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策略
股市

中產崛起 保險醫療潛力未減


內地中產人口持續增長,家庭GDP過去10年增幅顯著,推動消費。

內地經濟增長放緩,樓市及股市下滑,在財富效應失效下,居民的消費意欲短期難免會受衝擊。但現時內地的GDP增長仍然逾6%,相比其他國家,增速仍然處於偏高水平,而在經濟持續增長下,內地中產人口數目與日俱增,形成強勁的購買力,而這批中產,所追求已不是一般生活所需,而是希望有更高的生活質素,健康有更大的保障,因此令保險及高質醫療需求大增,所以這兩個板塊絕對可以趁低吸納作中長線持有。

港股10月下試年內低位之後,11月終初現曙光,由低位作出反彈,週二(20日)在美股下跌拖累之下,跌逾500點,但顯然大市與10月相比,沽壓並沒有那麼沉重。海通國際證券財富管理投資策略執行董事梁冠業指恒指於26,300點水平,估值已相當合理,而港股10月下試至24,000點水平,顯然是超賣,以及市場過度悲觀情緒所致。他指大市之前已將所有最壞情況反映,假如目前市場略為有好消息,或是情況不及早前預期般壞,均可支持大市作出反彈。

梁冠業指之前市場觀望美國的中期選舉結果,最終結果亦是市場樂於見到,尤其是對中國,因市場憧憬美國總統特朗不能像之前般放肆,而對華政策亦會有所顧忌。而月底特朗普與習近平會晤,雖然,市場已估計不會取得重大成果,但有得傾始終好過無得傾。除以上兩項因素之外,美國聯儲局12月加息之後,明年加息步伐將會是市場焦點,一旦聯儲局表示明年的加息步伐放緩,相信美滙指數亦會因此回落,美金回軟,對新興市場包括中港股市無疑是好消息。

中美貿易關係緊張,令中央加快經濟結構轉型,推動內需。

另外,2018年餘下的日子只有個多月,不排除港股經過今年連番下跌後,會作出廚窗粉飾,為港股帶來支持。因此綜合多方面因素,梁冠業估計未來個多月,港股走勢會較之前樂觀,料恒指會先行在現26,000點附近水平先行作出整固。

至於股分選擇方面,他建議投資者在選擇股分方面,可考慮北水鍾情的板塊,包括內銀內險、醫藥、港交所(00388)及吉利汽車(00175)等,相信這些股分在大市回暖之下,會有不俗之反彈。梁氏指不少股分回落至現水平,估值變得合理及吸引,即使短期大市仍然有波動,但中長線吸引力顯現。

普信亞洲機遇股票策略基金經理Eric Moffett指中國目前的處境棘手,除了受到增長放緩和負債攀升的問題困擾,亦與美國陷於持續的貿易糾紛。雖然面對明顯挑戰,但中國仍然提供吸引的投資機遇。內地股票市場失效及估值低企,均是值得樂觀的理由。中國A股市場蘊藏眾多吸引機會,有不少企業具可觀投資價值,而且當中有部分仍未被外國投資者發掘。

家庭GDP過去10年顯着增長

中國經濟目前平均每年增長逾6%,對比全球仍處於穩健水平。然而,對多數內資股來說,最重要的並非全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而是家庭的GDP增長。數據顯示,雖然經濟增長放緩,但家庭可支配收入在過去十年顯著上升。隨着收入增長,勞動階級家庭對一系列消費支出的可負擔能力亦有所改善,包括旅遊、保險、健康護理及醫療服務。

在貿易戰陰霾下,今年雙11銷售表現仍然強勁,反映內地消費力強勁。

事實上,內地居民可支配收入顯著上升,而中國中產人數亦持續增加。據估計內地目前中產人口有約3億,15年後將增至6億,阿里巴巴(BABA.NYSE)蔡崇信指1999年他加入阿里巴巴時,中國人均GDP約800美元(約6,240港元),目前已增至近9,000美元(約70,200港元),未來增至2萬美元(約156000港元)亦不足奇,可見內地的消費潛力十分驚人,貿易戰甚至可以加速中國經濟轉型,從製造到消費轉型,目前中國大陸的消費型收入已經有50%,比GDP的成長還快。

市場憂慮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會令中產消費較過往審慎,甚至出現消費降級,但安本標準投資管理中國股票投資主管姚鴻耀相信,明年中國經濟增長能保持穩定,雖然部分低端城市出現較明顯消費降級,但整體需求保持增長,料隨着中產人口的增加,始終會帶動消升級。

姚鴻耀認為A股仍有再下跌的風險,短期市況會受外圍因素影響而變得較為波動,難以估計股市是否已見底。但長遠而言,他對內地市場的前景有信心,認為A股的估值及基本因素仍具吸引力。股分選擇方面,姚鴻耀看好消費相關企業,特別是高檔品牌,料內地未來仍然由中產階層帶動消費升級,提升對醫療、保險、旅遊及智能電器的需求。

目前內地保險的滲透率偏低,加上中產人口上升,行業潛力毋庸置疑。

憧憬中央會減稅鼓勵國內消費

事實上,內地已積極透過減稅,以吸引消費力回歸中國,姚鴻耀表示,中國政府未來或會繼續透過減稅鼓勵國內消費,雖然近期信貸增速較快,但情況尚算穩定。他還指出,中國致力實現較高質素的增長,並改革以解決經濟結構的脆弱性問題,加上最近出台振興經濟的措施,藉此鼓勵消費、改善營商環境和紓緩民企的財務狀況,對2019年的A股市場是利好消息。

中產與一般居民的最大分別,在於中產階段在滿足生活的必需之後,下一步追求的則是致力提升生活質素,令到自己的生活得到更多的保障,所以中產必買的服務和消費品備受市場看好,如提供個人和家庭保障的內險,以及對身體健康有更高要的醫藥及醫療股,當然是具長線吸納的股分。

現時內地保險市場的滲透率只有4%,相比亞洲區的6%左右,顯然仍然處於偏低水平,因此保險行業在內地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至於醫療服務及醫藥,在收入上升下,對身體健康更加重,故令高質的醫療服務及醫藥更加殷設,因此在中產人口持續增加下,以上兩個板塊長遠極具潛力,可趁低收集。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