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時事

DQ四議員 誰是贏家

履新不到一個的特首林鄭月娥,上任至今的言行,無不為了修補社會撕裂和緩和行政立法關係,大家都以為香港社會終可重拾正軌,但梁振英遺留下來的問題,在七月十四日引爆。高等法院當天下午頒布裁決,裁定梁國雄、羅冠聰、劉小麗及姚松炎的宣誓屬於無效及沒有法律效力,議員資格被褫奪。「DQ四議員」成為梁振英扔給林鄭的「大禮」,梁振英和律政司乃於去年底入稟高院司法覆核,梁宣布不連任的時間為十二月頭,或許梁振英只是緊跟後人大在之前的一個月為「宣誓風波」釋法走,向有問題的議員提出司法覆核,但從裁決到今所引發的振盪,相信是梁振英也難預計。 DQ後,民主派方面手忙腳亂,因為一下子失去了三位直選議員和一位功能組別議員,連同之前褫奪資格的梁頌恆及游蕙禎,共失去六個席位,本來在直選分組點票還佔決定權的局面,在七月十四日驟然失去,至於能否保住關鍵否決權,還要看日後補選的勝負。但補選是以合併還是分開,將成為泛民可否重奪立法會話語權的關鍵。而四位被DQ的議員會否上訴又是另一個關鍵,首先四位已失去議席的前議員,除要被法庭頒令支付訟費,以及要交還議員薪津,兩者金額合共逾一千萬元,要是上訴的話,又是無財不行,以四人的財政能力,相信是有心無力。 法理方面,區慶祥法官頒下的判詞,對剝奪四名議員資格的依據,是《基本法》一百零四條及人大常委會對此的解釋、《宣誓及條例聲明條例》相關案例,而按照法律的嚴格要求,四名議員在宣誓中「加料」,明確抵觸法律。尤其甚者,港大法律學者陳弘毅日前撰文提到「釋法確有追溯力但對當事人或有不公」,對當事人不公已擺在眼前,問題是追溯力是可追溯到香港回歸之日。換言之,有市民或是梁粉向上屆在立法會宣誓同樣有問題的黃毓民或梁國雄提出司法覆核,法院會否接受或是有何判決,均是民主派要思量之事。以絕大部分民主派支持者來看,梁游兩人之被DQ,實犯了不該犯的錯,但梁國雄等四人之被DQ,則是徹底暴露人大釋法對香港制度之影響。 建制派在DQ出了結果後,形勢更是大好,首先如先前所述在直選分組點票中,壓過泛民,只是在日後補選成功達陣,立法會勢必為建制派主導。不過建制派部分成員,似乎樂極忘形,譬如陳曼琪便在其面書中舉起「熱烈地彈琴,熱烈地唱」之道具,慶祝民主派四名議員被DQ,行為極之膚淺。當然,於部分建制人士看來,前後六名民主派議員被DQ,既是除去了眼中釘,心頭恨,建制派必然會在立法會十月復會,把握千載難逢時機,通過打壓民主派的議案。但正所謂「趕狗入窮巷」,民主派必然作出頑強或拼命的對抗,現時的民主派雖則呈現混亂,但也罕有地團結,共同迎對危機。再者,民主派必然在補選中大打悲情牌,喚醒中間派的選民,到時,選舉或會有出乎意外的結果,所以,建制派何必在現階段作出如小學生之幼稚舉動。 林鄭新政府本以為在開局之初,做好民生議題、和梁振英劃清界線,便可有個好開始。但高院的裁決,完全打亂林鄭的部署,下一步如何應對,百分百傷透林鄭新政府腦筋。要是林鄭應泛民要求,政府在應對梁、羅、劉、姚上訴時不作答辯,等同放生四人,還他們議席。要是這樣的話,如何向中央交待,也會失去建制支持,所以,林鄭斷不會讓不答辯情況出現。林鄭最應做的,就是讓補選分先後進行,即是先補選游梁兩人議席,再補選其餘四個空缺,讓建制或泛民來個了結,誰勝誰負,與她無尤。林鄭稍有偏袒的話,修補社會裂痕或緩和行政立法關係,只會成為空話,香港只會重回梁振英的鬥爭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