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系列

中出會長張學修 迎一帶一路貿易機遇

香港回歸二十年來,正是中國大陸經濟高速增長時期,香港明顯受惠於中國的崛起,在投資、貿易和旅遊等各方面帶來不少機遇。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張學修回顧回歸二十年指出,港商在內地投資從早期集中廣東省一帶,到今日遍布全國各省市,說明回歸後,中港兩地的溝通交往較過去頻繁,加上中國發展迅猛,交通基建一日千里,幾乎各省市地區都有港商的投資足跡。 資料顯示,截至去年12月,香港共有100,587家進出口貿易公司,雇用480,963名員工。香港的主要貿易夥伴來自亞太地區,而自1985年起,內地一直是香港最大的貿易夥伴。 張學修表示,內地自改革開放以來,在香港全球貿易額中所佔的比例由1978年的9.3%,躍升至去年的50.8%,排在首名位置,相當於4,973億美元;而美國則排行第二位,僅佔7%。「回歸後這20年來,投資機會無疑比回歸前多得多。一方面,香港和外國的生意貿易往來保持穩定發展;另一方面,內地同時又提供不少機會給港商發展。」 投資區域和品種擴大 他舉例指出,早期港商主要集中在廣東一帶投資,隨著中港兩地的交往增加,港商的投資區域不斷擴大,投資品種亦較過去繁多。除廣東省外,已經逐漸擴展至華東、華中,甚至西北部的新疆等地區。「從投資渠道看,之前主要依靠人際關係互相牽引介紹,現在這種人脈關係已經不是唯一的渠道。這些年來,我們看到不少省市的一把手親自率團來港招商,主動招攬港商到當地投資,這種機遇比起回歸前確實不少。」 正因為回歸後,中港兩地的距離慢慢收窄,過去的隔閡逐漸走向融和,除了港商在各地的投資外,內地民企的壯大,亦加強了香港轉口貿易的地位。「香港的出入口加轉口,每年大致一萬億美元,但前兩年受到環球經濟影響,貿易總額低於萬億美元,估計今年貿易總量會增長大約5%,可以重上萬億水平。」 不過,張學修認為本港的出入口貿易仍然存在一些隱憂,尤其是過去兩年全球經濟增長和貿易總額均告下跌,當中很大原因在於內地GDP之前平均增長高達7至10%,但自2015年開始有所回落,GDP更是破7,去年亦只有6.7%的增長,因此亦影響到貿易額的多寡。此外,內地企業要面對流動成本上漲、工人工資提升以及流動合同減少的影響,再加上「五險一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導致成本增加,前兩年又要面對人民幣升值影響,所以有部分廠商選擇遷離中國,改為前往越南、菲律賓、斯里蘭卡等國家投資設廠,貨物貿易因而有所減少。 內地逐漸接受國際慣例 然而在中港兩地的投資貿易大幅增加,相互交往更為頻繁下,兩地亦逐漸磨合,貿易糾紛較過往大為減少。「從雙方的密切往來中,內地已經逐漸接受國際慣例,對合同標準亦有共識,接受買賣雙方存在的約束。內地同香港從事貿易多了,香港的合約版本也是國際版本,自然將這種國際慣例帶入到中國內地,他們也慢慢接受了,同時也進步了。」張學修表示,回歸後兩地溝通渠道增加,再不像從前般,要靠關係打通方便之門。現在只要有實力、有產品、有資金都可以在內地找到投資機會。 