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動態

貿易戰與反修例風波 | 中小企如何應對雙重打擊?

中美貿易戰繼續發酵,環球經濟增長持續放緩,加上近期因反修例風波引發連串社會事件,對本港經濟造成重大的打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推出總值191億元的紓困措施,當中特區政府向中小企「派糖」18億元,包括豁免政府收費及租金寬減,同時備用20億支援中小企,期望對企業有所幫助;有商界中人坦言,中外事態發展尚未開朗,本港經濟最壞情況尚未出現,呼籲業界早著部署,應對這個難關。 Text / Henry Lau Photo / 張展銳、鄺銘漢 有經濟學者指出,貿易戰及反修例爭議持續,無論是生產商還是零售商的營運環境轉趨惡劣,經濟下滑的連鎖效應已逐步浮現,有大型企業開始減薪節流,料要求放無薪假、裁員等陸續有來;估計未來,如航空、酒店、旅遊、零售及飲食業界,勢成5大「重災區」,恐怕今年聖誕節前或出現企業結業潮。至於有人力資源公司顧問指出,中小企採取的方式會不同,多直接裁員或結業,而非單減薪對應市場的變化。 中小企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表示,近月不少中小企面對經營困難,部分餐飲業生意大減30至50%,亦有零售店不再請兼職,有商戶更要員工放無薪假。他說,這類行業多以現金付款,生意大減令現金流短缺,特區政府雖有措施支援中小企,但有銀行態度審慎,近期反而收緊中小企信貸額,甚至要求提早還款,業界中有人感悲觀,正在「吊鹽水」,如情況持續或有中小企會倒閉。 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坦言:「香港正遇到前所未有的大困難。」今年經濟可能出現零增長,建議各方可考慮三招共度時艱:1. 業主考慮減租或延租;2. 銀行不要要求提早還款;3. 政府擔保企業貸款,讓中小企的還款期可變得更加寬鬆,讓企業可有喘息的機會。 廠商會 :經營環境比沙士海嘯更差 中華廠商聯合會行政總裁楊立門指出,在中美貿易戰下,本地社會事件對港營商環境影響有目共睹,對零售、餐飲及服務業帶來直接且非常沉重的打擊。再者,漸有外國政府對港發出旅遊警示,來港內地客減少,令營商環境進一步受壓。倘若情況持續,他認為中小企「捱不到很久」,亦不排除會出現裁員潮,預計大部分企業今年內的業務表現仍未見曙光。 內地設廠及在港零售商最傷 據悉,在貿易戰持續下,近月有不少會員反映今年訂單流失情況超乎預期,從香港進口跌幅看,反映內地經濟下行壓力大,整個供應鏈亦受拖累。隨著美國對華的不同產品逐步實施增加關稅,楊續指,尤其對本港電子、小型家電及五金行業界造成沉重的打擊,個別在內地有業務的製造業更明言業務正在「吊鹽水」,若情況持續有面臨倒閉的危機。另一方面,楊立門指出,加上持續社會衝突事件仍未見平息的跡象,在從事製造業的會員當中,部分均有於內地設廠及在本港設有零售業務,他們正面對內憂外患的挑戰,情況最為嚴峻。 楊立門表示,相比2009年金融海嘯及2003年的沙士肆虐,這次內外夾擊的風潮,至今政府並沒有提出明確及具體方案會如何平息事件,令業界感到事件沒有盡頭般,無計可施。不少會員對於企業經營,採取審慎及觀望的態度,避免作出錯誤的決策。 楊立門指出,廠商會近年積極為會員開拓新興市場,扮演橋樑的角色,先後組團赴孟加拉及埃塞娥比亞當地考察,研究外遷生產線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廠商會舉辦不同類型的研討會及工作坊,協助中小企升級轉型,加上每年在本港及外地舉辦的工展會,協助港商打造品牌及加強市場推廣。 建議為中小企提供稅務展銷補貼 面對現時嚴峻的經濟環境,楊立門表示,儘管政府設有不少針對中小企的貸款及資助基金支持,惟「遠水不能救近火」。他提議,特區政府可為中小企提供稅務優惠,以協助中小企抵銷業務虧損;另一方面,在市況轉差下,中小企一向在市場推廣資源上較為緊拙,他建議,政府可向中小企提供展覽會補貼,如資助展位的租金或提供津貼以吸引更多買家來港,助中小企渡過難關。       [...]

