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羅康瑞:香港扮演一帶一路「帶路」平台


“香港可在『一帶一路』人才培訓及融資等扮演角色,香港擁有優秀人才庫,應善用國際與內地網絡,組織『香港團隊』,為『一帶一路』沿線交流提供服務。”

 

上月由特區政府與香港貿發局共同主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假灣仔會展中心舉行,約2,500名來自全球的政商界人士出席,40名演講嘉賓分享「帶路」商機。

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羅康瑞形容,香港充分發揮自身所長,在「一帶一路」中找到新機遇,而「一帶一路」是高瞻遠矚的,為中國經濟帶來新的增長動力。他稱,實踐「一帶一路」的過程中會遇到融資、風險等多項挑戰,而香港擁有的獨特國際化優勢,可以為上述情況提供解決方案,協助將「一帶一路」倡議化願景為事實 。
Text / Santos Photo/ 鄺銘漢

論本港在「一帶一路」的角色:

「『一帶一路』是高瞻遠矚的,為中國經濟帶來新的增長動力。實踐『一帶一路』的過程中會遇到融資、風險等多項挑戰,而香港擁有的獨特國際化優勢,可以為上述情況提供解決方案,香港可在『一帶一路』人才培訓及融資等扮演角色,認為香港擁有優秀人才庫,應善用國際與內地網絡,組織『香港團隊』,為『一帶一路』沿線交流提供服務。」

論貿發局的角色:

「『一帶一路』需要龐大資源,貿發局不僅是中介,而是作為促進者的角色,與以往主力做展覽及會議不同,需要有專業及具商業知識的人士引起項目方及投資者雙方的興趣,因此貿發局成立專責委員會常規化處理『一帶一路』事務,不必每次都抽調人手去做事。局方計劃找理事會的理事,以及物色理事會內缺少的專才組成委員會,例如有涉足『一帶一路』國家投資、具宏觀視野或特別專長。」

論貿發局「一帶一路」的五大策略:

「第一是制訂路線圖,就此展開調查研究及建立資訊平台或網站;第二是建立聯盟,即加強與各國政府的聯繫,建立政商合作基礎;第三是建立溝通合作平台,如舉辦『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等展覽、會議;第四是尋找商機,即在全球46個辦事處建立環球網絡,當中更有28個辦事處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第五是促成合作項目,即提供一站式的投資配對方案,既有資金,又有專業服務等配套。」

談貿發局「一帶一路」近期工作:

「貿發局在全球有46個辦事處,當中28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其中有8個國家的投資條件成熟,包括:亞洲的泰國、越南、印尼,中東的阿聯酋及沙特阿拉伯,東歐的捷克、匈牙利、波蘭。貿發局已列出其中兩個國家泰國及越南當地有投資價值的首8個項目予港商參考,並會協助促成合作……若企業單打獨鬥會好辛苦,政府希望打包一起去做。以越南一條投資額約800億的公路項目為例,若由香港政府向越南政府爭取到項目後,再由政府匯聚本港不同行業、專業人士參與,過程會更順暢。」

論香港在「一帶一路」的優勢:

「鑑於香港在法律、金融、會計、風險管理等專業服務水平上具有優勢,且具有『一國兩制』優勢,相信滬港可進行緊密合作,一起幫助投資者籌得資金,初期投資將以基礎設施投資為主。今後『一帶一路』項目投資可以商業運作模式帶動,並能長期持續發展。」

論大灣區的發展:

「過去30年,資金是引進來(內地),但未來(資金)是走出去的(國際)。大灣區可變成走出去的樣辦,更可能成為『一帶一路』的中心,香港和內地有不同的制度,大灣區可成為一個緩衝區,讓內地人熟習例如外邊的法律、金融制度等。大灣區發展有兩大限制:一是區內有3種制度,香港和澳門是特別行政區,深圳和珠海是經濟特區,其他城市則奉行內地的制度,大家如何協調?例如關稅制度,及如何平衡稅收問題?二是『兩區九市』之間,大家平起平坐,競爭是必然的,因此建議由中央做協調,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委員會。香港的強項在金融,深圳則在創科方面,珠三角是在製造業方面,每個城市都需放下一些東西,才能互補。」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