對於未來的貿易發展,張學修表示樂觀,主要是香港始終保持著轉口貿易的優勢,特別是中國內地的對外貿易中,有很大部分經香港處理。去年,內地約有13%的出口貨物(總值2,670億美元)及16%的進口貨物(2,470億美元)通過香港處理,而香港約有60%的轉口貨物來自內地。 持續發展離不開中央支持 張學修同時強調,香港的發展離不開中央政府與內地經濟的支持。現時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十三五」規劃,以至「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等,都將香港的角色與所發揮的作用充分考慮在內。可見中央政府始終把香港放在重要的戰略位置,為地區經濟的發展提供各項平台與機遇。「至於香港不斷加強與內地經濟的互聯互通,同時通過投入國家戰略,刺激地區經濟進一步騰飛,這是順應國家大勢,也是順應歷史發展趨勢的關鍵之舉。」 當前國家「一帶一路」平台進一步升級,在國際社會間取得了高度認同與支持。「一帶一路」中的「資金融通」是機遇也是挑戰。香港在投資環境、金融體系及產品上存在既有優勢,能夠充分發揮作為國內外資金流動的「超級聯繫人」角色,進一步強化在國家經濟中的地位。 他說,「一帶一路」屬於國際性建設項目,更多涉及基建、交通,相信同時會帶動貿易發展。「一帶一路」由理論提出到現期已有四年,期間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化為現實,成為世界上愈來愈多國家和地區的共同選擇。前不久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取得空前成功,取得豐碩成果,這是該戰略升級的標誌。在論壇開展過程中,各國政府、地方、企業等達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識、重要舉措及務實成果。一系列清單以事實說明了「一帶一路」將在國際政經舞台上發揮愈來愈深遠的影響力。 張學修強調,機遇當前,香港需要從政爭中走出來,凝聚各界力量,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順國家大勢而為,投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尤其在「資金融通」上施展自身所長,在不斷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在與沿線廣大地區之間的互聯互間發揮應有的影響力。 灣區經濟定位要清晰 至於「粵港澳大灣區」,張學修表示屬地區性項目,涉及深為港人所熟悉的珠三角9個城市。此前,這9個城市是各有各做,因而出現重複性建設,而今統一發展,對香港人而言,提供不少機遇。9個城市之間既有合作又有競爭,競爭方面,需要政府作出引導性,規劃性的定位。 「前兩天我們與多個商會和特首林鄭月娥會晤,我便提出了其中一個問題,就是香港在大灣區的定位問題,政府要多些顧及業界的需要和利益。其次是9個城市之間各有優勢,尤其香港的優勢如獨立關稅區、稅率低及資金自由出入等,這些都是內地省市所沒有的,我們應該善用優勢,全面發揮自己獨特之處。在這個合作過程中,自然能夠為香港帶來黃金機遇。」 [...]

