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人形機器人電機技術 —— 驅動未來智慧產業的核心動力

博客

劉慧:人形機器人電機技術 —— 驅動未來智慧產業的核心動力

隨著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形機器人作為重要的技術突破,正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作為人形機器人的核心動力源,電機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電機作為人形機器人的動力產生機構,類比於人類的肌肉,對於機器人的運動能力和性能具有決定性作用。在眾多驅動方式中,電動驅動因其高效率、高精度和低成本等顯著優勢,成為了人形機器人的主流選擇。 空心杯電機作為一種微型伺服電動機,以其無鐵芯結構、高效能、高轉速和長壽命等特點,成為人形機器人靈巧手的理想選擇。其利用永磁鐵產生磁場,實現直流供電,為機器人提供了穩定、可靠的動力。 以特斯拉(Tesla)的Optimus為例,其靈巧手採用6電機驅動方案,通過空心杯電機、驅動器、減速器和編碼器的組合,實現了手指的靈活運動。而在國內,因時機器人則採用了直線驅動設計,集成了6個力控微型伺服電缸,進一步提升了機器人的運動性能和穩定性。 而無框力矩電機則與機器人關節高度適配,其特點為沒有機殼,結構緊湊,適配性強無框力矩電機,是一種以輸出扭矩為衡量指標的無框架式永磁電機。無框力矩電機的基本操作與傳統永磁電機一樣:由驅動器供電,驅動器控制U / V / W三相電形成電磁場,永磁體的轉子在此磁場的作用下轉動。無框力矩電機不同於傳統的永磁電機,其沒有機殼,只有轉子和定子2個部件。 隨著人形機器人市場的不斷擴大,空心杯電機行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國內電機企業也在不斷加強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以提升自身競爭力,為未來的國產替代打下堅實基礎。人形機器人電機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將推動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隨著技術進步超預期、量產節奏超預期以及供應鏈新進入者產品力超預期等因素的推動,相關公司的股價將迎來上漲的機會。 總之,人形機器人電機作為驅動未來智慧產業的核心動力,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投資者應密切關注行業動態和技術進展,以把握投資機會並獲取豐厚回報。 撰文:劉慧 慧悅財經創辦人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以上純屬個人意見策略,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 延伸閱讀:劉慧:化工行業 —— 築底期的新機遇與挑戰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可持續發展

Hong Kong Techathon+ 2024 爭取逾三百萬港元種子基金及孵化支援

由香港科技園公司與十所院校,包括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都會大學、嶺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恒生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大學,合辦的年度學界創科盛事Hong Kong Techathon+ 2024(HK Techathon+ 2024)閉幕禮暨頒獎典禮已於日前圓滿結束。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於閉幕致辭表示:「香港科技園公司致力推動香港創科發展,期望透過比賽匯聚香港及海外年輕創科人才,為他們提供多元化的創業支援以及跨領域交流平台,壯大香港的創科生態圈。我衷心祝願各優勝隊伍能夠在各項支援下實現創科理想,以科技造福世界。」 近1,500名創科專才競逐殊榮 HK Techathon+ 2024旨在為香港發掘有志投身初創的年輕人,促進更多創科機遇。本年度活動規模及參與人數均創下歷屆之冠,並首設非本地組別,吸引來自美國、馬來西亞、台灣、澳門、泰國和新加坡的院校創科團隊來港參加;近1,500名年輕創科專才參與,參加人數較往年上升接近百分之五十。 本地及非本地院校合共92支初創團隊,於一連三天的決賽,按照「可信賴的人工智慧和數據科學」、「永續發展」、「數位經濟」,以及「智慧城市」四大科技主題,構思創意與可行性兼備的創新方案,角逐香港學生組、香港公開組及國際組殊榮,最終50支隊伍脫穎而出。所有優勝隊伍獲得合共港幣六萬元現金獎、總值超過港幣三百萬元的種子基金、以及參與多項孵化支援計劃的資格。而每個主題下的三甲隊伍更將直接加入科技園公司的IDEATION計劃,在多元化的創業支援下落實創新想法,累積實戰經驗,晉身為新一代企業家。 本年度亦設「最佳演說獎」,十隊來自各組別的冠軍隊伍發表限時2分鐘的電梯募投,向在場潛在投資者及合作伙伴分享其初創方案的優勢及潛在價值。最終由「永續發展」香港學生組冠軍「InsectX」的代表,以出眾的演講技巧以及高增值的創科方案,奪得殊榮及港幣五千元現金獎。 HK Techathon+ [...]

