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廖錦興:《獅子山下》與《前》

人生是什麼?「人生中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我們在一輩了中遇到多少次悲歡離合、掉了多少眼淚、展露多少笑容?能在香港這塊福地長大及生活是多麼的幸福。「人生不免崎嶇,難以絕無掛慮」每當遇到失落甚至逆境,聽到一些鼓勵便會重新奮鬥。     香港的成功因素包含了歷史、文化和機遇等等,但香港人的奮鬥心和堅毅精神乃不可或缺。如果要選一首歌曲代表香港,相信《獅子山下》將實至名歸,非常感謝黃霑和顧家輝創作了這首家傳戶曉的經典歌曲。 這首歌曲是1970年代香港電台實況電視劇《獅子山下》的主題曲,唱出香港從窮困城市到國際都會的勵志故事的主旋律。2002年11月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訪港,發表演說時引用了此曲的歌詞更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周年製作了一首主題曲《前》,再次引發起筆者的共鳴。回望香港回歸祖國25年,歷盡滄桑,走過無盡荊棘之路。《前》由陳少琪作詞/監製、張家誠作曲/編曲的作品,寫盡港人的心聲。伴隨這首《前》,還有四部微電影《出發2022:幸運熊》、《手錶》、《空間魔術師》和《轉型》描述4位年輕人迎着國家機遇,奮發前行的故事。 香港人曾經無負眾望亦能發光到遠岸,做人處事亦有責任感,勇敢擔當。「過雲雨常妨礙着遠望,到晴朗時同迎候陽光,無用看得到才信,明白努力後才有望,同留在海港,同聚焦於前方。」我們常說逆境自強,而這段時間正正在考驗新生代的自强能力,是谷底反彈還是選擇繼續躺平?「既然向前期待大發現,再無理由行動待明天」高速發展的年代,要坐言起行,「摸着石頭過河」找對錯,總比思前想後而裹足不前更有意義。 「在這機遇面前,希望面前好好的鍛鍊,歲月留身邊,開展不忘信念,用我心路代言堅毅代言建立每一天,尋夢者的長跑盡全力領先。」這段歌詞是筆者最喜愛的,因為曾經也是尋夢者,明白什麼叫堅持;明白如何做到領跑;明白沒有走過崎嶇路途汲取寶貴的失敗鍛鍊,就沒有成功。老生常談的「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缺少歷練的人,縱然碰到機會,也不會屬於自己。 香港是個國際性多元化又包容的城市,接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理念。在回歸前後面對過不同的挑戰和困難,我們都逐一克服。這兩年出現歷史上第二次移民潮,同時亦有年輕人整裝待發追尋創業夢想,希望把握粤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在機場灑淚離别出生地及本地初創獲獎的燦爛笑容形成強烈對比,這亦是香港美麗之處,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的尋夢方式,互相尊重、包容及祝福。 《獅子山下》或《前》這兩首勵志的經典歌曲,值得大家一聽再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1Oa8sm743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yhAJPUBVFc&list=RDsyhAJPUBVFc&start_radio=1 無論是《獅子山下》或《前》,歌詞中都獅子山下四個字,帶有濃濃的香港堅毅不屈精神。「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隨,無畏更無懼。」離港追求新生活的受到我們衷心的祝福,有空常回家;留下努力打拼的請發揮香港人精神,互助守望,「在這獅子山下衝線,願這香港同心一起創建」。 撰文 :廖錦興博士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

本港時事

回歸25載 共譜香港新篇章

「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現有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已經走了四分一世紀。儘管期間經歷了不少風風雨雨,但「一國兩制」這個前所未有的創新理念,經過25年的實踐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未來的25年,或有傳25年之後再一個50年都不需要變的政經環境下,香港將何去何從呢? 為紀念香港回歸25周年,本刊特地製作了這輯封面故事,為讀者總結25年來香港的經濟發展,並為第六任行政長官李家超未來五年香港的一些發展重點把脈,履行他競選政綱中所強調的「強化政府治理能力,團結一致為民解困」。李家超還承諾,未來施政將以結果為目標,帶給市民會做事、做成事的政府,全面提升香港的競爭力,奠定香港發展的穩固基石。 在中央政府、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已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正處在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我們寄望在李家超帶領下的新一屆特區政府,展現施政新氣象,為香港的發展譜寫新篇章。 回顧過去四分一世紀,西方傳媒曾經以《香港已死》〈The Death of Hong Kong〉來對香港的回歸作出預言,但經歴25年後,香港在各方面不但沒有奄奄待斃,反而是越見猛進。25年來,香港繼續是一個單獨的關稅地區,繼續保持自由港地位,繼續實行低稅政策、自由貿易政策,自行發行貨幣,保持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經濟得到平穩發展。 數據說明香港繁榮 正如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在本港一個有關《一國兩制的成就與展望》論壇上透過視頻發表的說話,「從回歸之初到現在,香港的GDP從1.37萬億港元增長到2.87萬億港元〈人均GDP從21.2萬港元增長到38.7萬港元〉,港股市值從3.2萬億港元增長到38萬億港元,外匯儲備從928億美元增長到4,650億美元,香港在全球法治指數中的排名從60多位上升到第19位,香港的人均預期壽命更已連續多年穩居全球榜首。」 日前,瑞士洛桑的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最新發布《2022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排名由去年全球第7位,升至第5位。年報內的四個競爭力因素中,香港繼續在「政府效率」及「營商效率」取得良好排名,「經濟表現」及「基礎建設」的排名亦有上升;在「商業法規」方面,香港繼續排名全球第一位,「公共財政」、「稅務政策」及「國際投資」則為全球前三名。香港政府回應指出,有關排名肯定香港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是有賴於「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對香港的長遠經濟發展和競爭力充滿信心。 雖然過去兩年多,香港社會出現暴亂,一度令到政經環境不靖,但中央政府因應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彌補漏洞,鞏固了憲法和基本法的憲制秩序,令香港的長遠發展重上正軌。 全文請參閱最新一期7月號《資本雜誌》 [...]

