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廖錦興:大灣區互聯互通再提速

自粤港澳大灣區規劃推出以來,激活了「9+2」城市的發展潛能,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使人流物流更加便利,促進了灣區城市之間的互動。五年來,這座橫跨伶仃洋的大橋進一步提升了三地的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助力粤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發展。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門。作為一項在一國兩制框架下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該橋全長約55公里,主體工程包括22.9公里的橋樑工程和6.7公里的海底隧道,以及連接隧道的人工島。 根據資料,過去五年大橋累計客流達3,600萬人次,車流量達750萬輛次,大橋口岸進出口總值達7,187.5億元人民幣。儘管受到近三年的疫情影響,這些數據卻反映了疫情後的流量,可見大橋的功效顯著。今年以來,經大橋出入境已超過1,150萬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6%,出入境車流量達235萬輛次,是2019年同期的3.6倍。 隨著今年1月1日「澳車北上」和7月1日「港車北上」政策正式實施,截至11月1日,拱北海關所屬港珠澳大橋海關已累計監管驗放進出境港、澳車牌車輛100萬輛次。大橋的通車使用對灣區居民的生活產生了頗大的變化,北上自駕遊已成為港澳居民的新潮流。筆者身邊已有不少的親友享受到了週末北上自駕遊的樂趣。「星期五放工揸車去玩兩日,星期日晚再揸車返香港,吃喝玩樂再購物,不亦樂乎。最近我還在中山置業,既可作投資又能渡假用。」老友開心分享說。誠然,現在只需一座橋的距離便能享受「平靚正」的服務,難怪香港的消費服務業面對「缺乏新意、欠缺人手、成本高昂」的困境。與其抱怨港人北上消費,不如多一些創意和創新,提高服務水平,重新贏回港人的消費信心。 粤港澳大灣區的城市按照各自的優勢分工,共享經濟效益和成果。大橋為香港和灣區其他城市的陸路物流提供了新的通道,不僅保留了舊有的「東貨東出」模式,還推動了澳港貿易「西進西出」,有效提升了流通的便利性和品質水平。此外,大橋與內地的三條主要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廣珠西線和江珠高速)相連,打通了城鎮經濟的脈搏。無論是從香港國際機場還是葵青貨櫃碼頭開車前往珠海市,車程分別只需45分鐘和75分鐘,相當便捷,大大促進了各種經貿和消費活動的進行。加上大橋口岸還享有直通港澳和24小時全天通關的優勢,使企業的進出更加便利,通關速度的提升不僅增強了企業的出口效率,還擴大了出口範圍,包括黃金首飾、集成電路和飛機發動機等高附加值產品,每天的進出貨量已達到2,000輛次。 據中國海關統計,大橋口岸進出口總值突破第一個1,000億元用了2年,突破第二個1,000億元用了7個月,今年9月底突破第七個1,000億元用了僅6個月,加速的趨勢明顯。大橋對粤西地區產生輻射帶動作用,粤西地區企業經大橋口岸進出口貨值至今累計超過400億元,今年1月至9月粤西地區企業經大橋口岸進出口貨值近84億,增長明顯。然而,隨著人車流量大幅增加,大橋也必須改善管理系統,積極推進通關便利化,並改進和升級一站式車輛通關驗放系統,以確保貨運能夠暢通無阻。 2018年8月,筆者與香港東區青年領袖計劃(東區青藤)的近40位學員一同前往尚未開通的港珠澳大橋進行實地參觀和學習,包括位於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東部的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參觀結束後,東區青藤的學員們表達了對大橋帶動大灣區在經貿和文旅發展方面的憧憬和期盼。五年過去,世界各地仍然面臨著不同的挑戰,而粤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仍然是國內外經貿投資的熱點。大橋將更加緊密地聯繫粤港澳三地的人流、車流和物流,成為三地政治文化交流的新紐帶,同時亦助力大灣區的深度融合發展。   撰文:廖錦興博士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 延伸閱讀:廖錦興:國蘊Teen樂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環球時事

