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品味
名車・旅遊・時尚・美酒佳餚・鐘錶

大館「幽靈維面」展 探討科幻構想的可造性


大館當代美術館早前宣佈,於今年10月5日起至明年1月4日期間,與紐約巴德學院的策展研究中心聯手呈獻全新的「幽靈維面——電馭叛客在未來之年」展覽。是次展覽由 Lauren Cornell、陳樂明、譚雪及Tobias Berger負責策劃,並由助理策展人Jeppe Ugelvig協力舉行。策展靈感來自八十年代經典科幻電影《2020》和動漫《阿基拉》等所預視的2019年,展覽將探討 「電馭叛客」(cyberpunk,又譯網絡或數碼龐克)的美學如何滲透於當代藝術及視覺文化中, 並審視這類型的科幻構想如何成為我們的當下。

 

圍繞「元城市」的Cyberpunk空間

Cyberpunk是於1980年代興起的科幻小說類型,其所描繪的未來充斥着先進科技,城市範圍不 斷蔓延,社會秩序全然不同,而一眾特立獨行的角色則身處社會邊緣,奮力完成自身的任務。 不論是《2020》和《廿二世紀殺人網絡》等電影,還是《攻殼機動隊》等漫畫或 Philip K. Dick 的小說,cyberpunk文化持續出現於各種藝術載體,相繼引發觀眾的興趣與反思。

⼤⽵伸朗的《親愛的:廢置棚⼦的⾃畫像》。2012年,混合媒體、⽊材、電⼦器材、聲效、蒸汽 ,尺⼨可變。委約及製作⾃第13 屆⽂獻展,由東京 Take Ninagawa 畫廊、⽇本香川縣直島福武美術館財團及⽇本國際交流基⾦協助製作。

是次展覽圍繞着「元城市」(或 「後設城市」)着墨,這是 cyberpunk作家William Gibson對互聯網的稱呼:一個既現實又虛擬的城市空間。不論是通過描 繪虛擬的巨型都市、建築物或城市地表的全景觀,抑或是對生活於此的人在情感或心理上的細 膩刻劃,這次展覽的作品皆是為了探究 cyberpunk 大都會的轉變,如何由對未來生活的幻想式 比喻,變成令人無從逃避,循環不息的現在。

而展覽中的作品形式多元,當中包括數碼錄像、混合媒體作品、三維繪畫作品、雕塑、錄像、 全息影像、攝影作品及印刷作品。參展藝術家來自香港、中國內地、韓國、澳洲、加拿大、美 國、印尼及日本等地,各自演繹心目中獨特的 cyberpunk 形象。有些藝術家選擇從遠處觀看城 市的天際線,或選擇聚焦於人群、機器和社會運作;另一些則對科幻小說中的亞洲城市描述提出質疑。

唐納天 《Fake Present Eons (After Posenenske) 》, 2019年 混合媒體裝置、持續表演 。

 

李昢的 《仿布魯諾·陶特( 當⼼甜蜜之物)》。 2007年 ⽔晶、玻璃及塑膠粒、不鏽鋼⽀架、鋁及銅絲網、聚氯⼄。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