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事

【中美摩擦】中美建交四十年,貿易關係跌宕

今年是美中建交40週年,中美貿易戰卻進行得如火如荼,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隨著貿易戰全面升級,兩國的關係也面臨數十年來的最低潮,外界也紛紛對中美關係的長遠發展持悲觀態度。回顧這兩個大國的建交以來的歷史,可謂經歷了風風雨雨,貿易關係自然也是矛盾不斷,充滿跌宕。 撰文  蘇梓 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自打開國門實行改革,就開始了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的轉型,其廣闊無比的市場自然也成了美國投資者們的樂土。對於中國來說,美國成熟的市場經濟體系以及在諸多方面的世界領先地位,都值得學習和借鑒。美國在中國也一改「帝國主義國家」的形象,而變為友邦。當然,中美關係的發展遠非一帆風順,在不斷前進的同時,難免出現波折。 關係破冰創歷史 整體而言,中美的經貿關係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79年至1989年,中美恢復政治接觸和經貿往來,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第二階段是1990年至2000年,雙方經歷調整與發中美經貿關係成為戰略支點;第三階段是2001年至2016年,中美之間總體往好的一面發展,但貿易摩擦不斷上升。 1972年,因前美國總統尼克遜訪問中國,美國解除對中貿易禁令,當年雙邊貿易額僅1,288萬美元。1979年美國承認北京政權,隔年2月,總統卡特打破「不給共產國家最惠國待遇」的傳統,承諾中美雙方互予最惠國待遇,中國出口貨品可享較低關稅;至1981年卡特卸任前,中美貿易額上升至58.8億美元,當時仍由美國出超17億美元。 而兩國的經貿糾紛,則在1970年代已經出現,只是隨著雙方貿易規模的擴大,矛盾才愈發尖銳。鄧小平主政時期,中國推行改革開放,國門打開,對外交往擴大,中國與美國的經濟聯繫進一步加深。兩國建交僅一個月後,1979年1月28日,鄧小平即以中國副總理的身份訪美,他也因此成為中共建政後,第一位受邀訪美的中國領導人。 政治無阻經貿發展 1989年「六四風波」發生之前,中美關係可謂處於蜜月期,除了貿易額持續上升,雙方各層級官員互訪也十分熱絡,並於軍事、科技、農業等數十項領域開展合作交流,中國更掀起前往美國留學的熱潮。即使「六四風波」發生之後,當時的美國總統布殊也並未停止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早於中美建交前擔任美國駐北京聯絡處主任的他,與中國關係深厚。他指出,對中國要接觸而非孤立,而且美國需要中國協助阻止武器和導彈擴散等國際問題,因此在1990年繼續給中國最惠國待遇。 在此之前的1989年10月,鄧小平對美國前總統尼克遜也表示,中美關係有一個好的基礎,就是兩國在發展經濟、維護經濟利益方面有相互幫助的作用。中國市場畢竟還沒有充分開發出來,美國在利用中國市場方面,還有很多事情可做,中國歡迎美國商人繼續進行對華商業活動。 克林頓就任美國總統後,高度關注中國人權問題,一度將中國最惠國待遇與人權議題掛鉤。但中國自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經濟開始飛速成長,美國商界相當看好中國市場的潛力,極力遊說美國政府發展中美經貿關係,因此克林頓於1994年決定恢復中國最惠國待遇與人權議題脫鉤。  克林頓就任期間,中美經貿奠定發展基礎,因他主張對中國採取全面交往(Comprehensive Engagement)的態度,視中國為建設性戰略夥伴。美國當時也抱著「促進中國發展」的意願:1993年,時任美國國務卿Warren Christopher指出,美國對華政策旨在鼓勵中國的國內政治和經濟自由化,促進中國向民主和平演變。克林頓政府因此也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000年,美國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 突破艱難終「入世」 中國作為一個巨大的待開發市場,對美國的吸引力不言而喻。1992年,中美貿易大幅度增長,不過兩國的經貿關係卻並不穩定。 1986年7月,中國正式向世界貿易組織(「世貿組織」,WTO)的前身——關貿總協定(GATT)遞交復關申請。由此,中國開始了長達15年的復關和「入世」談判。 對於這場談判,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確定了三條原則:一,WTO沒有中國參與是不完整的;二,中國必須作為發展中國家加入;三,堅持權利和義務的平衡。當時中國談判的主要對手正是美國。而美國的要求很高,立場非常強硬,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當時得不到承認,談判還不時受到各種政治因素干擾。期間,中國代表團換了4任團長,美國換了5位首席談判代表,最終,中國在2001年11月成功加入世貿組織。 自中國「入世」後,外界都曾經樂觀認為,中國已被納入全球經貿秩序中,與世界的交流將使中國在經濟和政治面向逐步開放,向資本主義民主國家靠攏,但此後的事態發展卻不如預期,「入世」只是另一條艱難道路的開始。 資料顯示,2010年,中國整個貿易順差為1,831億美元,其中對美順差就達到1,813億美元,佔總量的99%左右,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順差則幾乎為零。當時,中國提出了激勵進口的計劃,卻被美國排除在放寬出口管制之外。以致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第二年訪美時,留下「在經貿關鍵領域無突破性進展」的遺憾。 國力強大生嫌隙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軍力不斷上升,中美矛盾開始頻頻產生,美國前總統小布殊就視中國為「戰略競爭者」,只是2001年「911」事件發生之後,美國將反恐作為首要目標,中美展開更進一步的合作。 來到奧巴馬任內,他注意到中國的補貼產業政策,對中國及其他國家的金屬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也先後15次向世貿組織投訴中國,頻繁對中國產品發起貿易制裁。儘管如此,中美貿易仍持續增長。據美國統計局的數據,克林頓任內的中美貿易8年的貿易總額達到5,810億美元;小布殊任內的8年總額激增至20,986億美元;而2017年特朗普任期的第一年,單一年度中美貿易總額已增殖至6,353.6億美元;另據中國商務部統計,截至2017年底,美國累計在中國投資設立外商企業6.84萬家,實際投資825億美元,而在1989年僅為45億美元。 美國備感威脅 有外媒分析,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是中美關係產生質變的轉捩點。當時美國陷入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超級強國」的光環已黯然失色;與此同時,中國則趁勢崛起,透過政府大規模的刺激內需計劃,經濟增長十分亮眼,令世界矚目。自此,中國充滿雄心,一改過往的「韜光養晦」發展策略,開始想要在國際社會掌握更多的話語權,並發揮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