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策略

生產力局首次公布智慧健康指數調查

生產力促進局公布「保誠香港智慧健康行動指數」首次調查報告,首次顯示指數為49.8(最高100),雖已達「基本」級別(≧40),惟與「良好」級別(≧60)仍有一定距離,反映本地市民利用科技管理健康的概念正在發展當中,部分亦已實行健康生活模式,惟在實質應用和個人習慣方面仍有加強空間。 調查由生產力局進行,並於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間進行,以面談形式訪問1,500名年齡介乎20至54歲的市民。 指數由「智慧健康應用」和「智慧健康習慣」兩項分類指數組成,旨在了解市民在健康管理上的科技應用及生活習慣,全面探討「健康行動」在香港的智慧程度。 「智慧健康應用」指數錄得48.4,屬「基本」級別;其三個分項指數中,「對智慧健康科技應用的看法」(69.5)得分最高,屬「良好」級別,而「健康管理科技的應用」則最低,報34.9,屬「不足」級別。當中25至34歲的受訪者皆在這 三項分類指數得分最高,顯示他們對利用智能裝置管理健康狀況最感興趣和最常用。 同時,近三成受訪者(29%)曾使用智能穿戴裝置,亦有四成表示日後或會使用相關設備。他們最感興趣的功能包括監測運動量(62%)及監測身體狀況(57%),其他功能如娛樂(32%)或時間/日期顯示均為次要(14%)。而尚未應用智能穿戴裝置的首三位主因包括數據準確性(63%)、價格(57%)和涉及私隱問題(48%)。 調查亦詢問受訪者對人工智能的看法,發現市民最感興趣的人工智能功能包括健康評估(76%)、監測身體狀況及提出警示(64%)和醫療諮詢/診症(56%)。如人工智能產品有以上功能,絕大部分(80%)均有興趣使用。 另一方面,「智慧健康習慣」錄得51.2,亦處於「基本」級別。其三大分項 – 「預防」、「延緩」及「保障」,以「預防」表現最好,錄得66.0,達「良好」級別;「延緩」則是34.3,為「不足」級別。以年齡層分佈而言,45至54歲的表現最好(53.8),而20至24歲只有40.8,拉低整體水平。 調查亦發現,受訪者在睡眠習慣的表現最佳,錄得80.8,達「優越」級別,但在運動習慣方面則相較遜色,只錄得46.3,處於「基本」級別。更令人擔憂的是,縱使有93%的受訪者想主動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身體檢查」僅錄得27.7,屬「不足」級別,反映他們對定期身體檢查和監測雖有高認知度,但未能做到言出必行。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表示,市民逐漸認同利用科技管理健康,將為智慧健康設備市場帶來龐大商機,但生產商仍需持續改善技術,提高設備的數據準確性和保安,才能讓用家安心地借助智慧健康設備監察個人身體狀況,識別異常情況,及早求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