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第三跑道 政府懶理 香港等死


•香港機場的樽頸,不在泊位不足,而是跑道每小時最多只能處理六十八班航班。

•旨意航空公司轉用大飛機增加客運量,也有很多考慮因素。

•基建項目乃投資,非開支,不動用政府財政,也可用外匯基金。

赤鱲角機場第三條跑道的興建,再度成為市場討論焦點。其實,此類大型基建項目,一定要政府作主導,單靠市場力量推進,必定不能成事。然而,港府卻是愛理不理,由得支持與反對建議的雙方,就着種種原因,包括營運效率、環境影響,以至興建成本等,拉扯擾攘,自己遲遲不肯表態,不肯拍板,一槌定音。

其實,香港機場處理航班升降的能力,即將達致飽和,此乃早已預見的事,毋庸置疑。有分析卻認為,與其興建第三條跑道,不如擴建客運大樓,增加飛機泊位,提高處理客流能力。 此言實在差矣,皆因香港機場的樽頸,並非在於泊位不足,容納不了飛機,而是兩條跑道根本應付不了升降量再增加。現時每小時升降量已經達六十四班,最多只能處理六十八班,上限就是上限,即使飛機泊位再多,也是徒然。除非某些航班轉到半夜三更升降,否則每日升降量難以提升。

在「限米煮限飯」下,要提高客運量,現時只能靠一眾經營者(航空公司)轉用大飛機,減少中小型飛機的使用。雖然,不少航空公司都很「合作」,當中包括國泰與港龍,以及內地三大航空公司——國航、東航、南航,但從做生意的角度,又須考慮很多因素。 首先,大飛機只適用於來回主要城市的航線,其他二、三線城市,如果使用大飛機,運載率必定下降。就算往返主要城市的航線,往與返,客量需求亦有不同;此外,不同時段的航班,客量需求都有不同,是否全部都可以使用大飛機?如此這般,香港機場便等如將不願、不能使用大飛機的航線,逼往鄰近地方,有生意都不做。 因此,興建第三條跑道,可謂事在必行;怎樣將對環境的破壞減至最低,則是別論。至於融資,可以肯定的說一句,拖得愈久,成本愈貴,即使今天預算要一千四百億元,往後埋單計數,可能差不多要二千億元。

其實,錢並不是問題。且看去年財政盈餘預計便有六、七百億元,加上估計今年隨着樓市向好,地價將會上升,庫房收入又添一筆,二○一五至一六年財年,盈餘分分鐘更上一層樓,達千一、二億元。當中最重要是,政府要視基建為投資,而非開支。 若然不動政府財政的主意,基建項目大可由外匯基金來投資,總好過落重注在美債,買外匯又不做對沖,以致回報強差人意,且看最新公布數字,連通脹都跑輸,認真丟架。 既然樣樣都不成問題,港府卻嘆慢板,將此等關乎經濟發展的大事於不顧,香港只有死路一條,港人只能自求多福了。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