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動態

疫情與氣候變化大矛盾「停課救地球」

病毒可以致命,氣候變化同樣威脅人類及其他物種。由於疫情的原故,全球衛生用品需求大增、市民亦傾向外賣減少堂食,響起環保警號。但與此同時,不少工廠、商業活動因疫情而暫停,全球航班數量銳減,這一切似乎有助減少碳排放,緩和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海港青年商會「第四十一屆國際兒童繪畫比賽暨公開攝影比賽」之「抗疫X氣候變化」論壇於今日在社交媒體舉行線上直播,邀請到食物及衛生局前局長高永文醫生、香港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及著名主持人車淑梅,一同探討疫情與氣候變化之間的矛盾,讓大家更能於疫情下了解及如何一起實踐拯救地球的任務。 暫緩的經濟活動不能補償累積的氣候變化 世界氣象組織預測由於疫情原故,經濟活動暫緩,市民亦減少外遊,這幾個月的碳排放預測可減6%。然而,《巴黎協定》目標是將全球暖化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2°C之內,梁榮武表示:「要控制目標升幅範圍內,我們還需要竭力把碳排放持續每年減低多至8%才能達至目標。」經濟發展當然重要,但氣候變化最終亦會影響全球經濟,令人類需要付出極大代價。梁榮武建議領袖應相信科學,因數據能為氣候提供可靠資訊,值得參考。 防疫及環保間應取平衡 反思生活模式 高永文醫生指出,現時是防疫的關鍵時間,大眾應配合政府抗疫措施,在耗用防疫用品與減少傳播感染風險之間取得平衡,市民可以使用可重用的口罩,惟必須注意正確的清洗方法,保障健康。他亦指出消毒用品一般以塑膠小瓶包裝,嚴重影響生態,建議重用塑膠瓶,減少浪費。疫情當前,市民應多角度重新反思日常生活所造成的浪費,改變心態行為,實踐環保生活、源頭減廢。 改善氣候變化需長期作戰 梁榮武續表示許多民間組織,如國際青年商會比政府更能為氣候變化出一分力,因為民間組織的聲音更易讓市民接受。他同時提醒市民:「無論任何環保措拖亦不會即時見效,必須依靠市民以身作則,長期努力,才能維持美好生活。地球不能重來,市民於抗疫時必需好好保護自己,同時保護地球。」主持車淑梅感嘆生命無常,於疫情及氣候變化之下,市民更加要珍惜每一天,學懂感恩,愛環境愛地球。」 兒童抗疫期間亦可「停課救地球」 籌委會主席譚桂萍寄望小朋友及市民能夠透過繪畫比賽及攝影比賽宣傳環保減碳的訊息,齊心緩和氣候變化,保護地球。同時鼓勵小朋友於家中參與減碳節能行動,並透過社交媒體宣揚環保訊息,身體力行「停課救地球」。 畜牧業會生產大量的二氧化碳及甲烷,佔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14%,屬於全球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者,建議市民應盡量多菜少肉。嘉賓亦表示若環保資訊能夠更有效地發佈,市民可更有系統地查閱及了解。 香港每日都會產生2千5百噸的塑膠垃圾,而塑膠再分解的過程都有機會釋放甲烷。市民應盡量使用交通公具、減少旅行,每人也應為自己的生活習慣負責任,決定生活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