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系列

【人物專訪】Morten Bryde Hansen:成功取決於熱誠與態度

企業的成功,取決於優質的管理,潘淑嫺一手打造的丹麥靈北香港區分公司,秉承了丹麥總公司的管理哲學;品牌的持續推廣和發展前景一片亮麗。丹麥靈北東南亞董事總經理Morten Bryde Hansen表示,公司會繼續投放資源在公眾教育方面,期望更多人可以認識及正視情緒病及腦退化症等。 大灣區促精神衛生資訊交流 他指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相信也可以為藥業帶來正面影響,因為大灣區內城市的互動會日益頻繁,有利兩地精神衛生資訊的流通,以及醫護專家的交流。至於丹麥靈北方面,他指現時在香港及北京均設有辦事處,兩地的營運狀況良好,相信以後兩地辦事處會有更緊密的合作。 以散步行山減壓 身為企業的管理層,日常行程緊湊、工作壓力沉重,問及有何舒緩壓力的良方時,Morten笑指平日喜愛散步、行山及騎爬山單車來減壓,「每當來香港公幹時,我都會抽空去鬧市散步,看看街上不同的人生百態,感覺很有趣,又或者坐一坐渡海小輪,慢慢欣賞維港景色。假如時間充裕,我就會到郊外行山及騎爬山單車,透過運動舒展心身。」 做人首重態度與熱誠 最後,Morten又分享一些管理心得,認為企業最重要是聘請到合適的人才,而哪類人才對他而言是最「合適」呢?他首重態度與熱誠,「一個人的技能可以透過培訓而得,而擁有良好的心態,就是改變行為及進步的關鍵。在我眼中,Patty就是一個絕佳的人才,她對行業、公司滿懷熱情,不只讓她在事業取得成功,在行業發光發亮,更可以激勵到身邊的人。」 [...]

名人系列

【人物專訪】北京大學黃悅勤教授 :不忘初心,推動研究教育    

丹麥靈北是一間規模龐大、歷史悠久的藥廠,每年的營業額達210億港元,除了是一間成功的企業外,丹麥靈北在推動學術研究及大眾教育方面也不遺餘力。該公司與很多學術組織及知名大學素有聯繫,其中北京大學於上世紀90年代已開始與丹麥靈北合作,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黃悅勤教授表示,大學與靈北合作,目標是促進中港兩地的在精神衛生方面的學術交流,提升市民對情緒與腦退化症的認識。 與學者合作傳播知識 黃悅勤教授表示,她於2003年認識Patty,大家擁有共同理念,就要透過教育,向公眾及醫護人員宣傳精神健康的重要性。黃教授經常擔任丹麥靈北的講座嘉賓,向醫生及公眾講解精神健康的知識,「我很感謝丹麥靈北提供多元化的支持,例如於2011年12月,該公司贊助15位醫護人員從北京來港參加腦科培訓及交流,同場還有來自外地的專家,各醫護人員獲益良多。我認為靈北不是一間只追求商業利潤的機構,更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重視學術研究及公眾教育,讓更多人認識及深入了解情緒病及腦退化症,這是我非常欣賞的地方。」 中國精神衛生發展迅速 黃教授又引用了《中國精神衛生調查》,介紹現時中國社會的整體精神健康概況,其中過去12月患有心境障礙包括抑鬱症的患病率為4.05%,焦慮障礙為4.98%,至於腦退化症則為5.56%,數字跟歐美國家相比略為偏低。至於國內精神衛生的發展水平,她指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精神衛生的研究可說是從無到有,期間發展迅速,部份範疇現已處於世界一流水平。 她娓娓道來:「於『十二‧五』期間,中國完成了全國性的精神衛生調查概況,這樣的大規模調查,目前只有很少數的國家能辦到。而在2000年以後,中國曾與世界衛生組織及哈佛大學等合作進行世界精神衛生調查,因此可確定我們的調查方法及質素,是跟國際水準接軌的。另外,根據《2017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鑒》顯示,2016年全國衛生總費用高達4.6萬億元人民幣,由此可證中國對精神衛生的重視。 [...]

名人系列

【人物專訪】丹麥靈北潘淑嫺:關注大腦健康,推動正確用藥

現今都市流行的抑鬱症、腦退化症、認知障礙症等個案與日俱增,不少患者需要藥物治療和行為治療,才有望走出陰霾,重獲健康。來自丹麥的靈北大藥廠(Lundbeck)有過百年歷史,一直專注腦神經科藥物的研發,其香港區總經理潘淑嫺女士(Patty Poon)加入公司有18年,多年來致力教育市民大眾認識各種腦部疾病,關注大腦健康,灌輸正確預防及用藥知識,而在醫學界方面,投放充足資源支持醫護人員持續進修、教育、培訓和專科會議。 撰文  葉永成、余美玉 | 攝影  張展銳、鄺銘漢 所謂「病向淺中醫」,道理人盡皆知,惟面對傷風感冒,我們會馬上求醫服藥,然而,為何腦部出毛病時,患者大多鼓不起勇氣求醫,甚或拒絕藥物治療?潘淑嫺指出,當身體器官出現毛病,大部分人懂得馬上看醫生,可是面對腦部疾病帶來的情緒問題,卻十分忌諱,更因逃避面對而延誤病情。情緒病其實十分普遍,不應被標籤,及早求醫接受合適的治療才是上策。 所謂壓力,有一些來自個人,亦有一些來自外間的,例如學習與功課壓力、工作壓力、經濟壓力、家庭壓力、感情壓力及群眾壓力等,都是誘發抑鬱症等精神疾患的主因。她說,隨著社會變遷,壓力引致的情緒問題,勢必更加普遍,對精神科及相關服務的需求也會隨之增加。 腦科病患持續增加 「腦是一個非常精細而重要的器官,主宰全身,近年患情緒病的人數持續攀升,自殺的不幸個案也有很多報導;人口老化、認知障礙症的病發率亦不斷增加。可惜的是,相對於心臟、血管、肝臟、肺和其他器官,大部分市民對腦部的認識和關注比較少。」 「香港雖然是一個國際大都市,但社會的文化對腦精神疾病仍然抱著很大的避諱和誤解。幾套描述暴力傷人的電影,足以令社會混淆了重症精神病與抑鬱症,令社會大眾將情緒病標籤化和產生誤解。因為標籤問題,大眾常以為患有腦部疾病的人士,工作能力、情商,甚至智慧都有問題,還以為此症是與性格強弱有關,強者不會患情緒病,只有弱者才會患上,因而對接受治療產生忌諱。其實人腦一如其他器官,也會生病,也要治療,因此我們應摒棄患病就是弱者的錯誤觀念,積極及早求醫。而現今藥物科研先進安全,只要接受適當治療,康復的機會很大。」 關注腦健康從教育開始 為了讓大眾更注重腦健康,這十多年來,潘淑嫺與她的團隊從多方面著手,在香港進行教育推廣工作。首先,他們從醫護人員入手,尤其是前線的基層醫生和家庭醫生,安排他們參加精神科藥理課程,更邀請部分醫生遠赴丹麥,參加丹麥靈北學院(Lundbeck Institute)培訓和研習。除了安排本港醫生外出研習,亦從歐美邀請最有代表性的權威醫學教授來港與專科醫生安排深造課程和學術交流,並舉辦證書課程培訓普通科醫生,令他們對情緒病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他們於日常診症時,及時發現患者背後可能隱藏的情緒問題,而作出適當的治療或轉介到精神科專科,令患者及時得到最恰當的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