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旭洋:2024 兩會體會

博客

吳旭洋:2024 兩會體會

全國政協和人大兩會會議早前在北京圓滿閉幕。作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筆者非常榮幸又一次到北京參加這次會議。通過兩會,筆者能夠深入地了解到國家的政策走向各行各業的發展方向。兩會同時也是向全世界傳遞中國發展理念的重要視窗,深受各界關注。適逢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一年,意義重大。在此,筆者有如下幾點體會和讀者分享。 一、兩會氣氛熱烈  全球媒體關注 今年的全國兩會是中國戰勝新冠疫情後,首次全面開放的一項重要會議,吸引了全球媒體的關注。眾多國外記者紛紛前來北京報導,他們主要關注中國去年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各個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和表現,尤其是對世界經濟的穩定與復興所作出的貢獻。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穩定、貿易自由化的推動以及全球經濟增長的促進等方面,均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外國傳媒不僅對中國去年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更對中國未來一年的各項部署與規劃顯現出濃厚的興趣。他們的報導向國際社會傳遞出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和行動。今年的兩會,氣氛濃厚又熱烈,不僅展現了中國政治生活的活力與生機,更成為對外展示中國政治制度優勢與特色的重要平台。 二、政協工作取得新成就  為國家事業作出新貢獻 去年,全國政協的工作成績斐然,令人振奮,深受鼓舞。2023年,政協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強化政治培訓、完善工作制度體系,提高調研議政品質,不斷提高委員們的政治能力和履職水平,令委員們更好地為國履職,為民盡責。過去一年,有5,087人次參加了政協的各類協商會議、提交了5,621件提案、報送資訊來稿43,995篇、開展了2,480項服務群眾和6,806項聯繫界別群眾活動等。 全國政協常委會的工作報告中,一組組詳盡的資料充分說明了委員們工作認真盡責,同時也顯示出政協的工作內容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細緻具體。此外,主題讀書群、專題培訓、調研視察、同外方人士交流等等活動,幫助委員們更好地熟悉政策、掌握情況,能更準確全面地建言資政。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筆者深感去年政協工作的成績來之不易,並將繼續積極參與政協的各項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認識和履職水平,為中國式現代化更好建言獻策,貢獻力量! 三、去年經濟成就令人鼓舞  期待今年高品質發展 2023年,在面對美國持續高息和全球局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中國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以總書記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通過不懈努力,取得了GDP增長5.2%的驕人成績,這一成績不僅彰顯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發展的活力和決心,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 今年李強總理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一系列精準有力、切實可行的舉措,是一份非常科學合理的報告。這些舉措不僅具有高度的前瞻性,也體現了深厚的務實精神;不僅關注眼前的經濟增長,更著眼於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相信一定會為中國經濟社會邁向更高品質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四、鼓勵港生投考內地高校  盡早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中國一直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特別是高等院校的建設,國家每年投入大量資源,包括資金、政策支援和人才引進等,以推動高等教育事業不斷向前邁進。現在,內地高校無論是科研實力、教學品質,還是國際影響力,都在全球範圍內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在《政府工作報告》的工作任務中,同樣用了很大篇幅安排部署教育體系建設和人才發展。 目前,香港每年大約有50,000名中學畢業生,其中有28,000名學生成績及格可達到升讀大學的標準。然而由於香港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特區政府每年所能提供的本地大學學位大約15,000個,這就意味著每年有13,000名符合條件的學生因為大學名額不足而無法入讀大學。反而內地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優越的高校教育環境,可為香港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筆者希望能有更多的香港學生考慮入讀內地的大學,更早地適應大灣區和內地的環境,未來能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五、促消費穩增長  香港應提升消費旅遊水平 《政府工作報告》工作任務的第三點提到,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經濟實現良性迴圈,特別指出要促進消費穩定增長,激發消費潛能。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實施數位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促進政策,積極培育智慧家居、文娛旅遊、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 內地的消費品和服務等領域,近些年無論在規模還是品質上都有整體的提升。香港作為國家重要對外開放視窗,國際化的金融中心,國際旅遊大都市,也要按照國家的部署,繼續發揮積極作用,不斷提高服務水準,舉辦更多盛事活動,在消費品和旅遊領域上,緊跟國家的整體步伐。 兩會的召開為大家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筆者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站在新的起點上,讓大家繼續奮發圖強,銳意進取,共同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撰文:吳旭洋 全國政協委員、遼寧省青聯副主席、南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 延伸閱讀:吳旭洋:《條例草案》築牢香港穩定繁榮發展的法治屏障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博客

