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
中國・海外・香港

樓市炒籌風再現


一手樓市興旺,每逢有新盤開售,便人頭湧湧。

香港人對「炒」字相信一點都不會陌生,講的不是炒餸,而是「炒」波鞋、「炒」iPhone、「炒」演唱會票、「炒」樓,由港人到都居港人南亞人對這個「炒」無不瘋狂。近日一手樓市興旺,九十年代盛極一時的「炒新盤籌」更似有回魂之勢。長實(01113)旗下上環My Central首批80伙上週四(19日)截票,累收超過1,200票,超額登記14倍,單位上週五發售。市場流傳,項目有以公司名義入票的登記人士計畫,若抽中前籌,會利用「賣殼」形式將股權轉售,以更換公司股東方式變相賣籌,據知每宗叫價100萬元。

據知,該盤今次銷售安排分開3組,最先認購組別,需要認購兩伙「毗鄰物業組合」,或兩個或以上3房單位。以認購項目6樓A室及B室為例,兩伙折實售價共約4,667萬元,以公司名義買入須支付三成稅款,即約6,067萬元。炒籌者叫價100萬元,有意接籌者將以6,167萬元接貨。

My Central首批80伙上週四截票,累收超過1,200票,超額登記14倍。

一手物業銷售監管局回應上述情況有否違反法例時回應指,有關公司的股分轉讓並不屬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的規管範圍。根據市建局規定,公司名義買家認購單位數目不得多於10%,以該盤共有185伙計,即全盤最多只有18伙可供公司名義客選購。至於據區內代理則指出,由於項目入票者眾多,及內地人士於本港置業要支付三成辣招稅,與公司名義購入物業的稅率相同,加上是次登記人士中約有兩成為內地人士,所以相信市場的確有此需求,但認為「賣殼」手續繁複,以此方式即場賣籌的機會甚微。

事件是否屬實尚未知道,但相信已勾起不少人對90年代初炒樓風潮的回憶,當年抄風之盛曾引來黑社會(即所謂「飲筒黨」、「白手套黨」等)霸頭位搶購新樓,於是地產商放棄排隊的做法,改用抽籤去區別買家揀樓的次序。一些炒家為了搶先選購單位,索性向抽到前列位置的人「買籌」,於是樓市出現「炒籌」的現象,這些籌號的價值數以數萬至十萬元計,個別豪宅新盤更一度傳出籌價高達100萬元,在當年夠買一個細單位。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