名人系列

廠商會長李秀恒 強化服務業主導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李秀恒認為,回歸20年香港的經濟發展整體向好,尤其在金融方面更有長足進展。展望未來,他指香港要進一步發揮服務業的優勢,把握「一帶一路」和大灣區發展機遇,而隨著港珠澳大橋和高鐵相繼通車,人通財通,更會出現有新的局面。 雖然近年本港經濟增長只為2%-3%,但放眼全球,近年經濟持續波動,金融危機過後又有美國加息陰影,恐怖主義陰霾籠罩,充斥不明朗因素。中國可說是一枝獨秀,雖然近年增長放緩,但始終有6%-7%的增長。李秀恒指:「今天在歐洲任何一個大城市,都會發覺很多不確定性,如倫敦,脫歐談判如何?政治環境如何?恐怖襲擊不斷,再說法國、德國等大城市都不及香港樂觀。至於美國,IT科技進步的確帶動經濟發展,但特朗普的施政又是另一不確定性。」 香港人口七百多萬,經濟規模細小,能成為國際知名的金融中心、商務航運中心,在於開放城市的性質,打破細小經濟體的局限。李秀恒分析:「國際上很多商業運作都利用香港平台進行交易和操作,回歸前主要是美國、英國、日本資金,現在更多是內地資金。我們是多融的經濟體,不是小島經濟,愈多人來投資,就等於市場愈活躍。」 自由經濟獨特優勢 他認為香港有一系列獨特的優勢,包括低稅率,自由度大,進口關稅和批文便利,沒有外匯管制,貿易自由度高,沒有政府企業的競爭。再有就是法治制度、人的廉潔水平。「愈多人來對香港從事商業活動,愈有利繁榮,不管是中國、美國、英國、日本、伊斯蘭的資金。像內地企業來港設分公司以至總部,添置或租用寫字樓,招聘人員,對整體社會是好事,值得歡迎。」 對於近期內地企業積極在港投地,被指搶高地價,李秀恒認為,香港土地供應有限,假如內地企業來港搶高地價,就不是營商謀利自由經濟那麼簡單,會影響民生,政府要適度管制,如港人優先的住屋政策值得探討,但不應因此而變得排外自封。 作為開放型經濟,李秀恒認為香港企業不應將眼光局限在一千平方公里的本地市場,應放眼「一帶一路」和大灣區發展。「隨著鐵路接通內地高鐵網、港珠澳大橋通車,中港人流物流更方便,人通就財通,未來有更多發展機會。」 一帶一路港商吃香 2016年,服務業已佔中國經濟的51.2%,超過農業和工業。「隨著內地人民生活改善,需要的服務愈來愈多,投資、旅遊、健康、文化修養、教育。再加上「一帶一路」規劃,沿線地區佔全球人口63%,但所佔GDP僅不足三分一,未來增長空間很大,在在需要龐大的資金和各種服務支援。香港是服務業的龍頭,服務業佔經濟九成以上,金融、醫療、旅遊、貿易,服務是產業鏈中最高增值的部分。所以,我們正處於一個很有利的位置。」 「一帶一路」市場龐大,有那些行業比較吃重?李秀恒指出,不同市場發展上需要甚麼各有不同,但有一些要點值得注意。「有人就有機會存在,很多中亞國家以往都是實行計劃經濟、社會主義,見到中國近二十年的鵬飛,很羨慕和欽佩,爭相學習。當年中國改革開放由深圳經濟特區開始,而深圳的發展起初正是由香港帶動。而那些中亞國家很希望學習這套特區經濟模式,積極吸引港商前去發展,分享技術和經驗。所以,中亞國家普遍重視港商。」 在國家公布「一帶一路」規劃之後,廠商會是第一個組織訪問團到中亞地區考察的商會,前赴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及吉爾吉斯坦等國考察,了解中亞地區的經營環境,以及港商在當地的新機遇。李秀恒表示,中亞國家人口龐大,消費者對電子產品、家電、食品的需求不斷上升,加上地理位置鄰近歐洲並享有關稅優惠,香港企業可開發中亞新興市場之餘,亦可將產品拓展至歐洲,將有利本港出口業發展。 另外,該會亦配合港府政策,設立一帶一路獎學基金,希望吸引一帶一路的學生來港學習。「人通財通,要發展一帶一路市場自然需要本土人才,我們配合港府計劃,挑選優秀學生來港,希望將來學成後留在香港工作,為企業服務開發一帶一路市場。」 借科技提升服務優勢 近年政府銳意推動本港產業多元化,李秀恒卻認為,香港體系不大,就業人口不多,以服務業為主要發展定位較為理想。「香港服務業應佔主導,假如再發展農業是倒退,工業方面全球產能過剩,香港沒有優勢。至於高科技領域,競爭激烈,也不是香港的優勢所在。但香港有很好的服務平台,可以為農業、新技術融資,亦有化驗、認證、商標註冊服務。」 他續指,香港應加強自己的長處,在未來服務主導的經濟,可以走得更遠,將低稅率、廉潔政府、自由貿易的優勢發揮得更好。過份強調補短而忽略揚長,反未必好。他建議,服務業界可從數據化管理入手,採用大數據、電子支付系統,以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未來經濟將有很大轉變,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網絡技術,為以往的溝通文化、營商文化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