李秀恒:港須加快智慧港口建設

日前,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北京拜訪國家發改委時,表示特區政府全力鞏固和持續發展在「十四五」規劃下的「八大中心」定位,確保香港的競爭力和經濟持續發展。去年12月20日,特區政府發表了《海運及港口發展策略行動綱領》,提出四大發展方向、十大策略及32項具體行動措施,全方位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 昔日王者 優勢仍在  在1987至2004年期間的大部分時間,香港都是世界第一貨櫃港,更曾連續11年蟬聯。然而,隨著內地港口的發展,上海、廣州、深圳等迅速崛起成為競爭對手,其他亞洲地區如新加坡等地的港口,亦在全球經濟貿易環境和航運業結構變化的進程中逐漸興起,綜合因素導致了香港航運地位大不如前,現排名僅全球第九位,2023年更有跌出十大港口的危機。   香港在航運業發展上的優勢與不足之處都十分明顯。作為擁有得天獨厚地理位置、貨物可高效進出的自由港,享受「一國兩制」之利,香港擁有更為便捷的中國內地市場連接渠道,再加上有金融、貿易、物流、旅遊等多個傳統優勢產業作支撐,以及簡單稅制、透明法制、良好商業環境等有利條件,是理想的轉運和中轉港。   然而,受制於土地不足和人才短缺,港口和相關企業在擴建港口和相應物流基礎設施、吸納勞動力方面,面臨著高昂的成本壓力。即使香港奉行自由貿易政策,不設任何貿易壁壘、對貨物的進出口經營權不設限制,僅有一些必要的簡單清關程序,但隨著其他競爭對手能夠享受到更為廉價的勞動力、擴大港口規模及升級智慧化港口管理系統以降低成本,本港的效率優勢已經逐漸被其他地區追平及反超,因此只能在排行榜上「望塵莫及」。   引進技術 追趕落差  其實,愈是土地資源有限及人手不足,愈需要推動航運智能化,通過引入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先進信息技術,實現港口運營的智能化管理、提升貨物流通效率、減少人為錯誤、降低運營成本,並促進港口、機場和物流的協同運作,在土地及人力有限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增加港口的競爭力。目前,香港的設備自動化程度仍相對較低,海運業數字化轉型主要依靠個別港口營運商牽頭帶領,未來政府應採取更積極的措施,帶領整體行業發展智能化轉型,促進「智慧港口」建設。   數字化港口不但可以推進航運業向高增值方向發展,如能配合香港全球第二大海事保賠保險中心、第四大船舶註冊處及第五高的航運加注能力等固有優勢,可以吸引更多本地及海外高端航運人才進入行業,同時加強本地人才培訓,為航運業發展提供人力保障。   [...]

企業策略

知識產權商品化 助拓中小企融資 港定位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為推動香港發展知識產權商品化(IP Commercialisation),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日前(11日)於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舉辦「知識產權商品化—策動香港再工業化發展」啟動禮,由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鄧希煒教授發表《區域知識產權商品化》的初步研究分享。他在會上指出,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確立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其中包括發展成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他建議本港業界在市場進行知識產權貿易及將知識產權商品化,從而充分利用知識產權資產的潛力。 港大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鄧希煒教授分享研究成果   學者:港定位發展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鄧希煒認為,定位發展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除加強發揮亞太區內保護知識產權的功用外,更可協助不同企業進行知識產權貿易,知識產權擁有人可藉出售、購入、授權及合作研究等不同方式,在市場進行知識產權貿易及將知識產權商品化。 國家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香港近年也有卓越的科研成果,加上政府提倡香港再工業化,鄧希煒認為,上述均為香港推動知識產權商品化的重要因素。香港在研發、設計、創新方面享有良好聲譽,不少中小企業一直以科研成果商品化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同時,特區政府努力提倡再工業化,工商業界各個持份者在再工業化的大環境中,公司競爭力獲得提升,各個企業了解到知識產權商品化的價值,並對於知識產權及專利加以投資,提升產業以及香港工商業界的信心及地位。 鄧希煒又以內地及新加坡對知識產權商品化的工作為案例指出,兩地區在知識產權商品化方面的成果及經驗,可作為香港的借鑒。企業獲得當地對知識產權商品化的補貼,加上公營及私營機構的主動合作,將知識產權商品化的風險大幅降低;在成熟的信用評估系統及IP交易平台的支援下,當地的中小企業能以無形資產(即各項知識產權)作為抵押品,成為區內的全新融資方式。 延伸閱讀:生產力局助建智能生產線 促傳統工業升級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商事動態