2024年中國經濟穩中求進 發展科創推動內需

編輯精選

2024年中國經濟穩中求進 發展科創推動內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早前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了2023年的經濟工作,並為2024年經濟發展作出部署。2024年中國經濟堅持穩中求進,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準安全,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範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等等。 撰文:張傑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重要講話中全面總結了2023年經濟工作,深刻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系統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國務院總理李強作總結講話,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的重要講話精神、做好2024年經濟工作提出要求。 2024年高質量發展九項工作 會議認為,2023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大宏觀調控力度,著力擴大內需、優化結構、提振信心、防範化解風險,中國的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要增強憂患意識,有效應對和解決這些問題。綜合起來看,我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要增強信心和底氣。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今年要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好九項工作。一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二是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三是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四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五是持續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六是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七是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八是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九是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方面,會議提出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慧發展。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太、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開闢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 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方面,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推動消費從疫後恢復轉向持續擴大,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遊、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優化消費環境。要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會議提到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准入,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認真解決數據跨境流動、平等參與政府採購等問題,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打造「投資中國」品牌。切實打通外籍人員來華經商、學習、旅遊的堵點。抓好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的落實落地,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 化解房地產和地方債風險 至於持續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方面。要統籌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在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落實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 事實上,經歷三年疫情之後,內地消費力和消費意欲尚未完全恢復,企業擴大再生產的動力還不足,部份行業出現產能過剩,部份企業經營困難,地方債務、房地產、金融等風險相互交織。而且國際環境多變,世界經濟貿易動力不足,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區域化、碎片化。 面對當前經濟形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要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

李慧芬:美圖商業模式轉型 為付費訂閲模式開啟新空間

博客

李慧芬:美圖商業模式轉型 為付費訂閲模式開啟新空間

剛被納入恒生港股通文化娛樂指數成份股的美圖公司(1357),獲多間大行唱好,並認為可「跑贏同業」,上週五升超6%。 美圖公司(1357)是一家以美為內核,以人工智慧為驅動的科技公司。公司打造優秀的影像與設計產品,讓圖片、視頻、設計、數位人的製作變得更簡單,並通過美業解決方案助力產業數位化升級。 截至2023年6月,美圖公司(1357)月活躍用戶總數為2.47億,其中海外月活躍用戶數約7,369萬。 未來公司的付費率提升是訂閲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預計2025年付費率達5.3%,付費用户數達1,378萬人,訂閲收入有機會達到25.8億元,較2023年的預測接近翻倍的增長。 會員付費制取締廣告收益 另外,公司商業模式轉型亦為付費訂閲模式開啟新空間。集團已經重新明確工具定位,在年輕用户、付費用户背景下明確訂閲商業模式,在AI趨勢驅動下開拓生產力等新興場景,將可以迎來商業模式蜕變。 公司早期變現以互聯網導流思維為主,曾在智能手機、短視頻、美妝電商、互聯網社區等多領域探索,但效果欠佳。受導流模式業務增長受限、海外付費嘗試取得突破催化,公司於2020年起快速將訂閲模式複製到國內核心產品中,截至2020年底即獲得超過170萬活躍付費用户,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訂閲收入佔比達47.8%,取代廣告成為公司最核心的業務模式。 今年以來公司AI產品不停產出,6月美圖影像節上發佈7款以AI為內核的生產力工具,包括視覺大模型MiracleVision、WHEE、開拍等。AI功能落地有望加速客戶端的產品功能換代,構築產品壁壘並提升用户付費粘性;同時AI功能融入影像工作流,有望幫助公司滲透生產力場景,拓展諸如新媒體運營、電商從業者、短視頻KOL等在內的用户,而且這個羣體的付費需求更加剛性、使用頻率更高、付費意願更強,訂閲業務付費率及ARPU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撰文:李慧芬 華贏東方研究部董事 (本人並沒持有以上股票) ============= 延伸閱讀:李慧芬:自主研發全人抗體RenMice 百奧賽圖醞釀向上突破 ============= [...]

博客

鄧淑明:印度如何打造智慧之路

城市人口規模的大小,跟一個國家的經濟和民生發展息息相關。政府智庫「印度國家轉型研究所」NITI Aayog及亞洲開發銀行,去年就城市發展發表聯合研究,指一個地區的城市人口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地區GDP就會提升2.7%。 以城市化水平偏低、不及全球平均數六成的印度為例,她的城市雖然只佔全國土地3%,但貢獻國內生產總值(GDP)高達60%。印度為求爭取在2026年把GDP提升逾五成至5萬億美元,進而到2047年達致40萬億美元,正積極加快城市化發展的步伐。   其實,印度早在2015年已提出在全國打造100座智慧城市的「智慧城市任務」(Smart City Mission),計劃力求全方位改善基建,從供水、電力、健康、教育,到廢物處理、交通、住屋、數碼政府服務等,涉及項目達7000多個,整體預算高達2萬億盧比(約1904億港元)。許多國家積極參與,包括新加坡、美國、日本、德國、以色列等11個國家,據聞香港亦是投資者之一。   不過,如此浩大的計劃,跟不少工程一樣都出現超支和逾時的問題。《印度城市研究》分析,該國城市化發展的五大樽頸之首,是「不同機構缺乏共同的經濟願景和規劃」,這並非個別現象,所有城市普遍如是。   現時該國近半人口的年齡在25歲以下,65歲或以上人口只有7%。經濟學家拉賈戈帕蘭(Shruti Rajagopalan)表示,這個龐大的勞動力市場不單年輕,不少更受過良好教育,因此潛力巨大,「這一代的印度年輕人,將成為知識和網絡商品經濟中最大的消費者和勞動力來源。」   印度在基建以至人才培育方面正積極裝備,未來能否憑藉「智慧城市任務」成功拉動經濟和民生發展,大家要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