名人系列

中總會長蔡冠深 鞏固金融拓展創科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認為,回歸二十年以來,香港的經濟營商環境變得多元而複雜。香港與內地的進一步融合衍生出多方面的營商機遇,但社會不同意見卻令經濟環境變得複雜。展望未來,一帶一路和大灣區發展帶來龐大的商機,他指香港擁有自由多元的優勢,不難分一杯羹。他又呼籲香港要與深圳和東莞組成智識科技經濟帶,優勢互補,加快創新科技的發展,拓展多元產業。 蔡冠深分析,回歸前,香港是殖民地,商界考慮的主要是本地市場。回歸二十年,香港經濟得到長足發展,與珠三角共建世界工廠,上萬家港企聘請數以千萬計勞工,造就一個經濟奇蹟。隨著內地富起來,內需擴張,以往不能沾手內地零售業的港商也獲開綠燈,本港品牌涉足內需市場大展拳腳,再而帶動現代服務業北上。 「到今天,中央力推一帶一路,也為我們提供重大發展動力,目前香港仍是中國最大投資來源地,約佔一半,而當內地企業走出去時亦有一半經香港。香港的地位是引進來走出去,如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所說,是雙向不可替代的平台。」他說。 開放經濟歡迎內外資 香港是開放型經濟,近三十年透過與內地融合而讓經濟得到重大進展,同時間卻在社會產生了不同聲音,繼而發展成政治爭拗。2003年沙士之後,國家給予香港CEPA、自由行等優惠政策,中港進一步融合,同時亦加大了予盾。面對本地反對聲音,政府實施了「限奶令」,而深圳居民的「一簽多行」亦調整為「一周一行」,卻令零售業大受衝擊。 蔡冠深認為,香港是舉世稱譽的自由經濟,本身亦是移民城市,一直歡迎全球包括內地的資金和精英,不應限制合法的商業活動。「像奶粉其實是快樂的問題,只要做好物流供應和理順社會聲音,最好全球奶粉來香港轉口,有生意為何不做?」 另外,中資企業近期在港天價投得地皮,引起市場嘩然。蔡冠深指,作為自由經濟體就得歡迎外來資金,包括中資。「以往歐、美、日資金來港,我們有否異議?為何現在要針對中資?應該平等看待。總之是按香港法律來經營的都應該歡迎。第二,外來人才包括西方人士、海歸等投身香港工作,都應按其能力評價。財才兼備是香港的特色,吸引全世界的資金和人才匯聚,紐約、倫敦都是如此成就繁榮。」 河套區科技園有利香港 香港回歸20年,GDP平均增長3.2%,蔡冠深指與其他成熟經濟體相比,如日本、美國、歐洲,香港的增長絕不失禮,或許更稍好一點。「如果減少政治爭拗、浪費時間和資源,香港的經濟會做得更好。如高鐵一地兩檢是很簡單的事,沒甚麼值得拗的,鐵路起好了,沒有一地兩檢有何意義?這是政治問題。」 至於未來香港經濟的走向,蔡冠深分析,國際化、金融和商貿仍然是香港經濟的三大支柱,接下來要強化的是科技與創新。「全球的發展大方向是『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如何創新?年輕人十分聰明,政府要做的是創造空間和條件,引導年輕人發展。」 政府早前與深圳簽署協定,在87公頃河套區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並確認河套區土地業權屬港府,實施香港的法律,蔡冠深認為這對香港發展創新科技十分有利。「在一個實行香港制度的廣闊空間,科研人員下班後很快就可返回香港市區居住、生活,有利凝聚本地、內地以至全球精英。海內外精英喜歡來香港居住發展,因為這裡環境好,有制度保障,予人信心。」 港深莞智識科技經濟帶 他認為,在發展創新科技上需要港深合作,大家優勢互補,不要抱著競爭心態,並指香港、深圳加東莞和惠州可以成為智識科技經濟帶,分工合作。「研發可以在香港和深圳進行,待有成果後,進行產業化,大規模生產可以在東莞、惠州進行,其後的品牌推廣、上市融資、總部經濟、知識產權又是香港的強項。」 對外方面,國家推動「一帶一路」規劃,港商如何分一杯羹?蔡冠深分析:「香港企業的優勢是現代服務業、國際化、金融與商貿。我們有健全法制、簡單低稅制,沒有外匯管制,金融與商貿雙輔雙成,再帶動航運。在『一帶一路』的發展上,國家擁有硬實力,包括能源、基建、礦產;香港可以做的是提供服務,包括金融、法律、建築、規劃、顧問等,支持國家走出去。國家所需,香港所長,強強走出去。」 他續說,國家走出去,正好是香港的強項。「一帶一路」分海陸兩路,前者由福建出海經香港到東南亞、非洲等地。其中,香港在東盟地區擁有龐大的網絡,華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至於具潛力的產業,他指香港一直強於製造業,包括製衣、鞋、電子,再有就是資源貿易,如海產、咖啡、茶葉、食品,當然還有房地產和金融,都是港商在一帶一路的機遇。 [...]

