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時事

【大學之道】中大深圳研究院,促兩地產學研合作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細節即將出台,習近平主席亦強調要促進兩地的科技合作。事實上,在過去幾年來,廣東及深圳市相關部門與港校頻密交流合作,包括中大在內的香港多間專上學院亦紛紛在內地開設研究院,結合兩地的優勢,大力推動產學研的發展,將諸多科研成果「落地」,形成「香港科研+深圳孵化」的產業鏈模式。 撰文  余交玉 | 攝影  鄺銘漢 (部份) 隨中港兩地交流越頻繁,加上優惠政策和資助推陳出新,近年香港多間院校加快了在大灣區的合作佈局及創新創業方面的支持投入。港校還通過深圳產學研基地,參與多個國家科研項目。根據深圳市科創委一份關於2018年科技研發資金基礎研究、重點實驗室等示範項目的公示中,6大港校獲得超過4,000萬元人民幣的資助。 以香港中文大為例,該校於2007年獲深圳政府批准於南山區的深圳科技園興建樓高9層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總投資額近1億元人民幣,並已在2011年完工。自投入運作以來,該研究院已前後獲得數億元人民幣的國家、省級研究基金,研究項目更多達430多項。 眾創中心協助初創孵化 該研究院最近更成立「眾創中心」,提供工作間、專業設備、軟體資源,以及創業顧問服務等,協助中大的教授、學生及畢業生初創公司培育孵化。同時,也促進深港兩地產學研深入合作,帶動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科學、智慧製造等戰略性產業的創新和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作出貢獻。 中大深圳研究院院長鄭漢其指出,近年香港的創科氣氛有所好轉,特區政府也更為重視。香港擁有具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材,唯地方不足、產業鏈不全,而深圳則直接面向龐大的內地市場及具完整的產業鏈,加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潛力極大,假如兩地協作互補,定可能為有志創業的年輕人提供發展空間,大展拳腳。 本港基礎研究出色 中大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處長李志明則表示,本港基礎研究成績有目共睹,有不少具認受性的論文及研究成果,只是如何「落地」仍有待努力。研究院作為中大產、學、研的基地,除了專注研究外,亦應同時完善「產、學」的發展,才可完善整個產業鏈。他認為,香港應與深圳合作,互相取長補短,而成立眾創中心,正正就是向中大畢業生及教授提供機會,將上游研究市場化,協助他們踏出創業之路,開拓市場。 目前,眾創中心已有7間公司進駐,當中以由中大博士生陳浩於2017年創立的「視見科技」屬最成功的個案之一。該公司主攻人工智能系統的醫學影像應用,以協助醫生斷症,其技術已獲數十間醫院試用,並完成總額1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目前視見醫療團隊約有60人,在深圳、成都、北京等地設有研究中心,並計劃將業務逐步拓展。 視見科技創始人陳浩博士指出,隨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醫療需求也不斷上升,對檢閱及分析醫學影像的放射科醫生更是求才若渴,「現時有超過兩成的放射科醫生,每天平均花超過十小時檢閱X光、電腦掃描、磁力共振等醫學影像,但頂多只能分析百多張影像。醫生的工作量龐大,效率也不顯著。」於是,該公司瞄準這個缺口,開發針對性的AI技術提供第一輪的醫療造影分析,之後交由醫生作進一步診斷及制定治療方案,這樣做既可提高診斷效率,同時可減少誤差,也可讓病患盡快接受治療。 深圳具融資優勢 作為一間在香港起家、深圳發展的創科企業,陳浩認為深港兩地各具優勢。他指香港較易招攬到世界各地的人才,從研究成果到成立公司這個「由0做到1」的過程並不難。不過,公司要「由1發展到1000」則需要資金支持,而到深圳在融資方面較有優勢,因此落戶當地更為適合,加上AI系統需要龐大數據學習辨認及比對去做判斷,提高檢測效率,而中國市場正可滿足這方面的需要。 「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真正大規模落地應用,還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從技術、產品、市場以及政策層面,都開始進入攻堅階段,需要摒棄浮躁的心態。有了資本,我們就更能沉下心來專注做好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同時探索更多的臨床應用場景。」陳浩博士說。 合作造就獨角獸 香港與深圳只是一河之隔,未來的創科之路,在於兩地如何合作互協,各取所需,達到「1+1」大於1的效果。在大灣區的效應下,兩者更應利用官產學研的力量,連接產業鏈的上下游,做到互利共贏,香港的研發成果可經由深圳推廣到全國各地,深圳企業通過香港面向國際。結合深港優勢,拓展市場,將有望造就更多隻獨角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