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策略
股市

楊德華CFA:滙控應分拆亞洲業務,再細分工作為股東創造價值


滙控早前公佈2022年度中期業績,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列帳基準稅前盈利91.76億美元,按年跌15.3%,勝市場預期,增力動力主要受惠全球進入加息周期,上季淨息差持續擴闊,推動淨利息收入增長,但organic growth(內生增長)動力不強,而股東權益增長率為-4.96%,對比2021年中期的53.98%同比下跌183%,差於同業。

滙豐

市場第一樣關注的是集團將來派息政策如何,管理層最新表示擬於明年恢復派季息,2024年派息率亦將達50%,若真的成事,相信市場亦會受落。另一樣,近年比較關注是滙控會否分拆亞洲業務,中期業績會議上管理層列舉了14個原因,解釋重組架構將帶來風險,無法為股東創造價值,認為三至五年內重組亞洲業務不利集團發展。不過,集團提供的信息不多,亦沒有細分說明各項重組方案的好壞處,令股東未有一個全面分析基礎。
從基金經理的角度看,雖然不知道最終可能選用何種方式重組亞洲業務,不過無論是完全或分拆部份亞洲業務,在盈利能見度更高及減少面對其他歐美市場不景風險的情況下,筆者認為行動可以減少投資風險,有望提升集團估值溢價。再細說,從過去數年滙控業績可以看出,亞洲業務及業績能見度是最高,亞洲地區是整個集團盈利貢獻最大來源,根據過往財務數據,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亞洲地區列帳基準除稅前利潤分別佔146.2%64.8%68.7%,差不多可以說亞洲業務支撐起整個集團,但過去三年卻因其他歐美市場表現欠佳而抵銷部分升幅。此外,分拆全部或部分亞洲業務絕對可以令投資機構更易及重新評估企業價值,機構投資者可按照業務地區的經濟前景及政府政策作出分析,再進行更佳的資產配置。

 

至於分拆成本,筆者不否認分拆會出現費用,但開支是一次性,且從報表上可納入投資資本,這點希望有一個清晰觀念。再者,分拆的目的是提升營運效益及股東權益增長率,因為管理層是受薪,管理層自必矢志做好本份,在分拆方案各項利好及利淡因素,取得平衡,在方案中根據不同地區文化、用更靈活、適合的營運方式去捕捉該地區的增長潛力及機遇,然後再跟股東報告及修正。最後筆者想指出,分拆亞洲業務過程雖然是非常複雜,但並不等於不可行,成功與否是看管理層能力及用心,而管理層理應是要為股東們創造價值。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票)

撰文:楊德華CFA 

Conrad Investment Services投資總監

Related Articles