專題

習近平訪港 意義深遠

①習近平跟以往的領導人,包括江澤民,以至鄧小平,大不相同。 ②以經濟規模計,香港於中國微不足道,但重要性卻更舉足輕重。 ③習近平使命感重,且政績彪炳,老百姓現時亦正在享受成果中。 香港回歸二十週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本週四(六月二十九日)起將會訪港三日,出席慶祝回歸晚會及新班子宣誓儀式之餘,還會到訪石崗軍營、視察大型基建,以及會見特區主要官員、中央駐港人員,甚至泛民主派。 但願反對派,以至激進派生生性性,不要搗蛋,不要以一毫子「大」一百萬,皆因際此重要時刻搞事,對香港一點好處也沒有,亦對國家主席不尊重,而且全世界都注視,不給領導人面子即是自己丟面子,貽笑國際。 其實,習近平訪港,反映其對香港的重視。而事實上,習近平跟以往的領導人,包括江澤民,以至鄧小平,大不相同——從前的領導人,往往強調「韜光養晦」,着力安定內部,弄好經濟發展,對外則非常低調,甚至可說是忍氣吞聲;反觀習近平,卻對內注重經濟、照顧民生之餘,亦大力反貪反腐,可謂不惜翻天覆地,幾乎成為常態,對外則不再退讓,相反更有「拔劍」之勢,努力提升中國在國際舞台的地位,任重道遠,尤其是最近一、兩年,便致力爭取話語權。亦因如此,國家更加需要香港這隻棋子。 雖然,以經濟規模計,香港比起中國,現時已經微不足道。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資料,九七年時,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為一千七百六十三億美元,相當於中國九千五百二十六億美元的一成八;及至二○一五年,隨着中國GDP已上升了接近十倍,至九萬四千多億美元,而香港僅為二千八百八十億美元,即是只相當於中國的百分之三罷了。 不過,這並不代表香港於中國的重要性,已經今非昔比;相反,卻是更加舉足輕重。從前可能只是創匯,現在則是作為橋樑,幫內地「走出去」,與國際接軌。而這種作用,乃內地城市不能給予的,包括上海、深圳,即使走得如何快、如何前,仍然與香港沒得比。 當中,香港全靠三大優勢。第一,是完善的法制,就算內地現在也強調「依法治國」,但要追上來,仍需一段日子;第二,是自由,無論貨物,抑或資金,甚至資訊,都自由流動;第三,是英文水平,始終,英語是世界商業語言,所以,紐約、倫敦是國際金融中心,日本的東京、德國的法蘭克福無法取締其地位。 況且,習近平上任接近五年以來,可見其使命感重,亦願意承擔,且政績彪炳,沒犯過大錯,老百姓更正在享受成果中,雖然與發達國家水平還有一段距離,但已經不斷進步;雖然為了穩定,中央無可避免地加緊控制,但老百姓亦明白箇中利害,已然接受。 既然習近平擁有世界觀,視角以提升國際地位出發,其布局正好為香港創造美好環境,推動發展更上一層樓,港人(即使是反對派)應該給予其值得的尊重與愛戴,不要在其訪港期間搞事。 吳鴻生 南華集團主席 《資本壹週》社長 劉若文:《資本壹週》總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