潮流下,使用較環保及耐用的建築物料,成就長效及高品質設計,達致三贏局面,令室內設計更為「貼地」及實用。 ARTTA Concept 3位設計師在工作上合作無間。 本地設計師鄧雋曦(Arthur)13年前創辦的室內設計公司ARTTA Concept,他提及公司名字源自「ART To Architecture(藝術注入建築)」希望糅合設計及建築美學。在ARTTA創立不久便與兩位首席設計師陳丹暉(Natalie)和羅灝麟(Rio)碰上,3人各有分工,Natalie則擁有市場及品牌學的背景,有助團隊能更宏觀和多角度地構思室內設計方案;Rio把不少關於技巧和本地知識的元素帶給公司,現時二人分別為項目與技術和款式設計部門的首席設計師,三人各自利用擅長的範疇,帶領公司完成不同的項目。 策略性室內設計 分析顧客喜好 ARTTA Concept主張策略性室內設計,會先進行一系列市場研究與調查,全面地分析顧客喜好、使用者群體、建築物的地理位置,再搭配藝術為顧客量身定做適合的設計。何為一個「貼地」設計?Arthur指出,室內設計其實是實際和簡單易明,項目調查的基本來自於公司對於商業市場的觸覺和熟悉,一眼貫穿品牌在商業市場的定位,為了讓品牌突圍而出,除了透過詳細調查,讓市場熟悉的事物融入設計,製造「貼地」設計外,ARTTA亦擅長藉著跨行業及跨範疇的分析,將不同範疇的元素合而為一,引領品牌到其他領域,塑造另類價值,實施公司「Design For Impact」的宗旨,讓充滿藝術氣息又務實的設計影響社會,以室內設計聯繫社會。 他認為一個好的室內設計,其實藝術與商業是可以共存。而PIAGET [...]

大中華時事

【環保設計】綠色健康室內設計,亞洲迎來新浪潮

過去十年,香港建築物的能源消耗量佔總能源消耗量逾六成,佔全港耗電量則約九成。而一間企業的辦公室經營成本,有九成的支出都用於員工的薪酬和福利上。因此,建築物如何能降低能量消耗,以及企業怎樣提升員工工作效率和生產力,造就了綠色建築與健康辨公室誕生之契機。於2017年加入梁志天設計集團成為首席顧問的前建築署副署長鄧文彬教授,是次就從建築與室內設計的角度出發,剖析綠色建築與健康辦公室的發展趨勢與前景。  撰文:余美玉 攝影:鄺銘漢 從建築署退休後,鄧文彬教授於2017年加入梁志天設計集團,負責推動集團旗下品牌「STEVE LEUNG WELLNESS」的環保、健康及養老設計發展。他表示,在地球每個城市中,建築物都是必然的存在,然而建築過程所消耗的原料,以至日後營運的能源消耗,對地球造成嚴重污染。而人作為建築物的終端使用者,每日有九成的時間留在室內,使人們不得不思考如何從建築及室內設計入手,開始思考綠色及健康的新路向。 鄧文彬教授指出,該行的三大設計理念,分別是高性價比、美觀效果及符合國際標準,此外,還有空間對環保及健康的呈現、對老人甚至是殘疾人的關懷、對社會問題的關注。「綠色建築與健康辦公室的理念在亞洲起步較遲,但這一浪來得又快又急,尤其是在中國,更是全球擁有最多Well建築標準認證的國家,勢頭銳不可擋。」 Well建築涵蓋十大元素,包括空氣質素、水質、營養、光線、聲音、物料、心靈、冷熱舒適感、運動、社群,「健康辦公室看似十分複雜,需兼顧的項目繁多,但只需在室內設計方面略加心思,從細微處入手,再配合一些嶄新科技產品,已可輕鬆做到。」 善用科技營造健康工作環境 以基本的光線為例,鄧教授指出辦公室要有充沛的光線,主張大幅度地引入自然光,不只可以節約用電,而且陽光也含有維他命D,對員工身體有好處,「有些面積較大的辦公室,在離自然光源較遠的空間深處,我們會利用太陽導管折射陽光,效能也挺不錯,可以反射六至七成的陽光,令員工可以享受到自然日光。」 另外,由於人體的生理時鐘是跟隨日夜節奏,所以現時在室內光線也講求要有畫夜變化(Circadian light),這可透過控制LED燈的色溫,令早上時的光線較柔和,正午色溫偏冷,在傍晚時燈光偏暖,在室內營造日光的效果,讓員工的身體可跟從自然規律。 很多辦公室的工作都偏向靜態,假如缺少運動,很容易會有肥胖的問題,「其實人類透過自然的活動如走路及行樓梯,就可以輕鬆地保持健康,所以我們在構思室內設計時會思考透過不同的方案,以改善員工的個人行為, 讓他們多走動,例如將樓梯設計得多姿多彩,吸引他們使用,也可節省電力以及等候升降機的時間。」 親自然設計舒緩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