香港

樓市速報:「反修例」餘波未了 工商舖料跌價逾一成

今年上半年物業市場如過山車般大起大落,一方面受到中美關係影響,另外近期因「反修例」事件而引發一連串的政治風波持續發酵,工商舖市場可謂陷入低谷。市場人士認為,目前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並料短期內工商舖將轉入調整期,整體交投會有顯著回落,買賣價將會有10%至15%的跌幅。而在工、商、舖3大範疇中,商舖的買賣及租務影響較大。 本港近月的社會爭議不斷,加上受到中美貿易戰不明等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物業市場可謂忽起忽落,從年初氣氛淡靜,到中美關係緩和,市場錄得多宗大額物業成交,之後隨兩國關係再度轉差,加上本港的政治爭議不斷升級,工商舖市況更陷入低谷。 據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6月錄得471宗工商舖買賣註冊登記,按月下挫28.6%;註冊金額則錄約62.96億元,按月回落17.3%。而在6月的工商舖3個板塊中,商廈市場的表現較好,註冊量錄得135宗,與5月相同;註冊金額共約22.49億元,按月下跌約35%。 另工廈註冊量錄234宗,按月下跌36.8%,成交金額涉共約18.71億元,按月下調26.4%。商舖則錄102宗登記,按月回落34.2%;成交金額總值約21.76億元,按月微跌6.4%。總結今年上半年,工商舖註冊宗數共錄2,896宗,較2018年同期大跌45.8%;註冊金額錄約537.91億元,按年減少18.2%。 按年跌幅三成四 美聯工商舖營運總監兼商業部董事翁鴻祥表示,今年3、4月寫字樓的交投回升,但是自5月初中美貿易戰再生變數後,投資氣氛急轉直下,加上6月高銀金融(00530)棄購啟德商業地王,商廈市場頓時冰封,在上月的甲廈成交中,有多達八成的交易是在地皮撻訂前而成交,意味隨後的交投更為慘淡。 若以區域畫分,港島區錄得4宗買賣,按月挫逾三成,九龍區則錄得6宗,成交最多為觀塘中海日升中心,連錄2宗成交;至於新界再度錄得零成交。由於成交量冰封,6月零成交的甲廈錄得41座,屬近月較高水平。綜計今年上半年,全港50大甲廈僅錄89宗買賣,較去年上半年的134宗下跌三成四,但就較去年下半年的64宗升三成九。 對於下半年工商舖的走勢,中原(工商舖)董事總經理潘志明指出,受累於中美貿易關係的磨擦加劇,再加上本港政治動盪,短期內投資市場的前景未見明朗,下半年工商舖料進入調整期,未來1至2個月交投會見萎縮,相信不少企業及品牌擴展業務步伐亦會稍作延遲。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市場預料下半年整體工商舖買賣價將會有10%至15%跌幅,而在工廈、寫字樓及商舖3個範疇中,業界人士均認為商舖買賣及租務影響較大。   商廈成交料回升 先是寫字樓方面,據中原工商舖數據,今年上半年商廈買賣宗數共錄得573宗,較去年下半年大減46%,涉及的總成交金額達354.78億元,較去年下半年上升約43%。美聯工商舖行政總裁黃漢成認為,看好商廈下半年的表現,因為有多個商廈全新盤計畫下半年推售,從而令成交量將會出現較大升幅。至於億元大手成交,本地財團及外資基金仍是入市主力,而中資財團則受制內地資本外流限制,表現料仍較為慢熱。 另美聯工商舖的翁鴻祥預期,若果中美關係緩和,甚至順利達成協議,下半年甲乙級廈價格可望錄得5%升幅。可是,若然雙方未能破冰,商廈價格亦有望維持平穩的表現,主要原因是業主持貨力強,預料不會大幅減價平售,加上內地或再放水,對商廈價格形成一定支持。至於商廈租金,由於現時企業對擴充的態度較為審慎,故租務需求不會大增,預料下半年走勢持平。不過,由於灣仔及中環一帶不時有遊行示威,對中環及銅鑼灣一帶的商廈構成影響,預料對租金及買賣價會有負面衝擊。 工廈方面,上半年工廈租售市場平穩發展,據中原(工商舖)資料顯示,截至6月24日錄得約1,596宗相關買賣成交,涉及金額約187.43億元,宗數較去下半年下調約一成。由於成交集中細價個案,故涉及總成交金額較去年下半年下跌約22%。潘志明指出,工廈未有直接打擊,受惠活化工廈重啟,大樓面工業項目亦會持續為發展商及財團重點關注類別,加上細價工作室入場費相宜,相信仍會吸引個別買家入市,惟整體投資氣氛仍吹淡風,價量料會保持平穩走勢。 工廈租售價橫行 美聯工商舖董事陳偉志亦指出,普遍業主暫時以觀望為主,暫未有顯著下調叫價,下半年工廈租售價將會持平,說到底都是業主持貨力強。他又指,市場游資充裕加上「活化工廈政策2.0」的帶動,不少業主申請放寬地積比以重建旗下工廈,部分亦已獲城規會批准,相信足以抵消利淡因素,並預期這將成為下半年工廈市場的焦點之一。 [...]

