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陳迪源:財政預算案下香港的創科未來 —— 投資、人才與綠色發展

在當今全球化和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創新科技、工業化,以及初創生態系統的發展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和高度開放的經濟體,正積極部署一系列政策,旨在鞏固其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並促進綠色和數字經濟的發展。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正好為香港未來發展定下重要路標,並針對社會復常階段所面臨的挑戰提供實質方案。在財政嚴重緊絀的關口,本年度預算案能成功爭取政府繼續大力投放資源支持創新科技,實屬難得。這展現了政府對於創科發展的堅定承諾,也反映出創科對推動經濟、提升市民生活質素的關鍵作用。在此,我們更需要社會各界的積極回應和支持。只有集合各方之力,才能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吸引更多海內外專才,並激發本地創科潛力,推動創新科技與其他行業的融合發展,共同開創香港繁榮穩定的未來。以下為預算案中幾點筆者關注的政策。 引進重點企業與創造就業機會 預計下月,十多家重點企業將與香港的引進辦簽署意向書,承諾在香港設立或擴展業務。這些企業的加入,預計將在未來數年為香港帶來超過四百億元的投資和創造約一萬三千個職位,這不僅會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生態圈的發展,也將吸引更多上、中、下游企業落戶香港。 資本和人才的集聚 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發揮資本引導作用,透過直接投資和共同投資項目加速發展重點產業,如生命科技、綠色科技、金融科技等。此外,政府透過「高才通」等多項人才引進措施,已成功吸引約十萬名專業人才來港,進一步加強了香港作為人才匯聚中心的吸引力。 支持中小企發展與數碼轉型 政府延長了「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的申請期,並增加了信貸保證額,以協助中小企應對資金流問題。同時,「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旨在幫助餐飲業和零售業的中小企進行數碼轉型,包括電子支付、線上推廣及客戶管理系統等方面的應用,預計將惠及至少八千家中小企。 推動綠色科技與新能源車輛發展 香港擁有超過二百家綠色科技公司,政府通過「低碳綠色科研基金」支持減碳和環境保護項目。此外,政府正推進將香港國際機場打造為「綠色機場」,並推廣電動車使用,包括延長電動車首次登記稅的寬減安排,以鼓勵更廣泛使用電動車,從而推動香港邁向碳中和。 數字經濟與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建設 隨著數字經濟的興起,香港正努力推動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和使用,並加快企業的數字轉型,並將成立數字政策辦公室。政府也在積極建設數據交易生態,以及推動數字金融的發展,如數碼港元和數字人民幣的試點。此外,香港正致力於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通過強化創科基建、研發能力和人才培養,建立了蓬勃的創科生態圈。 企業版「智方便」的推出 香港政府將推出企業版的「智方便」平台。預期這一平台為企業提供一個安全便捷的認證及核對企業身份的方式,用以使用電子政府服務。預期平台將支援多用戶環境和基於角色的權限設置,依據用戶在企業中角色賦予不同級別的權限,進一步促進商業操作的數位化管理,讓其更有組織、更安全。希望平台允許用戶使用個人「iamSMART」帳戶登錄,進行個人與企業數碼身份的無縫整合,可大大提升了用戶體驗和安全性。 培育初創企業與加強創科研發 科技園公司和數碼港是香港的兩大創科旗艦及創業培育基地,已經培育了大量初創企業。政府通過「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和「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等,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和市場拓展,並通過「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吸引更多投資者來港,進一步加強香港的創科發展和國際競爭力。 總之,香港正通過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積極推動創新科技、工業化,以及初創生態系統的發展,旨在加強其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並促進綠色和數字經濟的發展。這些努力不僅將為香港帶來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也將為全球創新和技術發展做出貢獻。 撰文:陳迪源  香港創科發展協會主席、自由黨中央委員 ============= 延伸閱讀:陳迪源:OpenAI變局——贏家之中,微軟笑到最後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生產力局全力支持香港特區《基本法》第23條立法