博客

袁武:團結各界共創新局

香港中華總商會衷心祝賀李家超高票當選第六任行政長官,充分反映其務實而具突破思維的治港理念和施政綱領,獲得選委廣泛認同與支持。我們亦相信其破舊立新、敢於改變的勇氣和擔當,定能帶領香港發展再創新輝煌。   面對近年內外挑戰不斷,特區政府的決策必須更果斷。中總認同候任行政長官提出「以結果為目標解決不同問題」的理念,並採納現屆政府提出的架構重整方案,重塑成3司15局,增設3名副司長,相信新架構能因應新發展形勢,提升政府的統籌協調能力,產生協同效應,聚焦處理本港深層次問題。   我們期望新一屆政府能用人唯才,並釐清各司、局長的權責,確保新制度實際運作取得預期效果。我們亦認同李家超提出建立政府應急動員機制、做好危機處理,確保可迅速調動公務人員,並透過成立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義工網絡等,積極團結各界力量,助力政策措施更有效落實。此外,我們建議新一屆政府可探討增撥資源提升政策研究功能,並加強與傳媒溝通合作和善用社交媒體平台,讓政府政策能更有效推廣與執行。   提升經濟競爭力   鞏固香港優勢、全面提升競爭實力,是推動經濟和營商發展的關鍵。李家超強調要以戰略目光進行長遠規劃,並就促進經濟增長、強化整體競爭力提出多項建議。事實上,香港擁有「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獨特優勢,必須做好聯通國內國際的橋樑角色,積極吸引全球人才、資金集聚,為香港經濟拓展新動力、發掘新增長點。   中總一直建議香港要打造金融與創科雙核心都會區,透過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功能,並加快建設「新界北小矽谷」,對接深圳創科發展。期望新一屆特區政府能協助港商在內地投資經營和業務拓展給予政策支持,並在CEPA框架下引入更多便利香港服務業的開放措施。新一屆政府更要致力強化與東盟及「一帶一路」市場的交流合作,並積極爭取加入RCEP協定,支援本港工商各業尋找區域經貿發展新商機。   重建社會凝聚力   經歷過去數年泛政治化的環境,香港極需要和諧穩定的氛圍,聚焦經濟、改善民生。我們贊同李家超提出共建更宜居、更有活力、更團結的香港,尤其是著力解決困擾本港發展多時的土地與房屋供應問題,包括推動「公屋提前上樓計劃」、成立土地房屋供應統籌組、全面審視及部署北部都會區和明日大嶼的整體規劃,這將為本港經濟和產業長遠發展帶來莫大裨益。中總期待新一屆政府能以突破思維,重新檢討土地房屋供應的相關政策和程序,加強推動各界持份者的溝通和參與,真正做到提速、提效、提量的目標,紓緩社會對土地房屋的迫切需要。 [...]

本港時事

工展會12.11重臨維園 擬明年首辦大灣區工展會

隨著新冠疫情緩和,工展會停辦一年後,「第55屆工展會」將於12月11日至明年1月3日,重返銅鑼灣維園舉行,展期為24天。至於「網上工展會」則由12月11日起,至明年1月10日上線,為期31天。 發布會上,主禮嘉賓進行啟動儀式。   由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舉辦的年度盛事工展會將以「線上+線下」的形式與市民重聚,今屆主題為「魅力光影耀工展」,將設有超過830個攤位,分布於9個主題展區,包括食品飲料、廚具及家電、美容及保健產品,以及服飾精品等。   有見8月份舉行的「2021工展會購物節」和10月份舉行的「第8屆香港美食嘉年華」皆非常成功,加上年尾屬傳統消費旺季,廠商會會長史立德預期今屆工展會有望創下佳績;大會將聯同各參展商,在線上線下推出超過400項「破抵價」購物優惠,包括大量低至1折的產品,讓市民盡情為迎接佳節掃貨。   史立德續指,明年是香港回歸25周年,也是廠商會88歲生日,為此,廠商會正籌備一系列慶祝活動,而打頭陣的就是明年1月1日在工展會會場內舉辦「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暨廠商會成立88周年」大型慶祝活動,與市民一同迎接繁榮豐盛的2022年。 疫情尚未退卻,廠商會副會長兼展覽服務有限公司主席施榮恒指,大會將採取嚴謹的社交距離和防疫措施,包括要求入場人士使用「安心出行」,以及必須量度體溫,場內亦不可飲食及試飲試食。此外,大會更會在會場內設置流動檢測實驗室,為參展商及工作人員提供新冠肺炎檢測服務,令市民更加安心遊工展。施榮恒亦透露,大會將於明年在大灣區開辦工展會。惟中港兩地仍未開關,因此現時仍在計劃階段,將視乎不同城市的展覽場地及疫情而決定。   展覽服務有限公司首席營運總監袁少華亦透露,由於「2021工展會購物節」舉辦成功,廠商會將於明年6月30日至7月3日,香港回歸25周年期間,於亞博續辦購物節,並預期場地將進一步擴大。   至於「網上工展會」,大會將於展會期間推出「工展會App」,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展會資訊,市民亦可透過應用程式參與場內的抽獎活動,以及下載電子優惠券,盡享展會不同的購物優惠,首30,000名登記成會員的市民更可享免費入場。   今屆的入場門券下調至每張8元,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的市民,亦可於每天下午6時後免費入場等。惟受疫情影響,市民進場須使用「安心出行」及量體溫,場內亦不可飲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