中總邀丘應樺談經貿發展相關政策

香港中華總商會(中總)日前邀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擔任會董會講座嘉賓,介紹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主要工作及相關政策。中總會長蔡冠深,副會長楊華勇、張學修、李引泉及姚祖輝,以及一眾常董、會董出席講座。 丘應樺局長介紹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主要工作及相關政策   丘應樺表示,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公布一系列措施,推動香港經濟復蘇。他強調,特區政府將以破格及有別於過往的方式,積極主動為香港搶企業、搶人才。特區政府將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專責引進世界各地高潛力、具代表性的重點企業,涵蓋策略產業如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等,提供針對性及有吸引力的特別措施。當局亦將成立「人才服務窗口」,為海外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務,並在海外經貿辦設立「招商引才專組」,積極游說海外優質企業來港發展。   丘應樺指出,習近平主席寄望香港增強發展動能,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等國家戰略。為鞏固國際貿易中心地位,香港將積極尋求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並加強與各RCEP成員國聯繫。行政長官上月到泰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率領高級別香港商貿代表團,與不同國家的政、商界領袖交流,推廣香港優勢,獲得十分正面反應。特區政府將繼續積極組織外訪活動,包括前往越南、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以至非洲等地進行訪問,進一步向外講好香港故事。當局更會把握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發揮「一國兩制」獨特優勢,強化八個中心的地位,積極提升香港整體競爭力。   講座由中總會長蔡冠深主持,於線上及線下同步進行,一眾中總成員就香港與大灣區協調發展、招商引資具體優惠政策、文化藝術推廣、提升香港航運競爭力、支援會展業發展等範疇,以至工商界在推廣香港所扮演角色與局長廣泛交流意見。 中總邀請丘應樺局長擔任會董會講座嘉賓 [...]

本港時事

李家超:香港已重返國際舞台中心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4日)出席灼見名家八周年論壇時指出,香港的機遇無限,因為新冠病毒沒有、亦沒辦法改變香港的DNA,香港一直的固有優勢多不勝數。雖然前路未必每一步都完全平坦,不過前景肯定光明遼闊。 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出,香港的機遇無限,因為新冠病毒沒有、亦沒辦法改變香港的DNA。   李家超表示,香港過去三日,便成功舉辦了「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除了有各地金融領袖來到香港分享他們的睿智和洞見外,亦同時讓來自海外的參與者,更深入了解香港的發展藍圖、優勢和潛力,以及為海外企業提供的機遇。   他提及今次峰會參加人數超過200位,超過了心目中想達到的數字,匯聚全球重要金融機構的主要負責人,當中超過40家機構由集團董事長或行政總裁代表。今次峰會盛況空前,充分顯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亦反映香港經已重返國際舞台的中心。   他指出,一連三日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今日亦會揭幕,我很有信心香港能夠成功舉行另一項精彩的國際盛事。不同的盛事接踵而來,加上社交距離措施在風險可控下有序放寬,香港社會不斷活起來、動起來。   病毒沒辦法改變香港的DNA 對於「後疫情時代香港新機遇」,李家超認為,香港的機遇無限,因為新冠病毒沒有、亦沒辦法改變香港的DNA,香港一直的固有優勢多不勝數:香港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匯聚全球優勢和中國優勢的城市;多年來香港一直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香港是世界領先的金融中心之一;香港位處亞洲心臟地帶,全球半數人口在香港五小時航程範圍內;香港是全球最繁忙的航空貨運樞紐;香港教育水平高,是亞洲唯一擁有五間全球百強大學的城市;香港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戰略等佔有重要地位。   (前排左五起)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李家超、灼見名家傳媒董事會主席潘燊昌博士、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和其他嘉賓在活動上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