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雄:中資半導體企業潛力巨大

博客

梁健雄:中資半導體企業潛力巨大

多國半導體行業出現銷售量停滯或甚至下滑,而韓國三星發布首季營業利潤按年暴跌96%,只得6千億韓圜更創逾二十年來最差的一季表現,美國不斷在半導體行業對中國圍堵,所帶來的後果就是去年全球芯片銷售僅增加1%,更惡劣情況延續至今年首季度。 半導體設備股首季業績多超預期 不過中資半導體企業銷售就迎來歷史最大的躍升,就似中芯國際(981)、華虹半導體(1347)前者盈收按年升逾3成,純利按年增加6.8%,後者去年銷售升幅逾50%而純利更升逾7成,外圍半導體因受美國對華政策左右,銷售開始出現斷崖式下滑,而內地半導體行業得到中央支持並且擁有全球最大市場,因此內地半導體行業在現時全球產業鏈重組下得益,企業業務仍然得到持續增長,加上地緣政治因素仍不會在短時間內就會消除,此消彼長環境下內地中資半導體行業仍可繼續發光發亮。 國產替代潮已降臨 近期中資半導體股升幅跟隨業績出現強勁抽升,去到近日才始見回落,某些個股可能仍需一些時間消化近期過急的升幅,一時之間似乎仍未臨屆出手博炒底時刻,投資者反而可轉移考慮ETF ,其中GX中國半導(3191)可謂更為適合現時環境,因GX中國半導 ETF 組合納入北方華創(002371.SZ)、北易創新(603986.SH)、韋爾股份(603501.SS)等內地領軍企業,而且ETF 能較為分散風險免單一股票容易捉錯時機壓錯注。 撰文:梁健雄 洛天衡保分析部主管 (筆者未持上述股票) ============= 延伸閱讀:梁健雄:去美元化趨勢已開始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博客

陳卓賢:全球大鬧晶片荒,一文看清前因後果

全球晶片短缺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最大的原因是新冠疫情的帶來的持續影響。由於廠商憂慮疫情未見曙光,對前景產生不確性,於是供應鏈都傾向庫存堆積作準備,令下游對晶片的需求持續緊張;同時,疫情的出現激活了在家工作的趨勢,直接加速企業數碼化的進程,個人電腦的應用普及化,帶動了半導體需求的增加。 早於疫情前的2018年,中美貿易戰的發生都促成了今天晶片短缺的狀況。根據台積電(2330)董事長劉德音在今年3月在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年度會員大會的發表,他認為「中美貿易戰使供應鏈與市場佔比移轉,加上中美關係緊張,導致部分供應鏈轉移產生浪費、美國制裁華為讓其他競爭者預期可以拿到更多市佔,也因為相關制裁讓供應鏈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都會導致重複下單,但實際產能其實大於真正市場需求,大建產能並不能解決問題。」 供需差擴張未見紓緩 今年的突球事件亦加劇晶片荒的出現。例如,2月時日本福島近海海域發生強震、美國半導體重鎮德克薩斯州遭遇罕見暴雪,以及半導體重鎮馬來西亞在6月時宣布「封國」,結果都令當地半導體企業被迫進入停工、停產,加劇了早已處於失衡狀態的全球晶片供需格局。 然而,供需差的擴張不獨是供應方的問題,各國對於晶片的渴望也包含了雲端計算、加密貨幣挖礦持續成長的背景。德國晶片製造商Infineon執行長 Reinhard Ploss 更認為「半導體產業處於未知領域,在供需重新平衡前需要時間,但晶片荒肯定會持續到 2022 年。」 這次晶片荒的最大得益者莫過於中國,由於台灣半導體產能約佔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四分之一,當地的晶圓代工、封裝測試產值全球第一,IC設計全球第二,但隨著疫情的蔓延,全球晶片生產的重心已經出現轉移,而疫情控制最理想的中國無疑成了最佳之地,所以中芯國際(0981)和華虹半導體一類國產晶片股理應受惠,這在6月初的文章都已有所提及(https://bit.ly/3zjk6KB)。 新款手機數下降,小米卻突圍而出 進入下半年,多國新冠疫情隨著變種病毒開始突破疫苗障壁而復熾,這不但抑制消費者支出,也影響到新手機生產,導致新手機發表數下降:今年上半年共推出約310款手機,較去年同期的370款減少18%。 Counterpoint Research估計,第2季手機出貨量將比第1季減少10%,而下半年的出貨量則估計將年增1.3%至7.71億部,原因就是零組件短缺抑制了下半年的銷售增幅。有分析指,現時手機製造商除了在採購各種半導體,例如4G和5G晶片組等有難度外,就連電源管理晶片、顯示驅動器、應用處理器都開始面臨困難。即使是全球最大智慧手機製造商三星電子,亦正遭遇關鍵組件採購問題,導致出貨量較上季大減20%,Google也限制Pix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