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政經中國】內地城市急起直追,香港須發掘新優勢


前海的開發,使香港同時面臨機遇和挑戰。

自中央提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構想,外界就有質疑,認為香港會被內地城市急起直追,原有優勢可能被取代甚至抹殺。此次大灣區綱要出爐,這種擔憂更為加劇。究竟香港會從大灣區建設中受益,還是優勢不再?近年香港和內地城市的經濟發展數據或可作為參考。

撰文:蘇梓 

早在兩年前,深圳的GDP首次超過香港。2017年,香港GDP為2.66萬億港元,深圳則為2.24萬億元人民幣,即約為2.68億港元。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深圳的發展已不可同日而語,高增值的科技業取代了勞力動密集、低增值的加工行業,一躍稱為中國乃至世界知名科技城市。相形之下,香港產業轉型步伐緩慢,科技創新能力和速度常被詬病。而在綜合經濟競爭力排行榜上,香港也在2015年被深圳超越,丟失多年的冠軍寶座。

與滬爭奪航運龍頭

此次推出的大灣區規劃綱要,再次強調要保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樞紐地位,然而內地城市中,近至深圳、廣州,遠至上海,在多個方面都與香港「叮噹馬頭」。先說航運,2014年,香港仍是世界最強;到2017年已跌至第五。根據資料,2017年上海處理了超過4,000萬個標準箱,較香港2,100萬個幾乎多出1倍。有專家認為,香港貨櫃碼頭有進步,但競爭者進步更快,在一些10年前有明顯優勢的項目上,香港的優勢正在消失。

而來自內地其他碼頭的競爭也日趨激烈。香港海運港口局數據顯示,2018年香港貨櫃吞吐量同比下跌5.4%,至1964.1萬個標准箱(TEU),創兩年來最差表現,其在全球集裝箱港口的排名勢將連跌兩級,至第七位。單月貨櫃吞吐量更是出現連續11個月下跌。相比之下,上海港2018年的集裝箱處理數量同比增長4.4%,至大約4200萬個,排名全球第一。至此,上海已連續9年蟬聯全球第一貨櫃港。

總括而言,香港集裝箱港口經濟趨弱的原因,包括行業內外競爭加劇,特別是來自大陸港口城市的競爭,以及買家在空運及鐵路運輸上的選項增加。而中美貿易戰爆發以後,更使得行業風險大增。

在大灣區城市中,香港也面臨來自廣州的挑戰。廣州港集團去年年底剛收購了中山港航集團52.51%的股權,爭取了佛山高明港區海口碼頭40%的股權。去年9月開工建設的南沙港四期碼頭也已明確將建為中轉港,旨在以水水轉運的方式發揮佛山、中山內河碼頭的優勢。從成本來看,香港相比臨近的內地港口也並不佔優勢,其裝卸成本高於內地,人力資源、土地成本等更加高昂。貨代公司如果要從東南亞地區運貨至珠三角地區,在香港港中轉的成本遠遠高於直接掛靠廣州南沙港。

不過有消息稱,廣州港已對與香港港口合作展現出了積極的態度。在廣州港務局的2019年工作計劃中,近年來首次加入了「加強與港澳合作」、「加快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建設」、「更好地服務於粵港澳」等事項。此前至少兩年都沒有港澳合作的內容。

深圳創科後發制人

據中國社科院去年發表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2018》稱,香港於「宜居競爭力指數」及「可持續競爭力指數」繼續位居中國各大城市中的榜首,惟「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連續四年落後深圳,屈居第二。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認為,這反映出深圳在經濟表現及科技創新轉型有巨大成效,香港在創科方面應有更好的發揮空間。

他指出,香港當前發展的最大問題,是經濟結構失衡,過於看重貿易、金融、航運、旅遊、專業服務這五大產業,而對不少規模較小、新興但極有潛力的產業關注不足。他認為,香港很有條件向以科技創新驅動的現代經濟體系轉型,因為香港並非科技實力不足,只是它的科技資源、科技成果沒有很好地結合,沒有轉化成經濟價值。正是由於香港經濟結構失衡,導致從事創新科技、實體產業的市場缺乏動力,科技和商業都跑到深圳結合,所以深圳得到較快發展。

在當今世界各地打造智慧城市的大趨勢下,香港亦應把自己定位為全球金融中心及全球科技中心,建設智慧城市,建立灣區共同治理體系,推進灣區基礎建設一體化。他又指,在人才競爭激烈情況下,香港應爭奪高端人才,致力科技創新,而港府也應繼續投入資金、搭建科技平台,建立創新制度及服務體系,以吸納及留下創科人才。

