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
中國・海外・香港

樓市速報:公營房屋增 私樓更宜居?


公營房屋增加,將會削弱私人市場對細價樓的需求。

特首林鄭月娥宣布,將公私營房屋的目標供應比例調整至7比3,以回應過去2年公營房屋供應量落後於私樓的問題,對此仲量聯行認為,公營房屋供應顯著增加,將減低市場對偏遠地區納米私樓的需求,從而令發展商興建更多較大面積的「宜居單位」,但最少要4至5年才會看到上調公營房屋用地比例的影響。

過去幾年,發展商為滿足市場的上車需求,都傾向興建納米樓,據差估署資料,近年納米盤數量激增,2017年小於215方呎的納米戶便有691伙,較2016年多2.35倍,創下歷史新高。而相比過去10年(2007至2016年),平均每年約有49伙的落成量,去年更多出逾13倍。

然而,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特首林鄭月娥宣布,將公私營房屋的目標土地供應比例,由以往的6比4調整至7比3,以回應過去公營房屋落成量落後於私人住宅供應的問題。據仲量聯行最新發布的《住宅銷售市場》報告指出,增加資助房屋供應將會削弱私人市場對細價樓的需求,尤其是位於遠離核心區的納米樓。

納米需求減 400呎單位料增加

仲量聯行資本市場部資深董事莫凱傑表示,當公營房屋顯著增加,會促使發展商轉而興建面積介乎400至600平方呎的宜居單位,以2房單位設計,針對中產市場的住屋需求。畢竟公營房屋大多是細單位,供應量又掌握在政府手中,可隨時加快興建及推出,發展商實在毋須加入戰團,承受空置稅及被壓價的風險。然而,發展商興建更多宜居住宅能否成為趨勢,則要視乎政府能否放寬按揭限制,減輕買家首期負擔。

近年納米盤數量激增,2017年小於215方呎的納米戶便有691伙。

觀乎屋宇署資料,今年首7個月未計廚廁的實用面積小於200方呎細單位的動工量僅得1,617伙,佔整體比例少於兩成,大幅回落至18.4%的3年低位。去年相關比例為26.8%;2016年為27.2%。換言之,未來每10伙新落成私宅,不足2個屬於迷你戶。

事實上,過去幾年私人住宅供應持續增加,去年更超越公營房屋達4,100個單位。據政府的數據顯示,在2014/15財政年度,公營房屋落成量落後情況尤其嚴重,當中61%的新落成單位為私人住宅,僅有39%為公營房屋。

仲量聯行研究部資深董事鍾楚如亦指出,公私營房屋比例將需要最少4至5年時間,方會在落成量得見改變。中期而言,私人住宅落成量料會繼續下跌,豪宅市場由於受到即將實施的一手空置稅夾擊,供應量減少的情況將尤為顯著。實際上,私人住宅發展比例下跌,只會令供應減少並支持樓價。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