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
中國・海外・香港

曹德明: 無「父幹」亦可靠「父擔」上車


The Real estate modern condominium

現今社會樓價高企,年輕人要置業絕非易事,因此父母資助子女買樓亦日漸普遍。近年不乏父母資助子女首期上車的報導,有的甚至直接「FULL PAY」整個單位,漸漸「父幹」已成為部份年輕人的上車方法之一。即使父母沒有資金上的支持,成為子女的擔保人或借款人亦可增加其借貸能力,協助子女更易上車。

在新按保的協助下,置業首期支出減少,但每月供款及入息要求相應增加。申請按揭時,如自身入息未能通過「供款佔入息比率」及「壓力測試」,可考慮加父母作擔保人或借款人,將入息一併計算以增加借貸能力。試舉一例,A君月入4萬元,計劃購入一個8百萬元的單位,承造8成30年按揭,每月供款約2.5萬元,每月入息要求需達到約6萬元。而A君父親入息4萬元,並作其擔保人,便可順利通過入息要求。

有父母作擔保人可更易通過銀行壓力測試,不過亦有一些「雷位」須留意。首先,父母的年齡或會影響按揭年期上限。引用上述例子,如A君收入(4萬元)足夠每月供款(2.5萬元),A君父親年齡則不影響按揭年期,最長可借足30年。但若A君月入2萬元,即低於每月供款要求(2.5萬元),如父親年齡為60歲,銀行或會以「75減父親年齡」計供款年期,因此年期不能批足30年,最長只可批75-60=15年,屆時供款及入息要求相應增加,或需要再加擔保人增加借貸能力。

其次,若擔保人或借款人本身有按揭在身,按揭成數、供款入息比率以及壓力測試上限均會扣減一成。如擔保人有其他負債如私人貸款、分期付款等,會將自身的負債計算在內,入息要求亦會相應調高。

不論選擇成為擔保人或借款人,均可協助買家增加其借貸能力,但兩者還款責任上卻有所分別。借款人指各方借款人都有責任償還所有債務(如私人貸款、稅貸等)。而擔保人則指一旦借款人未有履行合約還款並斷供,擔保人就要承擔還款責任,但只限其擔保之按揭貸款,責任上相對借款人為少。另外,如單位遲供或斷供,亦會影響其借款人或擔保人的環聯信貸評級(TU)。因此為家人作借款人或擔保人前,宜先了解當中的風險及責任。

撰文: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