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港股專家】巨鯨:受惠加息潮 順風順水 創興銀行(1111)買得過

道瓊斯工業指數於上星期大跌兩日,全球投資者食哂驚風散,世界各地股票巿場齊齊急瀉。俗語有話:「阿婆走得快,一定有古怪。」見到美國股巿領頭瀉,已進場的大家都會呆一呆,接著就會有點擔心,半夜輾轉反側而無法入睡,受不住壓力的投資者,早上便會沽貨離場。反之,沒有持貨的空軍就磨刀霍霍。所以,上星期四(11日)港股裂口低開,單日最大跌幅約1,000點左右。 個個以為香港股巿跌得慘,香港人身家大縮水,實際上,中國股巿才是最慘。中國股巿現在被喻為最慘烈的巿場。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由年初的3,390點跌至現在2,600點左右,跌幅高達23%。有人可能認為,這個跌幅,跟香港差不多,但不要忘記,去年港股大升,上証並沒有跟上。 Oanda交易部主管Stephen Innes話,在貿易戰期間,中國經濟還要處於逆境約半年至一年時間。貿易戰非貿易戰,特朗普表面希望解決貿易順差,卻被中國一句踢爆,一針見血。中國公開發表,其實要解決貿易順差是十分簡單的事情,只要美國願意出售美國貨就可以。例如美國的高科技產品或技術,售出四隻價值150億美金的航空母艦便能夠解決600億美金的貿易差額。事實也是如此,何解美國對中國會出現貿易逆差,是因為中國願意犧牲,環境受到嚴重污染,出售工業產品而換取美金,反之,美國不願意在技術上被追上,大部份高科技產品也禁售,出現逆差也是合情合理。故之,貿易差額並不是美國最關心的問題,反正美金是聯儲局印出來。最重要的是美國科技要遠遠拋離中國。 內銀預期會減派息 上一期巨鯨說到美國加息其中一個考慮,是要令全球資金回流,在政治上的局面佔優,可惜筆者份量並不足以令人信服,怎樣說,小弟也只是巿場上的無名小卒。近日,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稱,全球經濟面臨的主要威脅其中一個原因是地緣政治所引發的利率跳升,引證了我的看法。 基於美國加息及貿易戰的影響,國際貨幣金組織下調全球2018年經濟預測,剎那間給好友一個迎頭痛擊,信心亦會大減,難免氣氛會每況愈下。不過,失敗者找借口,成功者找出路,隨著美國加息,息差拉闊,銀行股應該值得看好。內資銀行股就不要考慮了,原因有兩點,第一,中國壞帳應該會隨著貿易戰而增加,第二,匯豐環球研究發表報告,指出基於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及預期美元保持強勢,預期人民幣貶值的趨勢持續,下調今年和明年底人民幣兌美元的預測,由原先的6.7,分別調低至6.95及7.1,就算壞帳沒有大變化,人民幣匯率下跌,內銀股股價一樣受壓。筆者預期內銀板塊會減派息,大家也要有心理準備。 香港上巿的銀行股,又不是全部都是內銀股,大家可以睇睇,恒生銀行(00011)、東亞銀行(00023)、大新金融(00440)、創興銀行(01111)、中銀香港(02388)、渣打銀行(02888)等。可能會有讀者擔心問,如果美國息口繼續上升,香港樓價下跌,對銀行的收入都會有影響,買銀行股是否很危險呢?從前銀行業的而且確是高風險的行業,不過自97年金融風暴之後,銀行家吸收教訓,香港巿場上的銀行再沒有做九成半按揭。再加上金管局對近幾年樓價的上升存在戒心,一步一步收緊按揭的比例,以防範金融危機再發生。即使現在樓價從高位跌下來二至三成,也傷不到皮肉,可以說穩健過城堡。 以上多隻銀行股,品牌上筆者最喜愛的就是恒生銀行,也許是我對該公司的背景比較熟識,由傳統銀號轉型成為銀行,於1965年銀行危機被匯豐銀行(00005)拯救,成為匯豐的子公司。而恒生指數,亦是由恒生銀行研究部創立,沿用至今,巨鯨看恒生指數十幾年,怎樣說,我都是一個有感情的動物,可惜戀上恒生不只我一個!恒生銀行由16年初至今,買盤掃過不停,由120蚊直掃上210蚊附近,沿路暢通無阻,更無懼貿易戰下的氣氛,眾股皆跌佢獨升,造價貴得令我卻步,小弟唯有敬而遠之。 不妨考慮創興銀行 買股不是買心頭好,而是需要有投資價值。謹記「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是必須。接著下來,筆者推介的銀行股,相信大家都會十分鐘意。不單只在股價上,比恒生銀行便宜一大截,意味著防守力比恒生堅硬得多,另一邊廂,派息也比恒生穩定,派息率還是高於恒生20%有多,可惜該間銀行並不起眼,也沒有太多人使用,但大家一樣認識它。 創興銀行歷史也是十分悠久,於1948年創立,在銀行危機之中,亦是曾經被匯豐協助,並於1994年上巿。筆者較喜歡上巿已久的股票,因為從股價上及通告上,都能夠理解到該公司管理層做事的風格,令在座可以搜集更多數據去支持我的投資。創興可以考慮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由於創興巿值較細,故比其他銀行股更好炒,可以觀看圖表,價格的上落是以倍數計的,合適進取型的投資者。二.現在股價處於低位,下跌空間不算太大。三.剛剛供股完成,供股價14.26元,現在股價報13.5元,比當時願意供股的人折讓5%左右。最後一樣,亦是最重要的買入因素,該公司股東權益174億元,現巿值只有131億元,便宜是一個優勢,而最關鍵的是,公司擁有1,187億存款做生意,賺取息差,相信大家創業,都沒有這個集資能力吧。今期口水多一點,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巨鯨(鄭希鈉) 主修金融系,股齡十五年,精通會計,配合基本分析,穩中求勝,成功避開兩次大型股災,在股壇上連翻獲利。創立《求知投資》投資教育平台,分享投資心德得,並為「投資好輕鬆」暢銷書作者。 [...]