本港時事

生產力局全力支持香港特區《基本法》第23條立法

香港特區政府1月30日正式展開《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公眾諮詢,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全力支持香港特區儘快完成立法,堅定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應對各類安全風險,包括經濟、科技、新興產業呈現的新挑戰,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充分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以提升國際競爭力,為培育優秀人才,尤其是年輕創科人才創造更好的環境,加快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建設,為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高品質發展開創新篇章。  法治是香港賴以成功的基石。香港要發展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需要安全而穩定的環境,讓社會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的創科發展迎來黃金時代,創科生態圈、產業鏈、人才庫日漸蓬勃。保障安全、締造優質營商環境,充分發揮香港「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成為香港工商業界、創科界的共識。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工智慧、大資料、金融科技、生物科技、未來製造、深海深空探測、能源等新興領域對國家安全有直接影響,各國正積極應對這些新安全風險。正如香港特區政府的公眾諮詢檔顯示,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等國均已訂立嚴格的法律並採取措施,維護自身發展利益,近年來在經濟安全、科技安全等領域也有新舉措。23條能與《香港國安法》有效銜接,全面落實全國人大《528決定》,以「組合拳」的方式,為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共建更安全和穩定的國安屏障。 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議員表示:「安全是發展的基礎。香港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不斷強化競爭新優勢,釋放發展新動能,就必須在維護國家安全層面堵塞漏洞。全力支持儘快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這是香港特區的憲制責任,也是國際社會通行的做法,更是民心所向。23條立法內容前瞻、務實,廣泛參照不同國家與地區的法律,相信將能更好防範各類安全風險,尤其是與科技相關的潛在風險與挑戰。越早完成立法,香港的法治根基就越穩固,有助於締造優質營商環境,為香港推動創科產業和新型工業化提供最佳制度保障,以提升市民福祉,實現高品質發展。」 生產力局致力以世界級的先進技術和創新服務,支援企業善用人工智慧、機器人、大資料等科技解決痛點,在提升競爭力的同時,強化企業對網路安全、資料安全、人工智慧安全等新興安全風險的防禦及應對能力,推動香港及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邁向新型工業化。以網路安全為例,作為香港構建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環,生產力局轄下的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全力協助各種規模的機構改善網路安全,助企業和公眾防範潛在網路安全威脅。HKCERT最新公佈的資料更顯示,涉及網路釣魚的個案數位創五年新高,而主要集中銀行及金融等領域,可見網路安全對香港的經濟發展安全帶來重大的威脅,而其中蘊含的國家安全風險更是不容忽視。 未來,生產力局將繼續全力支持香港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深化海內外科技合作,聯通國際頂尖創科資源,凝聚產、學、研各界共識,致力做好解說工作,讓社會各界明白《基本法》第23條立法懲治的是極少數危害國家安全分子,保護的是廣大市民和香港整體利益,以推動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國家實現高品質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做出新的貢獻。 ============= 延伸閱讀:【吳老闆筆記】支持23條盡早立法 提防美國刻意挑釁製造事端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吳旭茉:夏寶龍主任訪港帶來的啟發

博客

吳旭茉:夏寶龍主任訪港帶來的啟發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上月中訪問香港6天,共出席了36場活動,會見了社會上各階層人士,涵蓋了政治、經濟、科技、民生和教育等多個領域,深入了解香港由治及興的最新情況。6天的行程中,夏寶龍主任透露了幾點信息,為香港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打下了強心針。筆者認為香港各界應該好好把握這些大政方針,才不會辜負中央對香港的厚愛和期望。 夏寶龍主任訪港期間,曾與本地及外國商會的代表會晤。有與會者會後透露,夏主任會上再次強調,「一國兩制50年不變是可以超越的」。「超越」兩字可以有不同的解釋,但大家都會理解成時間上的超越。具體來說,即2047年後,香港的社會制度會繼續保持不變。 盡早謀劃2047年後過渡安排 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出席香港回歸25周年慶典並發表講話時亦提到,「一國兩制」經過實踐反覆檢驗,符合國家、民族以至港澳的根本利益,既獲得逾14億祖國人民鼎力支持、港澳居民一致擁護,也得到國際社會普遍贊同。「這套好制度須長期堅持,沒有任何理由改變」。 現在距離2047年尚有不足25年,筆者認為應該盡早為「50年不變」之後的香港作好過渡規劃,尤其是大家關注的房屋地契等法律問題。據了解,現時至少有三萬份土地契約於2047年到期,屆時這批房屋該如何處理仍是未知數。加上目前銀行按揭最長年期為30年,跨越2047年,之後會怎樣呢?雖然政府早前透過金管局向銀行發出指引,無須因為2047年而調整現時的按揭政策,但作為一個法治社會,能夠盡早釐清2047後的法律問題,越能穩定民心。 即使海外投資者,在考慮投資的時候,都希望看到投資目的地的遠期規劃,如果可以盡早制定具體的過渡安排,相信可以增強外資長遠的投資信心。有與會人士還透露夏寶龍主任在會晤商會領袖時提到「一國兩制」的優越性,提到外國投資者無須擔心香港營商環境出現變化,藉此釋除外資的疑慮。事實上,長期保持香港「一國兩制」地位,不單符合各方利益,亦是統一台灣的範例,絕對有理由相信中央維護「一國兩制」的決心。 另一方面,「十四五」規劃綱要確立了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定位。習近平主席去年訪港時,到埗的第一站就是考察香港科學園,同在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和科研人員、青年創科企業代表等交流。而夏寶龍主任這次也訪問了香港科學園和科技大學,他對香港科技發展感到鼓舞,期望能努力加速建立香港國際科技中心。更重要的是夏寶龍主任提到,有需要時,中央會在國家層面上幫助香港解決問題。 香港創科發展要追落後 然而筆者早前亦提過,香港要扮演好創科的地位角色必需與深圳有所分工,取長補短。深圳的創科事業已經走在前沿位置,有豐富的創科經驗,香港應該虛心向深圳學習,彌補這方面的短缺。 香港無疑具備成為創科之都的優勢,但同時也有不少有待改進的地方。客觀分析,深圳在2021年對科創的投入是香港的六倍;而深圳的科創領軍企業是香港的一倍;在新型基礎設施方面,香港更是遠遠落後於深圳;至於科技人才方面,估計未來四年,香港仍然缺乏至少七萬科技人才。最近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一眾局長和立法會議員走訪大灣區城市,相信對大灣區的創科成就一定是嘆為觀止。香港該如何與大灣區城市互補優勢,有所分工,清晰自己的定位,而不會重複建設,方能對香港未來的創科路有所裨益。 香港能有今天這個安定局面實來之不易,是中央的全力支持和港人艱辛努力和巨大代價換來的。沒有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根本談不上任何建設或長遠目標。一如夏主任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2023」開幕禮上致辭時提出的四個「要」和「不要」:要安定安寧,不要暴亂動盪;要繁榮昌盛,不要凋敝衰敗;要精誠團結,不要對立撕裂;要文明法治,不要野蠻失序。香港實在不能再耽擱下去,要聚精會神謀求經濟發展,讓「一國兩制」這個好制度得以行穩致遠。 撰文:吳旭茉 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 ============= 延伸閱讀:吳旭茉:國家增強創科引領  [...]

