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策略

大棠有機生態園「建綠色溫室 邁向可持續發展」

隨著2015年巴黎協議 (Paris Agreement)的確立,政府與社會各界,均共同遏阻全球暖化趨勢。協議中提及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以上低於2℃之內,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之內,中國在2016年加入巴黎協議,協定適用於本港,特區政府亦致力達至協定目標。為減少碳的排放,政府在2018年公佈兩間電力公司,將以每度電3至5元回購民間可再生能源所產生的電力,同時為建立環保溫室締造了誘因。有本地休閒農莊率先與內地太陽能發電企業合作,引入太陽能智能溫室,既能利用零排放發電之餘,又能盛產農作物,締造雙贏。  Text / Henry Lau    Photo / 鄺銘漢 大棠有機生態園業務拓展經理梁麗詩表示,生態園2年前已構思引入兩座太陽能智能溫室(環控溫室),期望以高新智能科技,培育精選有機農作物,邁向新式農業的發展模式。她透露,該園與內地英利集團合作,建造太陽能智能溫室,每座造價逾50萬元,初步種植士多啤梨、菇菌等,未來研究種植蘋果及杏桃。她坦言,建立智能溫室的原因,基於這一兩年,本港受到颱風天鴿及山竹的正面吹襲,令農作物收成大受影響,若利用溫室作業,會令作業收成趨向更為穩定。   全自動操作  善用再生能源 梁麗詩指出,新建溫室設置智能自動調節系統,配置不同的感應器,監察及控制溫度、濕度、光照的變化;另設置二氧化碳濃度數據,基質溫度、濕度監察,而溫室內設有高清攝錄全方位拍攝作物的生長情況。她說,溫室運作,全以再生能源推動,節省用電之餘,多餘的電能可連接電力公司的輸電網,達致更大的能源效益。她預計,若溫室運作順暢,相信5年後可以回本。 在本地從事農業多年的元朗大棠有機生態園董事長梁福元表示,經營休閒農莊數十年,更曾於廣州華南農業大學園藝院果樹栽培系進修。梁福元指出,該中心建立全港首個光伏智能溫室,將光伏科技運用到農業領域,大力推動低碳經濟,將生態園打造成生態教育基地,及再生能源的生態村,為市民大眾提供一個生態休閒好去處,讓青少年親身感受和認識大自然,希望政府能為業界爭取更多支持和支援,讓本地休閒農莊得以持續發展。他續指,新界村屋可採用太陽能板之外,元朗有很多的貨倉及不同的商業用地都有機會能用上太陽能光伏技術,以達至環保及成本效益。   成立科研中心   促農業可持續發展 大棠有機生態園早前成立全港首個民間「香港現代農業技術研究中心」,於元朗大棠生態園外舉行開幕儀式,該中心將研究適合本港農業土壤特點的小型農業機械及新式環保型溫室,引進優質適合香港土壤及氣候特點和受消費者歡迎的果蔬(士多啤梨、西瓜)、名貴花卉等高附加值農物優良品種,建立優質種苗繁育基地,並推廣優質菇菌高效生產和技術,開發各類優質品種生產技術等。 在開幕禮上,漁護署助理署長馬惠忠表示,香港現代農業科技研究中心成立,令香港在可持續發展、邁向高產值及高科技農業又多一支生力軍。他期盼中心成立後的未來趨勢是有更多人士投身、更多集團投資農業,為香港可持續發展投入一份貢獻。 馬惠忠再指出:「香港農業人才、技術及運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是:從業人員老化;害蟲管理、病蟲防治及肥料管理有改善空間;運銷損失率大,但相信科技可以振興農業。以以色列為例,國土沙漠化,耕地(僅佔20%)及雨水(無雨期達6 個月以上)不足,但該國利用許多農業科技(滴灌、生物),精耕農業,解決農業問題(出口歐洲),在過去20 年農業產值上升18 倍,相信香港在新農業政策之下,有業界配合,香港農業可以拓展出一條道路。」 大棠有機生態園業務拓展經理梁麗詩表示,中心近期引進兩座光伏智能溫室(環控溫室),試驗進行優質蔬果及菇菌生產,並配合自家研發士多啤梨無土培植技術,優化無菌生活技術;另一方面,她透露,該中心於未來將進一步改良及研究林下食用菌生產技術。 立法會議員(漁農界)何俊賢指出,香港農業持續發展需要解決土地、科技問題外,香港政治、甚至農業周邊產業發展都對香港農業發展影響很大,是次有漁農界與一批人士與內地加強合作交流,發展方向非常好。他指出,未來大灣區發展潛力非常廣闊,本地農業可以加入新概念,本港可借助內地資源發展填補本港土地資源的不足,但香港仍然是農業研發重要的基地,所以,香港現代農業科技中心起到示範作用,希望該中心是本港發展最好,亦最關鍵的現代農業之代表。 大棠有機生態園 info 大棠有機生態園位處元朗南大棠村,成立於1994年,經過25年發展,由早年種植荔枝開始,繼而建立騎術學校及有機園,有機園內生產芽菜、種植菇菌及各式蔬菜,近年生態園業務發展更趨向多元化,除不斷注入不同的生態景點及引入多元化的生態活動,如全港首個私人動物農莊及生態導賞等。為回饋社會,該園於2015年成立「生態園基金會」,以贊助及主辦的形式組織不同的慈善活動,支持環保及農業的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