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周伯展:引入海外醫生能改善公營醫生荒嗎?

香港公營醫生短缺的問題癥結是,公營醫院只有全港不到一半的醫生,卻要服務90%的香港市民,即公私營醫院的醫生病人匹配度嚴重失衡。筆者認為除了引入海外醫生,利用公私營醫療機構合作更能立竿見影,對港人就醫需求進行分流。   目前香港共有15,000多名醫生,對應740多萬人口,平均每千人約2名醫生,醫生密度小於美國的2.61和新加坡的2.29。但值得關注的是,眾所週知香港公營醫療福利好,造成在現行公營和私營雙軌制度下,90%的病人都集中在公營醫院就醫,但公營醫院醫生僅佔全港醫生一半不到,所匹配的人口比例嚴重失衡,以致公營醫生不足,私營醫生過多。   正因如此,香港很多公營醫院醫生,需要面對大量病人;而病人手術排期更是動輒以年計算。而疫情發生後,新冠肺炎確診病人必須在公營醫院就醫,無形中加劇了這種失衡,一些非緊急手術需要推遲或取消,騰出人手去照顧確診病人。因此,打破這種匹配失衡是目前香港急需解決的問題,其中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對於人手的補充有一定幫助,但就目前政府透露的條件來看,卻很難吸引人留在公營醫院。   海外醫院半天接診數量大約10個病人,跟香港的公營醫院比較差距相當大,以眼科為例,公營醫院眼科醫生一個上午便需要接診50個病人,工作壓力鉅大。從海外回港的醫生還要面對房屋、子女教育等問題,再加上公營醫院醫生流水式接診欠缺職業滿足感,香港並沒有很大優勢,對於能否吸引海外醫生回流並不樂觀,遑論留得著他們繼續在公營醫院服務,公營醫生荒能改善嗎?   面對如此困局,除了引入海外醫生外,同時亦應實行公私營醫院協作模式。2008年香港執業眼科醫生會與醫管局推出了「耀眼行動」,分流一部分公營醫院白內障手術輪候者到私營醫院,政府為其提供5000港元的津貼,私家醫生則以相對優惠的價格收取手術費,領綜援的病人更只收取政府的5000港元津貼的金額。2年時間內有約1萬人受益,手術輪候期由5年大大減少至2年以內,行動也一直持續至今。在此,大力呼籲政府推行類似「耀眼行動」的計劃,由政府提供津貼,公私營醫療機構合作,比起引入海外醫生更能直接即時解決目前醫療困境。而從中期考慮,政府也要培養更多醫科生、護士及醫療輔助人員,港府更要加大醫療資金投入,解決同樣不足的醫療硬件問題,包括醫院床位、手術室及儀器。   香港回歸23年僅建了1家醫院,床位十年僅增加了1,000多個,跟不上人口增長。香港的醫療技術、醫德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譽,如果加大硬件投入,不僅可以解決醫療資源短缺問題,更可發展成一個能承接東南亞醫療需求的高端醫療中心。       撰文:周伯展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 眼科專科醫生 [...]

博客

周伯展:發展生態價值較低的邊陲綠地興建公營房屋

香港房屋問題持續,一屋難求,公屋輪候時間愈來愈長,平均5年,創22年來新高。隨著人口增加,未來房屋需求只會有增無減。儘管已設法在有限的土地上興建房屋,讓市民「有瓦遮頭」,但樓價一直攀升,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經無法承受。 較早前有報告將香港列為世界上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其次是紐約、新加坡和倫敦。該排名並未考慮到香港房屋的面積很小,市民的平均生活空間與停車場車位的大小相同(即每人僅13.4平方米),普遍市民過著繳付高昂租金的低水平生活。 日前,前行政長官梁振英建議撥出不超過100公頃、位於大欖郊野公園的邊陲土地,即約千分之二的郊野公園土地,興建約3萬個500平方呎的居屋單位,每呎劃一售6千元(即每單位300萬元)。售價包括開發土地及建築成本,若工程有盈餘,則留予屋苑作日後維修和翻新儲備之用。因此政府在財政上將處於無盈無虧的狀態。 由於郊野公園目前佔香港土地總面積的40%,相比之下,新加坡的郊野公園面積僅佔其土地總面積的2%,因此上述建議非常值得參考,而且可行性甚高。別忘記郊野公園用地在2008年增加了2,360公頃,僅使用100公頃的郊野公園土地為香港家庭建造3萬個住屋單位,並不會對香港郊野景色造成很大影響,絕非不可行。 與政府早前於新界收回3幅私人土地以興建1,300個單位相比,大欖郊野公園邊陲土地建屋更有效益,且具可持續性。可惜的是政府於2018年無限期中止了大欖郊野公園部分建築的顧問研究,香港人連顧問報告也看不到。 香港的房屋問題已持續了數十年,必須及早解決。房屋短缺加劇各種社會問題,包括教育、貧富懸殊以及年輕人向上流動等問題。政府已將《明日大嶼》作為優先發展項目,但「遠水不能救近火」,何不利用生態價值較低的邊陲土地興建公營房屋,解決市民的住屋需求,才能讓社會和諧。   撰文:周伯展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 眼科專科醫生   [...]

博客

周伯展:通關「有期」 抗疫措施須清晰

今年4月首宗流入社區的變種病毒確診個案雖然沒有釀成大規模擴散,但該確診印度男子及其親友所引發的恐慌,導致東涌、薄扶林、鰂魚涌多個屋苑的居民需要被集體強制隔離,還要全港外傭強制檢測,突顯了政府在執行防疫抗疫措施時的混亂。 其實印度本輪疫情爆發並非突如其來,國際新聞早有追蹤報導,筆者於4月6日已經去信政府,提議暫時禁止印度航班來港,但政府的「禁飛令」直至 4月20日才生效。而近日台灣疫情升溫,飛行員群組爆發令台灣單日確診數字急升至3位數,特區政府5月16日晚宣布,於17日開始進一步收緊台灣人士入境香港的檢疫及篩檢措施。看來特區政府有汲取到4月時反應慢半拍的教訓,對於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又是否可以重燃希望? 現時香港只要能滿足內地和澳門要求的「連續14天無源頭不明個案」,便可商討通關。要達到「14天清零」,政府除了鼓勵市民接種疫苗,在執行抗疫措施時亦必須指令清晰,例如將食肆以員工接種疫苗、食客使用「安心出行」程式登記的情況劃分為四種安排,措施執行過程複雜,令人無所適從,業界更擔心朝令夕改。 筆者建議設立專責防疫抗疫的工作小組,成員包括專家、司局長,由一人負責作最終決定,相信會更為有效。防疫措施在深思熟慮後再公布,才會令市民對政府恢復信心。 能否與內地通關關乎香港經濟命脈,在現時未能做到「14天清零」的情況下,港府可否考慮率先開放內地居民來港免隔離?既然居於廣東省的港人能以「回港易」計劃返港,處於同一環境的廣東人為何不能來港?現在「回港易」擴展到全國港人,同樣的邏輯,為何全國其他人不可來港呢?北上需要中央批准,放寬南下防控措施,香港政府不是可以自己作主嗎?哪怕是「半通關」也好,早日恢復往來,才能重振香港經濟。   撰文:周伯展醫生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眼科專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