博客

《財政預算案評論》政府推數碼經濟 專家籲加強網絡安全防禦

就香港政府昨天公布的 2023-24 財政預算案,全球網絡安全領導企業Palo Alto Networks香港及澳門董事總經理馮志剛分享了對其科技和創新領域相關政策的見解。 1.除了吸納海外人才,更要重點培育本地人才 全力支持政府吸納海外人才的相關政策。奠定香港為全球人才的聚腳點,鼓勵國際及本地人才在此建立職業生涯對香港經濟舉足輕重。僅在2022年,香港就損失了20 -30%的創科人才,其中包括不少從事網絡安全工作的專業人士。本港企業的資訊總監(CIOs)於聘請網絡安全專業人士時亦反映遇上不少挑戰。為配合未來的數碼經濟發展,加強對培育本地人才至關重要。 Palo Alto Networks 一直致力培養學生的科技知識和技能,協助他們於網絡安全領域獲得出色成就。我們推出網絡安全學院計劃,如透過與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等本地教育機構合作,讓學生為投身網絡安全行業做好準備,確保本港未來有充足的新血。創科人才短缺的問題不會在一夜之間迎刃而解,值得慶幸的是,政府正在積極採取措施來舒緩人才短缺的難題。 2.發展數碼經濟及金融 加強網絡安全為首要任務 我們為數碼經濟的未來發展感到興奮,相信這將會為綠色科技金融市場、虛擬資產(Virtual Assets)的零售交易,以及推廣數碼貨幣方面均帶來不同的機遇。政府起了帶頭作用,將可帶領業界全速發展。世界各地投資者的信心促成了香港長期保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然而,隨著數碼經濟活動越來越頻繁,我們應牢記任何具破壞性的網絡事件,無論是勒索攻擊、數據洩露抑或交易系統中斷,都可能損害投資者的信心。 長久以來,金融服務行業一直是網絡駭客的目標行業之一。我們已經看到針對加密貨幣交易的國家網絡攻擊,如去年由北韓策劃的類似事件。監管機構和金融部門必須加強安全防護,實施全面的網絡安全偵測,並與國際機構合作,掌握最新的網絡安全情報。 3.推動創新科技 慎防新興科技的安全漏洞 政府宣布撥款160億港元,致力將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I&T)中心。此舉廣受業界歡迎,也進一步肯定政府對創科所作出的支持。政府同時推動新興科技,推出各項相關政策,例如宣布建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撥款5,000萬港元用於Web3發展、投資生命科技等。這一系列政策正好為香港加速數碼化進程,邁向成為創新科技中心。然而,這些創新均依賴雲端架構、5G網絡和物聯網等技術驅動,網絡風險和安全漏洞亦有可能隨之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