反觀深圳,1990年代就開始布局高新產業。雖然深圳在起步時幾乎沒有基礎,但政府在空間和產業規劃上的設計十分大膽。早在香港回歸之前,由於地緣和經濟關係,深圳已經開始思考如何與香港接軌,在往後的10年裡,深港也由「幫助與被幫助」上升至「合作」關係。

2001年以來,深圳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佔外貿出口額比重呈上升趨勢,儘管在2008年有下降,但2001年的佔比為近30%,近十年則基本超過50%。與此同時,加工貿易在外貿出口總額的比重則不斷下降。分析深圳2016年的GDP構成,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文化創意、互聯網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與生物產業)增值9,183.6億元人民幣,佔比超過40%,而四大未來產業(海洋產業、機器人產業、可穿戴設備與航空航天產業)增值則達到1,284億人民幣。面對深圳科技產業的崛起,外界出現不少擔憂的聲音,認為香港在發展創科上幾乎沒有優勢。

但也有意見認為,香港的大學科研能力、創新及科技局、科學園等均顯示香港具有強勁的科研能力,加上自由貿易港、法治、單獨關稅區等優勢,全部都是讓香港可與深圳成為全球科技集群的有利條件。根據2018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WIPO),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深圳-香港」地區的排名僅次於日本「東京-橫濱」,為全球第二。綜合開發研究(中國‧深圳)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就曾多次將香港-深圳與三藩市灣區對比,他認為香港和深圳就像三藩市和聖荷西,前者是傳統上的金融中心,後者是創新和研發中心。

專業服務受挑戰

隨著中國內地市場的全面開放,香港作為內地與全球市場唯一通道的地位被逐漸削弱,中國內需市場規模的逐步擴大,使香港在服務內地市場上無法與傳統的區域中心城市廣州開展全面競爭,而深圳在轉型升級與提升全球競爭力過程中,開放水平也日益增強。2011年,中央將深圳前海納入國家「十二五」發展計劃,發展其為新的金融、物流和專業服務中心,特別是到2020年建成基礎設施完備、聚集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現代服務業企業,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生產性服務業中心和世界服務貿易重要基地。這無疑給香港在珠三角的領導地位帶來挑戰。由此,前海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成為一個引領區域開放升級的重要載體,深莞惠一體化、深汕特別合作區成為拓展深圳區域腹地的重要載體。在這一過程中,香港可望增強自身在服務內地市場上的地位,但同時這也意味著,香港不得不和周邊城市進行「比賽」。

大灣區內各城市,多年來圍繞對外通道、海港空港、金融服商貿、會展服務、高端人才、企業落戶等方面,和香港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比如在香港已經是國際航運中心的情況下,廣州、深圳均以國際航運中心為自己的發展目標。在廣州已建成珠三角會展中心的情況下,深圳雖然土地資源不足仍謀劃建設大型會展中心。在廣州生產性服務業已很發達的情況下,鄰近城市佛山致力於培育自身的現代服務業並擔心區域內產業向具有政策優勢的南沙轉移。甚至毗鄰的澳門,也不斷強化旅遊業建設,大有拋離香港之勢。

大灣區區域范圍不大,目前已有7個機場。深圳前海、廣州南沙與珠海橫琴在功能上的重疊,以及香港對前海自貿區金融創新的憂慮與擔心等等,都曾引起人們的質疑。不過,正是區域內城市之間的競爭,才大大優化了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營商環境和貿易便利化程度,提升了整個區域的市場化水平,為區域內各城市的分工合作與功能整合創造了條件。

藉「一帶一路」保優勢

幸而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下,沿線國家數以萬億元的基礎建設及發展項目被帶動,從而衍生了龐大的融資需求,以及眾多的金融中介業務。香港的融資服務發展成熟而多元化,在風險管理和資產配置方面擁有與國際接軌的優良制度和豐富經驗,無疑是「一帶一路」的金融服務樞紐,亦是大灣區與「一帶一路」對接的金融紐帶。

作為大灣區內的國際級都市,香港可為大灣區內的企業「走出去」助力,為其赴海外特別是「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投資活動提供金融支援,例如信貸融資、保險、風險管理、金融顧問服務等,更可引領大灣區的金融創新,開發更多面向「一帶一路」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方案,並吸引大灣區內的金融機構來港設點以及區內的企業來香港設立財資中心。此外還可透過拓展人民幣跨境流動的渠道以及加強與大灣區其他成員的跨界合作,促進大灣區「盤活」雄厚的人民幣資金儲備,並為區內資金參與投資「一帶一路」項目締造和引介機會。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