企業策略

中遠購東方海外 冀爭做國際一哥

航運業正值低潮,市場整合賣盤不斷,前特首董建華家族旗下有七十年歷史的航運王國東方海外(00316),在多次傳出賣盤消息下,最終落實以四百九十二億港元高價賣給中遠海控(01919),數倍於後者的H股市值。 中遠海控雖要付出巨額資金,卻能一夜之間,成為全球第三大集裝箱運營企業,更讓中國的航運影響力進一步擴大。而隨着東方海外落入國企手中,意味本港又一個老牌企業將被染紅。回歸二十年,港資不斷被中資買走,再一次印證「英走陸進」這回歸後的市場發展情況。   剛過去的週日(七月九日)晚,中遠海控聯同其持有百十五股權的上海國際港務,以及東方海外(00316)發出聯合公告,中遠海控及上港集團將以每股七十八點六七元,向東方海外發出全面現金收購要約,較東方海外上週五收市價有百分之三十一的溢價。交易一旦完成,中遠海控將持有東方海外百分之九十點一的股權,上港集團則持股百分之九點九,而現金交易總額為四百九十二億三千一百萬元。 中遠海控管理層指,要達成收購條件,仍有待中遠海控股東審批,以及中國官方部門的監管批准;收購亦需經過中國、美國及歐盟的反壟斷審查,預期在三至六個月內可滿足相關條件。公告又表示,交易完成後,中遠海運和東方海外將繼續以各自品牌營運,發揮協同效應;此外,聯合要約方承諾在交易後至少兩年內,繼續聘用東方海外現有員工並維持現有薪酬及福利體系。要約方亦有意保留東方海外在香港的上市地位,並將總部及管理職能繼續留在香港。 東方海外由前特首董建華之父董浩雲創辦,為首支國際性中國商船隊。香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進出口貿易高速發展,帶動公司發展迅速,集團於一九七三年上市。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已擁有一支超過一百五十艘貨輪、總載重量超過一千萬噸的船隊,躋身世界七大船公司之列,董浩雲也被冠以「東方船王」的稱號。   全球排名第七 可惜好景不常,一九八二年董浩雲去世, 航運王國由長子董建華全面接掌,適逢遇上伊朗與伊拉克爆發戰爭,導致油價飆升,國際航運業一落千丈,加上之前大舉擴充船隊,令東方海外一度陷於破產邊緣,後得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注資,才成功渡過難關。根據航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資料,公司現時運力排全球第七位,規模為一百零三艘,總載重量(集裝箱)達六十六萬六千噸。 然而,自金融海嘯後,歐美貿易需求減少,不少航運企業的風光已大不如前,加上前幾年不少航運公司及船東擴充旗下船隊,導致航運業規模遠超實際需求,造成運力過剩。而隨着廉價航空公司愈來愈多、空運成本相應降低,也搶去不少航運市場分額,種種原因均導致近年多家航運企業虧損嚴重。 如原本世界排名第八的南韓韓進海運,去年八月底申請破產,雖然南韓政府一度向韓進提供約一千億韓元的長期低息融資,但也未能挽回悲劇,韓進今年二月正式宣布破產。而去年尾,澳洲大南航運(GSS)亦申請破產;至今年一月,再有Eastern Bulk Hold AS的關聯公司Z Bulk A宣布破產。 東方海外的業務同樣受到大環境影響而差強人意,去年就錄得二億一千九百萬美元虧損。《彭博》綜合分析員估計,雖然今年該公司將由虧轉盈,惟僅賺一億六千七百萬美元。因此,不排除東方海外在艱難的境況下賣盤,事實上,自今年一月起,市場已不停傳出東方海外賣盤,雖然當時公司斷言否認。 董家收逾三百億 而今次的交易,讓外界關注的是,雖然航運業不景,但交易作價並不低,年初東方海外的股價僅為三十三點七元,但自賣盤消息傳出後,北水透過港股通密密掃貨,上週五消息公布前,已炒高至六十元,最終中遠海控以溢價逾三成提購,每股收購價高達七十八點六七元,自然刺激其股價再度飆升,其股價週一收高兩成至七十二元收市。由於董建華家族現持有東方海外約六十八點七股權,成交後可得金額高達三百三十八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