【國際視野】土地供應緊絀,世界頻建人工島

香港「明日大嶼」填海規劃效果圖。 土地從來是寶貴資源,端看全球各國如何爭奪無人島嶼就可見一斑。 不僅如此,由於人口爆炸,土地供應短缺的問題日益嚴峻,因此才出 現填海和建造人工島的舉措。許多彈丸之地,就是靠填海造地來應對居住、生活和生產的需要。 撰文 蘇梓 顧名思義,人工島是人工建造而非自然形成的島嶼,一般在小島和暗礁基礎上建造,是填海造地的一種。人工島有各種大小,由擴大現存的小島、建築物或暗礁,到合併幾個自然小島建造而成,不一而足。有時是獨立填海而成的小島,用來支撐建築物或構造體的單一柱狀物,從而支撐其整體。 理想生活生產用地 由於人工島很難在稠密的大城市容身,因此在許多城市,人工島都在市內的港口建造,以提供和城市不相連的地皮,或出讓予房地產業。比如日本在江戶時代建造的「出島」,建於長崎一個海灣,是當時歐洲零售商的中心。在日本的鎖國時期,荷蘭人可以逗留日本,於出島進行有限度的貿易;而日本人除了公事以外,則不能進入出島。又如美國的愛麗絲島,位於紐約市旁邊的上紐約灣,前身是一個小島,後來漸漸透過填海擴張,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美國移民隔離中心,並用來遏止非法移民。威尼斯人群島則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灘的比斯坎灣,1920年代美國地產業蓬勃時期,隨著漲價效應,該島的房產越建越多。此外還有加拿大蒙特利爾的聖母島,是為1967年加拿大世界博覽會而建,也是世界最著名的人工島之一。 人工島的用途廣泛,既可用於興建停泊大型船舶的開敞深水港,亦可作為起飛著陸安全、不對城市產生噪聲污染的機場;又因為地處城市邊緣,是建造大型發電站的理想場所,以解決冷卻和污染等問題。其次,開採離岸的海上石油和建造石油、天然氣加工廠,或者開採海底的煤、鐵礦,以及建造海上選礦廠和金屬冶煉廠,都可透過人工島完成。此外,人工島還可用來建設水產加工廠、紙廠、廢品處理廠和危險品倉庫等。 生活方面,人工島是理想的選址,因為不僅可以在島上建造海上公園,更可建設新的城市,因此人工島的位置一般選在靠近海岸、水深不超過20米的海域,這裡掩蔽良好,以及有足夠的土石材料供應。科學數據顯示,如果利用岩質小山島修建人工島更為經濟。 荷蘭是以填海造陸聞名的國家之一。 香港填海歷史悠久 香港也是一座典型的填海城市。自開埠以來,香港經歷過多次大小規模不一的填海,工程遍及港九新界。第一次非正式填海早在1842年開始,當時的維多利亞城擴大發展面積,因而以砂填海。今日的港島由西向東,海岸線不斷變遷,就是填海的結果。九龍半島的填海地點,則包括尖沙嘴、油麻地,以及昔日的啟德機場等。到1945年為止,香港已有80公頃左右土地是由填海而來。至於新界,首個填海工程位於沙田區,亦是新界的第一個大規模填海工程,於1950年在城門河畔開始,以興建沙田墟住宅區。隨著香港新市鎮規劃的發展,香港政府開始在新界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涉及荃灣、屯門等多個地區。 1990年代可說是香港填海的黃金年代,赤角香港國際機場、北大嶼山新市鎮及西九龍等,相繼在此期間落成。2011年,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動工,歷時7年,去年完工投入使用。其香港口岸及屯門至赤角連接路均需填海,以提供出入境及連接道路。大橋的珠澳口岸人工島投資上百億人民幣,填海造地200餘萬平方米,工程包括南北兩個標段的護岸工程、陸域形成工程、地基處理工程以及交通船碼頭工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