香港

樓市速報:反修例過後 土地供應更緊絀

樓價持續高企,政府銳意增加供應以緩解此困局,可是基於土地供應缺乏下,政府推出的私樓住宅單位愈來愈少,今年第2財季僅推出2幅住宅用地,就算連同私人發展及重建項目等土地供應,亦僅可提供約2,480個單位,較首季減少15.6%,同時亦僅達全年供應目標1.35萬伙的四成。 最重要的是,目前香港處於政治亂局中,正等待討論土地供應議題亦被逼押後,長遠供應可謂岌岌可危。業界人士認為,若長期供應不足,將拖低日後相應的落成量數字,令樓價更加高企難下。 政府一直強調會增加供應,以緩解樓價飆升的局面,可是因應公私營房屋比例由6:4上調至7:3,政府2月公布新年度推地計畫時,已將新財年土地供應目標由以往的1.8萬伙大幅下調至1.35萬伙,因此,最近兩財季的私宅土地供應量都較以往少。上週五(6月28日)發展局公布2019至2020財政年度第2季度的賣地計畫,僅推出2幅賣地表住宅地,分別是九龍東啟德及屯門區,合共提供1,350伙,按季減少35.7%。 除2幅官地外,下季港鐵(00066)亦會就黃竹坑站第4期進行招標,提供約800伙單位,連同私人發展及重建項目的土地供應,本港於第2季度的土地供應可提供約2,480個單位。回顧首財季供應,因私人市場的供應有所增加,由原預計的300伙,增至約840伙,故首季單位錄得2,940伙,換言之,第2財季的住宅供應較首季減少15.6%。而兩個季度土地供應合共可提供5,420伙,僅達全年供應目標13,500伙的四成。 面對私人住宅土地新供應減少,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政府全年的供應目標1.35萬伙中,預料有3,000多個住宅新供應屬於私人發展或重建項目,而這個部分於首兩季已達1,170伙,若果餘下兩季都可以維持這個數量,有信心全年度整體私人住宅供應可以達標。 啟德地較矚目 回看這2幅住宅地,其中啟德第4A區2號住宅地較為矚目,是享有維港景的跑道區「前排」靚地,可建樓面面積約120.51萬方呎,發展商需要提供長者和兒童相關的社福設施,測量師估計地皮市值達204.9億至229億元,勢挑戰跑道區一帶住宅地造價紀錄,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7萬至1.9萬元。至於屯門那幅住宅地,位於屯門景秀里和景峰徑交界,鄰近新鴻基地產(00016)上月開售的御半山II期,可建樓面僅3.76萬方呎,估值約1.9億至2.6億元。 商業地方面,政府將會招標出售位於西九高鐵站上蓋商業用地,這是近年最大型單一出售的商業發展項目,佔地面積約64.15萬方呎,市場估計項目可建樓面高達300萬方呎,較國際金融中心項目的43.6萬方呎大6倍。萊坊高級董事及估價及諮詢部主管林浩文預計,高鐵上蓋商業項目樓面地價介乎2.5萬至3萬元,估值料約790億至1,100億元,預計總投資額約1,000億至1,400億元,料可與中環甲廈匹敵。不過,由於涉及投資額巨大,料只有2至4個財團入標,或以合組財團方式參與競投。 話說回來,如今私人住宅地可提供的單位供應明顯大減,甚至更追不上新盤的銷售速度。據中原地產的資料顯示,6月份一手私人住宅錄得1,062宗成交,成交金額為147.19億元,按月下跌66.9%及54.8%。總結今年上半年的宗數及金額分別錄12,277宗及1,357.0億元,按半年度升56.1%及19.7%。金額打破2017年上半年1,356.1億元的歷史高位,創下自1995年有紀錄以來按半年歷史新高;宗數則創2004年上半年15,467宗後15年新高。 其中在6月份登記宗數最高的是海日灣II,其次是日出康城7A期Montara,第三則是將軍澳日出康城6期LP6。而今年1至6月來自各渠道的私人住宅用地僅可建約8,020伙,換言之,已超出約53%;而單計3月新盤售出2,812伙,已較下一季整體住宅供應量約2,480伙多約13.4%。 推地速度放慢 萊坊林浩文相信,政府本財政年度第3及第4季度推地「唔會快」,由於市場上依然有多項不穩定因素,估計下半年發展商投地出價亦不會過於進取,料入標時將更具選擇性和策略性。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短期供應減少外,長遠的土地供應能否達標如今亦成疑。皆因近期本港政治局勢緊張,令政府施政更為困難,或會進一步拖慢長中短期土地供應,如「明日大嶼」計畫的長遠供應及「土地共享先導計畫」的短期供應等。 先是「明日大嶼」計畫,立法會財委會原本會於上月21日審議「明日大嶼」中部水域人工島研究撥款,但由於近期社會政治氣氛高漲,為免有爭議的「明日大嶼」方案會再引起更多紛爭,財委會主席陳健波指出,政府將中部水域人工島研究撥款調到第21項,即是最後一項。 他解釋說,政府不會抽前討論,而且又表明「明日大嶼」討論非一、兩小時可以處理,因此承諾即使財委會完成討論尾二議程,他都不會展開審議最後一項「明日大嶼」議程。再加上,立法會經過週一的衝擊後,如今要進入「災後重建」工作。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表示,現時立法會大樓內的供電、消防系統,以及一樓會議廳及辦公室均有不同程度損毀,故未來兩週不能舉行會議,陳健波亦言,意味立法會暑假休會前難以通過撥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