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策略
股市

陳柏軒:金融”風眼”開始形成


美國通脹再續升勢,最新發佈的5月消費者價格指數顯示,美國CPI同比上漲高達8.6%,創自19811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市場普遍擔憂經濟是否會放緩、美聯儲是否會推出更嚴厲的緊縮政策?在高通脹和貨幣政策收緊的壓力下,目前已差強人意的市場表現,是否會進一步雪上加霜?

 

縮表將比升息影響更大,金融風眼或已開始形成

今年以來,美聯儲一直在向市場釋放積極信息,即通過適度加息、以抵抗通脹,並引導經濟趨穩和保持增長。但現狀卻是,自今年首次加息後,除了讓美股市場大幅下跌,科技股重挫外,通脹並未受控,4月的通脹率雖較3月略有下降,5月的通脹率卻依舊重拾升勢,顯然美聯儲2%的通脹率目標將任重道遠。對於之前樂觀認爲美聯儲可以很好解決通脹問題的投資者來説,是時候重新審視了。

面對高通脹,美聯儲或將推出更激進的政策,加大加息幅度其實已被市場接受,並且根據目前的加息預期,應不會對很多公司帶來嚴重負擔;而從6月開始的縮表(量化緊縮QT),即每月減持債券規模達到950億美元,則意味著從2009年推出,幾經加碼的量化寬鬆終於出現了重要轉折;收緊銀根,壓低投資,阻擊投機,或將對市場造成極大衝擊;房產市場更可能在加息和緊縮政策的雙重作用下,出現下調。

俄烏衝突和供應鏈短缺,令通脹加劇;美股大概率承壓下行,四季度後或顯曙光

目前經濟數據仍然強勁,就業市場持續穩健,且就業崗位保持充足,消費者支出依然看漲,但俄烏衝突推高了石油,天然氣和小麥等的商品價格,供應鏈短缺也助漲了產品價格,以至通脹或會威脅企業盈利和經濟,因此,美股將很大概率地繼續承壓下跌,根據我之前文章的分析所述,美股或將於四季度後出現曙光。

美指強勢,新興市場經濟承壓;日元的避險屬性受到挑戰

今年以來美元指數穩步走強,一度創下近20年來的新高。美元走強,商品價格上漲,以及本幣疲軟等因素,導致了許多國家的進口成本增加,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更面臨資金流出,本幣貶值,外債出現違約等風險。投資者需格外引起注意。

縱觀歷史,日元一直被視作避險貨幣,當全球經濟出現動盪,日元通常會出現升值。但日元的匯率今年以來出現顯著下跌,日元兌美元的匯率一度下跌至20年來的低點。日元的貶值原因有三:其一為日美貨幣政策的截然不同,在美國實行加息和緊縮貨幣政策之際,日本央行繼續保持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其二是日本的國債收益率持續徘徊在低位,這導致了日美兩國政府債券的利差不斷擴大;其三:日本的貿易順差變為逆差,全球能源價格的飆漲,讓高度依賴能源進口的日本備受壓力,日本因此較難維持原有的大規模海外淨債權資產,並導致日元在套息交易解除後,購回日元資產的規模出現縮水;同時巨額的貿易順差,出現逆差。匯率跌跌不休,日元的避險屬性受到挑戰。

撰文: 陳柏軒

極元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及

慧贏基金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